1.山东省气象局的工作动态

2.山东冷不冷?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_山东省气象台

台风“杜苏芮”已经于2023年7月30日北上进入了山东。

7月28日上午,山东省气象台召开台风“杜苏芮”新闻发布会,会议表示“杜苏芮”对山东省的影响以降雨为主。预计28日夜间到31日白天,山东省西部和中部地区有强降水。气象部门将严密监视台风动向,加强跟踪研判,及时滚动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全省累积平均降水量80~110毫米,其中,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济南、泰安、淄博、潍坊西部、聊城、德州、东营和滨州100~150毫米局部250毫米以上,其他地区20~40毫米局部7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降水量60~80毫米。同时风力自南向北逐渐增大,东南风,黄海中部和渤海7级阵风8~9级,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内陆地区6~7级,阵风8级。

台风形成原理:

1、暖热海水:台风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暖热海水,通常要求海水温度在26.5摄氏度以上,这样的温暖海水提供了充足的水蒸气,是台风形成的能量来源。

2、气流辐合:在海面上,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地形的影响,气流会出现辐合现象,也就是气流汇聚到一起。这种辐合会导致空气的上升,形成低压区。

3、初始扰动:在热带海洋上空,通常有一些天气扰动,比如风暴、对流云团等。当气流辐合和海水蒸发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时,这些扰动可以逐渐发展成为台风。

4、气旋形成:由于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低压区开始旋转。当辐合气流继续向上升时,会形成一个气旋,并开始有一定规模。

5、组织和壮大:当台风形成后,它会受到热带海洋的能量补充,不断发展壮大。当风速超过每秒17.2米(约风力7级)时,被称为热带风暴。风速继续增强,当超过每秒32.7米(约风力12级)时,就称为台风。

山东省气象局的工作动态

近日台风“利奇马”来袭,造成华东沿海城市等人力财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据悉,台风利奇马又登陆山东,请大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台风天气尽量不要外出乱跑。有关山东利奇马登陆消息,下面来介绍详情。

记者11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当日17时,台风“利奇马”共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福建等6省市651万人受灾,14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据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台风还造成近3500间房屋倒塌,3.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65.5千公顷。浙江、上海、江苏等地3万多名消防指战员共参加抢险救援5890起,营救遇险和疏散转移被困群众6257人。

针对台风“利奇马”对浙江、上海等地造成的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向浙江紧急下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000万元,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浙江灾区紧急调拨1万张折叠床等中央救灾物资,全力支持帮助地方妥善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利奇马登陆山东

11日,山东、河北、天津、辽宁、吉林等地有暴雨,其中,山东中部和半岛东部、辽宁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气象专家提醒,“利奇马”登陆山东后会在渤海到山东半岛北部一带徘徊,给山东带来的降雨是强且持续的,公众需关注持续性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今年第九号台风“利奇马”今天傍晚到夜间,还将在山东沿海再次登陆。受其影响,山东全境防台风防大汛的形势严峻。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从8月10日8点到今天8点,山东省有50个县市区平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有17个县市区平均降雨量超过200毫米;最大点降雨量为潍坊市临朐县丹河水库361.5毫米。

今年以来,山东省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93.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3%,较去年同期偏少8%;而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去年同期偏多24%。目前,山东已形成旱汛急转的不利局面。

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大约今晚五点之后,第9号台风“利奇马”可能在青岛至日照沿海一带登陆,登陆后移动速度减慢,穿过山东半岛进入渤海,并将在渤海到山东半岛北部一带徘徊,强度逐渐减弱。预计此次台风登陆,山东大部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同时,山东半岛、鲁东南、鲁西北的东部地区7到8级左右的大风。

截至目前,山东省已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加强各类水库、河道、险工险段、山洪灾害易发区等危险区域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不留死角。全省水库已提前预泄迎洪,留足防洪库容,病险水库和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水库降低水位甚至空库运行。沿海作业捕捞渔船全部进港避风,船上人员撤离上岸,沿海旅游地区已关停景点。

水利部最新发布,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沭河干流重沟水文站今天14时10分流量涨至2060立方米每秒,依据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编号为“沭河2019年第1号洪水”。预计重沟水文站将于今日20时前后出现31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山东省气象台预计11日夜间到12日白天,山东滨州、东营、德州、淄博、济南、泰安、菏泽、济宁、烟台和威海等地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暴雨。为此,山东省气象台11日17时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截至11日17时,潍坊超汛限水位大中型水库达到10座,正按防汛调度指令溢洪。

目前,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抗旱技术专家组全部到位,针对水库超汛限、河道泄洪、山洪易发等情况已展开专业会商研判,拿出解决方案,提出专业意见。山东省防指先后派出8个工作组分赴全省16个市现场指导台风防御工作,督促各地细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抓好防御关键环节。

山东冷不冷?

“紧扣‘蓝色经济’需求开展海洋气象服务,是山东气象事业当前乃至相当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旋律!”2010年中国气象局将山东省气象局纳入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预报试点工作单位。三载砺剑,初露锋芒,山东气象人为试点工作交上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海洋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和集约化业务流程初步建立;规范化、集约化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模式基本形成;专业化海洋预报队伍日益成熟;海洋气象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海洋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登高望远,紧扣需求顶层设计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面对新需求,修正与创新海洋气象预报业务顶层设计尤其关键。“针对新需求,根据沿岸海区、沿海海区气象条件及海洋运输、生产现状,重新精细化划分海区,对确保海洋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处处长李振海说。目前,山东省气象局根据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依照天气气候特点和常用地理区划,并结合沿海、沿岸海区实际,将责任海区精细海区划分5个沿岸海区。其中渤海南部海区服务需求涉及海上石油生产、海洋渔业、海养殖业等多种海洋经济活动。将山东海岸线10公里以内的沿海海域精细划分为12个沿海海区,海洋气象服务对象主要为港口、海养殖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设等行业。  记者了解到,山东海洋气象服务海区划分中还涉及省内海上航线。在山东省海洋气象台,记者看到烟台-大连、蓬莱-旅顺、威海-大连等4条重要航线均在山东责任海区中。  山东海洋气象业务合理分工布局和集约化发展更是山东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试点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李春虎表示,在顶层设计中,山东省气象局突出优化省-市-县海洋气象业务岗位设置、健全岗位职责和海洋气象预报队伍建设,并将其作为“三驾马车”驱动全局。2009年,山东省气象台设立海洋预报科,落实6人编制。同年,山东7个沿海市气象部门全部成子产市级海洋气象台。青岛、烟台设立专职海洋预报员,日照、潍坊、威海、滨州、东营市海洋气象业务由市气象台承担,设立海洋气象预报专业岗位1-2人。县级(沿海)突出预报服务岗位一体化原则,有效开展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省-市-县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机构建设的同时,山东气象部门进一步明确海洋气象业务职责,结合责任海区的精细划分,使气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海洋气象预报业务顺利运行。集约规范,创新预报流程产品 “规范的业务流程可以提升服务效率,丰富的预报产品可以提高服务成效。”山东气象部门在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探索过程中依靠集体智慧,形成了上下互动, 国家省级技术优势和地市级经验的有机结合的预报业务流程。  李振海介绍,5个近海海区预报直接应用国家气象中心预报产品。12个省内责任沿岸海区及航线预报则进一步规范流程。例如,5个沿岸海区预报由省海洋气象台负责制作,产品传至山东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实现省内共享。服务单位可调用预报产品直接对外服务。12个沿海海区预报则取省级指导、市级订正、统一发布的原则。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烟台、威海沿海地市海洋气象预报业务优势,将省内航线预报由烟台市气象台牵头制作指导预报,订正后的预报产品上传至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实现全省共享。 记者了解到,山东气象部门还加强海洋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工作。当预计24小时内责任海区将出现6级及以上大风时发布大风警报,12小时内责任海区将出现8级以上大风时发布大风**预警信号,10级以上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12级以上发布大风红色预警信号;预计预报海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1km的海雾,发布海雾预报;监测到大面积海雾时,参考内陆雾预警信息的发布规则,酌情发布海雾预警信号。  记者从山东省气象局减灾处了解到,目前,山东省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已正式对外服务。当发布大风警报、大风预警信号、台风预警信号和海雾预警信号时,制作《重要天气预报》送省委、省府、省安监局、海事局、海上搜救中心等相关决策部门,开展决策服务;5个近岸海区、12个沿海海区的精细化预报,通过网站对外发布,每天两次通过省卫视、省广播电台对外发布;航行精细化预报主要是沿海气象台通过媒体及网站对外服务,警报或预警信号通过石岛语音广播电台对外发布,覆盖半径为500公里;海区精细化预报和航线精细化预报经过再加工,向航运公司、远洋公司、码头等进行专业海洋气象服务。纵横联合,强化服务科技支撑 强强联手,共享,互利双方。山东气象部门海洋气象业务试点工作走出了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李振海表示,近年来,山东气象积极开展局校合作,省市合作加强海洋气象科技攻关,海洋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持续提升。自2009年起,山东省海洋气象台研究建立了基于MTSAT卫星黄渤海夜间海雾卫星自动识别系统,实现了对海雾的24小时连续监测,相关监测产品在全省业务应用。同时,山东省海洋气象台初步建立了黄渤海历史海雾个例数据库,海雾预报水平得当不断提高。仅2011年就发布海雾预报126次,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  山东省海洋气象台和烟台市海洋气象台开展海面风场对比观测实验,解决渤海海峡复杂地形影响下各测站测风的可用性问题,明确了20多个海岛站在不同风向下的误差规律和订正方法,获取10m高度的“标准”风场用于实时业务,为近海海区大风预报提供可能的参考依据。  山东省海洋气象台近年来对冷流暴雪的研究取得突破,为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了山东近十年大风个例库,并根据地面流场对大风过程进行分型,总结预报指标,完善不同形势下的大风等级预报模型和精细化海区风客观预报系统,海上大风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得到提高。同时,山东省气象部门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先后引进建立了海雾数值预报系统、风暴潮增水预报系统、海浪数值预报系统并加以改进,为满足海洋专业服务需求提供了支撑。  精益求精,打造一流业务平台 山东海上综合气象观测网建设无论在数量还是种类上都位居全国前列。依托海洋气象业务平台,山东已建设距海岸50公里以内自动站224个,海岛自动气象站27个,船舶自动气象站15个,沿海与海岛测风塔23座,海上石油平台站4个,沿海与海岛能见度观测站48个,沿海多普勒天气雷达3部,沿海应急移动气象台7个……立体综合海洋气象观测体系已基本建成。  山东省气象台和烟台市气象台还建立了“渤海海峡船舶动态显示与监控系统”,可实现对过往渤海海峡500吨位以上船只的动态跟踪、分类识别和对客滚船舶运行情况及其周围海况、天况等全天候监控。此外,山东还建立了新一代极轨卫星FY-3A、EOS/MODIS接收处理系统,提供分辨率达250米的海温、海雾、海冰等卫星遥感数据。其中,“山东省海洋气象业务平台”集海上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预警提示、预报制作、产品共享、天气联防、预报工具使用以及海上船舶动态显示与监控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省市县海洋气象业务信息共享和上下级业务互动,以及监测、预警和服务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为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和海洋灾害性天气监测联防提供技术支撑,并成为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试点工作的支撑平台,推广到辽宁省局等单位应用。 帆行海上,不进则退,山东气象人鼓足了风帆,对于海洋气象服务,充满着信心和希望!

冬季较冷,一般零下5度。

根据查询显示,山东的气候属于温和大陆性气候,冬季温度较低,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气温一般在零下5度左右,夏季气温一般在30度以上,最高温度可达40度以上。根据山东省气象台的统计,山东最低温度一般在零下15度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潍坊,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7.9度,综上所述,山东冬季较冷。

山东省(Shandong),简称“鲁”,别称“齐鲁”,是革命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济南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的沿海,濒临渤海和黄海,地跨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