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天气预报查询一周15天_方山天气
1.长白山的简介
2.描写秦淮的词语
3.关于山的古诗有哪些?
4.山东地理
5.雁荡山哪个景点好玩啊?
6.描写雨的天气的词语有哪些?
1644年清军入关后,阿济格、吴三桂、多铎等率军乘胜追击农民军,不久多铎又攻占南京,灭掉了弘光政权,占领江南。至顺治七年(1650年),除了云南、福建等地尚有反清势力外,全国基本统一。面对广袤的国土,仅仅依靠满人去治理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清初官员的来源主要有四类:满人、随满人入关的汉人官员、前明留任官员和前明取得功名的科举人士。被康熙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前明的贡生一步步成长为从一品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
于成龙出生于山西永宁,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吕梁方山。于成龙生于官宦世家,他的高祖于坦曾在明朝官至巡抚。到了于成龙的父亲于时煌这一辈,家世逐渐衰落,于时煌只是个从九品的官员。家道虽然中落,但对于成龙的家教依然非常严格。
于成龙虽然天资聪慧,但科举之路却颇为不顺。崇祯十二年(1639)的时候,22岁的于成龙参加乡试,只考取了个副榜贡生。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35岁的于成龙还是没有在乡试中考中正榜。后来由于于成龙的长兄于化龙早逝,父亲于时煌年老体弱需要人照顾,于成龙受家庭所累,也就没再参加乡试。
于成龙的父亲于时煌去世后,于成龙于顺治十八年(1661)以贡生的身份参加了官员选拔考试,最终被任命为罗城知县。这虽然只是一个正七品的职位,但年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终于踏入仕途。
得知于成龙的这一任命时,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反对他前去就任。因为罗城地处偏远,瘴瘟盛行,民风彪悍。可是于成龙不顾亲友的劝阻,别妻离子,背负行囊,踏上行程。
到达罗城后,环境的艰苦超出于成龙的想象。县衙只是几间破败的草房,于成龙平时只得居住在关帝庙里。其中于成龙的一个随从身染瘴气而亡,其他随从也心有余悸,纷纷离于成龙而去。
既来之,则安之。于成龙迎难而上,立志改变罗城面貌。于成龙扎根罗城,在罗城做了七年的知县。七年来,罗城在于成龙的治理下,社会秩序井然,民生大为改善,罗城成为广西的模范县。
于成龙的顶头上司广西巡抚金光祖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贵人。金光祖是一个非常爱才的官员,他对于成龙的才能非常赏识。康熙六年(1667),金光祖向当时的两广总督卢兴祖推荐于成龙为“卓异”。所谓卓异,故名思议就是政绩突出有卓越才能的官员。
于是,这一年于成龙作为广西唯一的卓异,升任合州知州。按照清朝的官制知州是从五品的官阶,这样,五十岁的于成龙以自己的实干用了七年的时间连升三级。
于成龙接任的合州当时由于战乱影响,民生凋弊,人口只有百余人,赋役却非常沉重。于成龙到任后,大力革旧布新,号召百姓垦荒,又别出心裁地出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的措施,奖励农耕。很快人口和耕田出现回升,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由于于成龙在合州任上的出色表现,康熙八年(1669)于成龙又被提拔为黄州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职,官阶为正五品,于成龙在两年的时间内,官阶再升一级。在任黄州府同知期间,于成龙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工作,他当时扎根麻城,亲自到民间访问调查,取得一手材料,破获了许多大案,严惩了大量贼寇,对草寇起到威慑作用。
于成龙早年科举失意,但在踏入仕途后,屡得上司赏识。前面说过,他在任罗城知县时,被上司金光祖欣赏,举卓异,升任合州知府。在康熙十二年(1673)时,于成龙在黄州同知任上又被湖广巡抚张朝珍垂青,再次被举“卓异”,升任福建建宁知府,官阶为从四品,但很快又临时调任为武昌知府。因吴三桂军进攻湖南,于成龙受命建浮桥便于清军渡河。但浮桥却被洪水冲毁,于成龙因此获罪革职。此后于成龙又因招降叛军刘君孚官复原职。后于成龙又任黄州府知府等职。
康熙十七年(1678),六十一岁的于成龙被授为福建按察使,这是一个正三品的职位。次年,于成龙就因政绩突出获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举“卓异”,这是于成龙为官生涯中第三次被举卓异。很快于成龙被升任福建布政使,官至从二品。
此时六十二岁的于成龙已年老体弱,多次想告老还乡却得不到朝廷的准许。此后于成龙又任直隶巡抚、两江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六十七岁的于成龙积劳成疾,在两江总督任上离世。
于成龙离世前的职位是两江总督,总督的官阶一般为正二品,但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康熙帝在任命于成龙为两江总督时,加兵部尚书衔,这样于成龙的两江总督就升格为从一品。
于成龙为官二十余载,从正七品知县至从一品总督,勤政爱民,清廉一生。他为官不带家眷,四十四岁孤身外出为官,直到六十四岁因为葬母才回家一次,与家人分别二十载始得相见,二年之后便累死任上。于成龙一生克己奉公,两袖清风,天下廉吏第一,名至实归。
长白山的简介
简要介绍
中国四川省东部的紫砂岩盆地。四周山地环绕,西为龙门山、邛崃山,北为大巴山,东为巫山,南为大娄山,面积18万平方公里。盆地海拔多在500公尺以下,南部长江沿岸降到230米左右。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地势低平,由岷江、沱江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土质肥沃,西北部灌县建有都江堰水利工程,农业发达,是四川盆地的重要粮仓。盆地东部有许多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华蓥山最高海拔1,800米,为盆地的最高点。盆地中部为方山丘陵,占总面积的62%,主要由紫红色砂岩、页岩组成。岩性疏松,其风化物富含磷钾,自然肥力较高,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木。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00米~7 50米 ,是中国地势划分的第二级阶梯上相对凹下的部分;因为地表广泛出露侏罗纪至白垩纪的红 色岩系,又称为红色盆地。西部是大幅隆起、地域辽阔的高原和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属中国地势划分的第二级阶梯。
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侵袭,冬季温和,少见冰雪,最冷月平均温度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高出2?4℃,春季亦早来一个月,利于冬小麦、油菜、蚕豆等越冬作物和亚热带多年生植物生长。夏季长约5个月,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公厘〕,对水稻生长有利。南部长江河谷地带温度条件更好,无霜期320?365天,有利于甜橙、甘蔗、双季稻的栽培。泸州、合江一带更产龙眼、荔枝等南亚热带水果。盆地历来以农产丰饶著称,被誉为「天府之国」。盆地内还蕴藏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盐、磷灰石、硫磺等矿产,已发展为中国西南部重要工业基地。旧时对外交通不便,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今已修建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整治长江航道,开辟成都、重庆飞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空线,交通形势有了根本的改变。成都、重庆是重要经济和交通中心。
四川盆地在四川省东部,西面是青藏高原,南面有云贵高原,东面是巫山,北面有大巴山,面积18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典型的盆地。盆地内部丘陵,低山很多,海拔多在500米左右,其北纳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支流,南纳乌江。四川盆地在形成的过程中,周围山地,高原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含铁,磷,钾的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称“紫色盆地”。四川盆地的土壤多为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这里气候暖和,利于亚热带作物生长,是我国古代重要农耕地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旅游胜地
四川盆地里有重要的省会城市成都,西南最大的工业重镇重庆,钢铁新城攀枝花,及其它地区中心城市:自贡,内江,泸州等。名胜有成都的都江堰,道教青城山,佛教名山峨眉山,三峡,川北剑门蜀道,大足石刻,乐山,金佛山等。
[编辑本段]地形概貌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
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绝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号称“天府之国”。蜀相诸葛亮曾赞其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李白曾有诗为证,“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巴蜀地区也是中华华夏文明的的一部份。
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海拔500米左右,长江把它和东海一脉相连,它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积26万余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面积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我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
四川盆地底部地区
四川盆地底部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异,又可分为盆西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三部分。
(1)在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的盆西平原,系断裂下陷由河流冲积而成,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为我国西南最大的平原,因成都位于平原之中,故称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海拔450米~75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平坦,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20米~50米,它由氓江、沱江、涪江、青衣江等八条河流冲积联缀而成,土壤肥沃,河渠稠密,有著名的都江堰自流灌溉,素有"天府"之称。
(2)在龙泉山和华莹山之间的盆中丘陵,地势低矮,海拔大多在300米~500米之间,相对高差50米~150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岩层近于水平,在流水的长期侵蚀切割作用下,形成台阶状的方山丘陵,南部多浅丘,北部多深丘。丘陵地表软硬相间的紫红色砂、页岩极易风化为紫色土,富含磷钾,自然肥力较高,宜种性广,是全省粮食、经济作物主产区。
(3)华蓥山以东为盆东平行岭谷区,由多条近东北西南走向的条状背斜山地与向斜宽谷组成,山地陡而窄,高700米-1000米,其中,华蓥山高1704米,为盆地底部最高峰。山地顶部的石灰岩被雨水溶蚀后,常成凹槽,故山地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色。山岭间的谷地宽而缓,海拔300米~500米,其间丘陵、平坝交错分布,是平行岭谷区工农业生产主要地区。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区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区属强烈上升的褶皱带。地貌显著特征是,海拔高,过渡性明显,均为一系列中山和低山所围绕。盆地北缘米仓山、大巴山近东西走向,是著名的秦巴山地南翼部分,海拔一般在1500米~2200米之间,山势雄伟,山坡陡峭,沟谷深切,相对高差可达500米~1000米;南缘大娄山属气势磅礴的云贵高原之一部分;西缘有龙门山、邛崃山、峨眉山,山脊海拔都在1500米至~3000米以上,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峨眉山顶峰高3099米,与附近的平原相对高差达2650米,山势巍峨秀丽,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编辑本段]地形特征
四川盆地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省东部,四周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无论从构造还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它从震旦纪以来就是地壳比较稳定的大型拗陷区。晚三迭纪的印支运动中成为一个内陆湖盆,但范围要比今日的四川盆地大得多,中生代堆积了厚达3000~4000米的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因此人们又称它为“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中生代末期的四川运动使盆地周围褶皱成山,中间相对下陷,四川盆地的轮廓基本形成,并使盆地内部地层也发生大规模的变形。东部出现一组北东向的褶皱,称盆东褶皱带;中部形成穹窿构造,称盆中穹窿带;西部表现为沉陷,成为盆地沉陷带,这为今天盆地的三个地貌区奠定了基础。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周围山地再次上升,盆地再次相对下陷,成都一带下陷更深。同时,长江切穿巫山,滚滚东流,完成了统一的长江水系,使内流盆地转变为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盆地内部丘陵、平原交错,地势北高南低。由于地表形态的不同,以华蓥山、龙泉山为界,可分为三部分:①华蓥山以东为大致平行的川东岭谷,由东北—西南走向的许多条状山体组成,海拔一般在700~800米,谷地中多低丘与平坝,海拔200~500米,是川东农业和人口集中的地方。②华蓥山和龙泉山之间为方山丘陵。区内由于紫红色砂页岩倾角平缓,受切割后形成大片方山式丘陵。海拔350~450米,相对高度几十米。当地劳动人民利用方山山丘土层深厚的特点,把梯田一直修到山顶。③龙泉山以西为平原。称为川西平原或成都平原,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是四川盆地最大的平原,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海拔约600米。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平原得以自流灌溉,加以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开发较早,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编辑本段]地质地貌
四川盆地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古生代时相对隆起,缺乏泥盆系和石炭系。印支运动转换为大型拗陷,晚燕山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后发生褶皱隆起。盆地的格局主要受北东—南西向及北西向两条构造线控制,构成了典型的菱形盆地,广元、雅安、叙永、云阳为菱形的四顶点,东西两边稍长,为380~430公里,南北两边略短,为310~330公里。以上菱形四顶点的连线与盆地内650~750米的等高线大体相当,盆地底部与边缘山地也以此为分界。四川盆地在距今1.4亿年以前,还是内陆湖盆。至距今6.6千万年时,盆地边缘山地迅速隆升,长江中上游水系开始沟通。盆地内湖水东泻奠定了现今之地貌形态。
盆地边缘多低山和中山,山势陡峻,发源盆地边缘山地的河流大多为“V”型谷,岭谷高差都逾500~1 000米,地表崎岖,故历史上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山脊海拔大多在2000~3000米,西北部与西部可超过3000~4000米,如龙门山4984米,峨眉山3099米,小相岭4 791米。地表广泛出露古生代及其以前的石灰岩,其次为板岩、片岩、结晶灰岩、石英岩、砂泥岩和砾岩,局部有花岗岩和玄武岩。石灰岩分布区可见石林、溶洞、暗河、槽谷等喀斯特地貌,盆地南缘兴文县素有“石林洞乡”之称(见兴文石林)。巫山十二峰和金佛山等名山主要也由石灰岩发育而成。由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等组成的峨眉山及由砂泥岩、砾岩组成的青城山,素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称,为中国著名游览胜地。
盆地底部海拔多数在250~700米,地势东南倾,盆地内各河流均由边缘山地汇聚盆地底部的长江干流,形成向心状水系。地表为大面积的中生代紫红色砂岩与泥岩所覆盖,故称“红层盆地”,是中国中生代陆相红层分布最集中地区。四川盆地为丘陵性盆地,底部以丘陵为主,次为低山和平原。
[编辑本段]气候类型
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冷月均温5~8℃,较同纬度的上海、武汉及纬度偏南的贵阳高2~4℃。极端最低温-6~-2℃。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位于长江河谷中的长宁全年无霜。
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5~29℃,长江河谷近30℃,盆地东南部极端最高温往往超过40℃,重庆、彭水曾出现44℃,故重庆亦为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盛夏连晴高温天气又造成盆地东南部严重的夏伏旱。
各地年均温16~18℃。10℃以上活动积温4500~6000℃,持续期8~9个月,属中亚热带。东南部的长江河谷超过6000℃,如綦江超过6100℃,相当于中国南岭以南的南亚热带气候。盆地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边缘低,等温线分布呈现同心圆状。盆地边缘山地气温具有垂直分布特点,如峨眉山、金佛山海拔升高百米,气温递减0.55℃和0.61℃。峨眉山顶年均温仅3℃,10℃以上活动积温586℃,气候上相当于寒温带和亚寒带。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 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 500~1800毫米,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有“华西雨屏”之称。但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最大日降水量可达300~500毫米。“巴山夜雨”自古闻名,夜雨占总雨量的60~70%以上。盆地区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峨眉山、金佛山是中国雾日最多地区,年相对湿度之高也为中国之冠。盆地年日照仅900~13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370~420千焦耳/平方厘米,均为中国最低值,故有“蜀犬吠日”之说。
[编辑本段]生物资源
四川盆地中植物近万种,古老而特有种之多为中国其他地区所不及。在盆地边缘山地及盆东平行岭谷尚可见水杉、银杉、鹅掌楸、檫木、三尖杉、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金钱槭、蜡梅、杜仲、红豆杉、钟萼木、福建柏、杉、崖柏、木瓜红等珍稀孑遗植物与特有种。在湿热河谷可见桫椤、小羽桫椤、乌毛蕨、华南紫萁、里白等古热带孑遗植物。已在金佛山和缙云山分别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盆地东南缘的酉阳还有世界上最高大的白花泡桐,最高者达44米。
四川盆地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代表树种有栲树、峨眉栲、刺果米槠、青冈、曼青冈、包石栎、华木荷、大包木荷、四川大头茶、桢楠、润楠等,海拔一般在1600~1 800米以下。其次有马尾松、杉木、柏木组成 的亚热带针叶林及竹林。边缘山地从下而上是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寒温带山地针叶林,局部有亚高山灌丛草甸。
国宝——大熊猫四川盆地是中国动物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地区之一。据统计,除鱼类外,盆地底部共有动物417种,盆地西缘、北缘和南缘山地分别为487种、317种与288种,其中经济动物均占一半以上。盆地西缘山地是中国特有而古老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属于一类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灰金丝猴、白唇鹿等。还有珍贵特有动物小熊猫、雪豹、鬣羚、短尾猴、猕猴、毛冠鹿、水獭及鸳鸯、血雉、红腹角雉、绿尾虹雉、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等。
盆地西缘的平武、青川、北川、宝兴、天全、洪雅、马边等地,均为中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已设立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喇叭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处大熊猫、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酉阳、马边、平武、青川等盆地边缘山地溪沟中的大鲵及长江、金沙江中的中华鲟、白鲟也为四川所特有,均属国家保护动物。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盆地有煤、铁、天然气、石油、盐、芒硝、石膏、磷、铝、硫及铜、锰、金、石墨、汞等矿产,其中天然气、芒硝为中国之冠,并有中国重要的锶矿。川中盐岩矿储量达2~3亿吨。盆地区水力资源蕴藏量近0.5亿千瓦。工业集中,主要工业城市有成都、重庆、绵阳、自贡、宜宾、内江、南充、泸州等市。
盆地为中国著名农业区。盆地分布的紫色土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具中性或中性偏碱,富含磷、钾等矿物养分,质地适中,有较好的透水、通气性。早在西汉时期,即开垦种植。
盆地区的土地利用率高达30~4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水稻、油菜籽产区。蚕桑、柑橘、油桐、白蜡、五棓子、银耳、黄连等产量均居中国第一。
[编辑本段]地理分区
四川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为10万和16万平方公里。边缘山地多中山和低山。景观各要素过渡性明显,如动植物组成上分别渗透了华中区、西南区、青藏高原区和华北区的成分。边缘山地区从下而上一般具有2~5个垂直自然分带。边缘山地是四川多种经济林木和用材林基地。农业上水土流失严重。
盆地底部多丘陵、低山和平原。地表组成物质新而单一,多砂泥岩与第四纪沉积物。气候上属中亚热带,热量远比边缘山地为高,但降水量不及边缘山地。植被为人工的次生林木所代替,覆被率低,耕地连片,夏伏旱和洪涝是这一地区最大灾害。盆地底部又可分为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部分,三者以龙泉山和华蓥山为界。
[编辑本段]盆地形成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一部分,称为四川陆台,属较稳定的地区,但仍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第一次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延续到3.7亿多年的志留纪,不断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纪时发生加里东运动,除了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外,其余地区上升为陆。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发生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为海洋占据。二叠纪时海陆交替,形成重庆附近的南酮、松藻、天府等煤矿。二叠纪末,盆地西部岩浆喷出,峨眉山小金顶及清音阁一带的玄武岩就在这时生成。
距今1.9亿年的三叠纪,“印支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成陆,由海盆转为湖盆。当时湖水几乎占据现今四川盆地的全境,称为“巴蜀湖”,从此结束了海浸的历史。在中生代漫长的1亿多年里,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到处生长蕨类、苏铁和裸子植物,是又一个成煤期,永荣煤矿即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时形成。东起长寿、垫江,西到江油、邛崃,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贵州赤水,还是天然气富集区。这一时期爬行动物恐龙称霸一时。1957年在合州发现的“合州马门溪龙”身长22米,高3.5米,是我国亚洲最大和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发生又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莹山大断层,把盆地分为三部分。巴蜀湖缩小为仅有2万平方公里的蜀湖。封闭的盆地地形及急剧缩小的水面,使气候逐渐变得干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了数千米厚,形成红色和紫红色的砂、泥、页岩。裸子植物不断衰退,恐龙灭绝了。内陆湖泊在干燥条件下,经强烈蒸发,浓度增大,盐分不断积累,形成盐湖,后来泥沙掩埋而保存于地层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岩层,自贡一带是著名的井盐产地。
2000多万年前的新第三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地壳再次发生构造运动。巫山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盆地之水纳入长江水系。从而,四川盆地由内流盆地变为外流陆盆,由封闭的内流区变为外流区,由以堆积为主变为侵蚀为主,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之变。
第四纪是冰川广布的时代,盆地西北山地发育大量冰川。冰川消融后,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堆积在西部的凹陷区,即以前的蜀湖之中,最终形成了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地貌丰富平原7%,丘陵52%,低山41%。
[编辑本段]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有利于她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的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时就被称为“天府之国”了。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吏,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特产富饶的地方。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
描写秦淮的词语
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毗邻,坐落于长白山北坡,距长白山34公里,距双目峰中朝边境65公里,区域面积52.42平方公里。
长白山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景区是拥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等盛誉的旅游胜地,也是满族的发祥地,在清代有“圣地”之誉,皇帝须亲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乌拉(今吉林市)望祭长白山。
前往长白山旅游应注意当地天气气候。长白山景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气候的特点外,还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总的特点是冬季漫长凛冽,夏季短暂温凉,春季风大干燥,秋季多雾凉爽。年均气温在-7℃至3℃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10℃。6至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至70%。云雾多,风力大,气压低,是长白山主峰气候的主要特点。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1、长白瀑布
长白瀑布位于长白山天池北,天池水沿补天石漫出后,流经1250米的乘槎河,以1.25-5立方米/秒流量,从龙门、天豁两峰之间骤然跌下,形成了落差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2000年长白瀑布被列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长白山天池
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主峰的群峰之中,她形似落叶,略呈椭圆形,是火山喷发后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它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天池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总蓄水量为20.4亿立方米;站在悬雪崖上还可以看到7峰16景。
百度百科——长白山景区
百度百科——长白山脉
关于山的古诗有哪些?
1.关于秦淮的诗词
1、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唐朝·杜牧 解释: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2、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折桂令·问秦淮》清·孔尚任 解释:曾经的秦淮两岸画船窗寮,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 3、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清·王士祯 解释: 秦淮河流贯南京城中,明末河畔歌馆舞榭特盛。 4、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 解释: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5、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春江花月夜词》唐·温庭筠 解释:秦淮的水是多么的无情啊,还向着金陵荡漾着春色。
6、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宋·苏轼 解释:昨夜度过扬子江寻找住宿的地方时,远望中疑似来到秦淮河畔。
7、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
秦淮应是孤月。——《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宋代·邓剡 解释:虽然后来失败被俘,但我决心要象蔺相如痛斥秦王、诸葛亮吓退司马懿那样,英勇顽强地同敌人斗争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
这样想着,我再也难以入睡。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啊。
2.关于秦淮的诗词1、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唐朝·杜牧
解释: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2、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折桂令·问秦淮》清·孔尚任
解释:曾经的秦淮两岸画船窗寮,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
3、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清·王士祯
解释: 秦淮河流贯南京城中,明末河畔歌馆舞榭特盛。
4、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
解释: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5、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春江花月夜词》唐·温庭筠
解释:秦淮的水是多么的无情啊,还向着金陵荡漾着春色。
6、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宋·苏轼
解释:昨夜度过扬子江寻找住宿的地方时,远望中疑似来到秦淮河畔。
7、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宋代·邓剡
解释:虽然后来失败被俘,但我决心要象蔺相如痛斥秦王、诸葛亮吓退司马懿那样,英勇顽强地同敌人斗争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样想着,我再也难以入睡。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啊。
3.描写秦淮的诗句1.《泊秦淮》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2.《秦淮杂诗》清. 王士祯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3.《春恨》唐. 钱珝
负罪将军在北朝,秦淮芳草绿迢迢。
高台爱妾魂销尽,始得丘迟为一招。
4.《秦淮泛舟》唐. 王安石
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溯午潮。
花与新吾如有意,山於何处不相招。
5.《秦淮歌》清. 乾隆
祖龙东巡压王气,通淮凿断方山埭。
痴心虑后五百年,讵知亡秦在二世。
长源因此名秦淮,萦纡建业达水隈。
时塞时疏异沿革,秣陵终免淮为灾。
六朝往事难寻迹,王谢燕飞谁氏宅。
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
杨吴窃据筑金陵,清波溶溶乃贯城。
十六红桥夹两岸,蜀娇越艳扬新声。
千金买笑轻一掷,缠头锦是寒女织。
会称盒子斗新奇,薛鸭袁羊饤珍食。
而今功令禁俳倡,歌楼舞馆都荒凉。
烟花丽景纵逊昔,瘅邪敦朴诚良方。
6.《怀金陵三首》松. 张耒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7.《秦淮夜泊》宋. 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8.《秦淮海图》明. 唐寅
淮海修真遗丽华,它言道是我言差。
金丹不了红颜别,地下相逢两面沙。
9.《高邮雨泊》清. 王士祯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10. 《送王成之给事》松. 陆游
我昔扬帆掠吴楚,夜泊秦淮听春雨。
明朝冠盖拥长亭,误辱诸公问良苦。
是时众中初识公,天骥蹴踏万马空。
知心投分财数语,玉麈谡谡生清风。
冶城醉墨鸦栖壁,长干祖道花照席。
公方闭户试诸生,坐叹江山少颜色。
尔来俛仰三十春,欲话旧游无故人。
岂知邂逅逢一笑,使我肝胆还轮囷。
衰迟少复入城市,虚左屡招惭主意。
4.关于秦淮的诗词歌赋1. 秦淮夜泊——赫铸 宫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萧。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2. 秦淮远眺——张著 赤栏桥下暮潮空,远火疏舂晻霭中。
星月半天分落照,断云千里附归风。 严城鼓角秋声早,故国山川王气终,莫讶时来一长望,越吟荆赋思无穷。
3. 金陵晚眺——傅若金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白日馀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荫桥。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4金陵雨后登楼——彭泽 醉依危栏看雨收,分明远树见晴洲。千年壮丽山为郭,十里人家水绕楼。
燕子近来谁是主,凤凰已去有遗秋,如何东晋诸名士,却上新亭双泪流。 5汤圆——顾起元 杏花村外酒旗斜,墙里春深处处花,莫向碧云天外望,楼东一抹缀红霞。
.《泊秦淮》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2.《秦淮杂诗》清. 王士祯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3.《春恨》唐. 钱珝 负罪将军在北朝,秦淮芳草绿迢迢。 高台爱妾魂销尽,始得丘迟为一招。
4.《秦淮泛舟》唐. 王安石 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溯午潮。 花与新吾如有意,山於何处不相招。
5.《秦淮歌》清. 乾隆 祖龙东巡压王气,通淮凿断方山埭。 痴心虑后五百年,讵知亡秦在二世。
长源因此名秦淮,萦纡建业达水隈。 时塞时疏异沿革,秣陵终免淮为灾。
六朝往事难寻迹,王谢燕飞谁氏宅。 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
杨吴窃据筑金陵,清波溶溶乃贯城。 十六红桥夹两岸,蜀娇越艳扬新声。
千金买笑轻一掷,缠头锦是寒女织。 会称盒子斗新奇,薛鸭袁羊饤珍食。
而今功令禁俳倡,歌楼舞馆都荒凉。 烟花丽景纵逊昔,瘅邪敦朴诚良方。
6.《怀金陵三首》松. 张耒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7.《秦淮夜泊》宋. 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8.《秦淮海图》明. 唐寅 淮海修真遗丽华,它言道是我言差。 金丹不了红颜别,地下相逢两面沙。
9.《高邮雨泊》清. 王士祯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10. 《送王成之给事》松. 陆游 我昔扬帆掠吴楚,夜泊秦淮听春雨。 明朝冠盖拥长亭,误辱诸公问良苦。
是时众中初识公,天骥蹴踏万马空。 知心投分财数语,玉麈谡谡生清风。
冶城醉墨鸦栖壁,长干祖道花照席。 公方闭户试诸生,坐叹江山少颜色。
尔来俛仰三十春,欲话旧游无故人。 岂知邂逅逢一笑,使我肝胆还轮囷。
衰迟少复入城市,虚左屡招惭主意。 秦 淮 河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孔尚任《桃花扇》 梨花似雪柳如烟, 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分影照婵娟。 白骨青灰长艾萧, 桃花扇底送南朝; 不因重做兴亡梦, 儿女浓情何处消。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入 朝 曲 谢脁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輈。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秦淮灯船歌 汪懋麟 秦淮五月水气薄,榴花乍红柳花落。
新荷半舒菡萏高,对面人家卷帘幕。 晚来列炬何喧阗,鼓吹中流一时作。
火龙一道灯船来,众响啁嘈判清浊。 一人揭鼓扬双锤,宫声坎坎两虎搏。
一人按拍秉乐句,裂帛时闻坠秋箨。 一人小击云锣清,仿佛湘娥曳珠络。
横笛短萧兼玉笙,芦管呜呜似南龠。 两旁列坐八九人,急羽繁商不相若。
或涩如调素女弦,或溜如啭早春雀; 或缓如咽松下泉,或激如挑战场槊。 有时回帆作数弄,月白沙明叫饥鹤。
六船盘旋系一缆,万点琉璃光灼灼。 牛渚燃犀群怪惊,昆明习战老鱼跃。
众人互奏时一呼,如听宫中上元乐。 吁嗟此声何自来,万历年间逞欢谑。
中山开平盛甲第,富贵熏天凌卫霍。 谢公巷口开画楼,江令宅旁起朱阁。
传闻宴客端阳前,妙舞轻歌进金凿。 青溪之南桃叶东,院里名娼好梳掠。
一笑直欲三年留,倒心回肠爱眉角。 珠玉如泥卖歌笑,酒肉成山委溪壑。
流传直到南渡时,万事荒*付杯杓。 作赋尚留才子名,盘游苦恨宰臣恶。
此时灯船知最奇,此时兵戈已交错。 天心杀运不可回,三十年来莽萧索。
余年童稚不及逢,白头老人说如昨。 今年来游恍梦寐,烽火暗天浑不觉。
纷纷荡子登酒船,岸岸河房动芳酌。 此地有湖名莫愁,我欲言愁恐惊愕。
世人忽忽无远忧,悲歌拔剑地空斫。 嗟我旅人行且归,醉眼迷离石城脚。
《也写秦淮》 ?十里珠帘,灯火隐约 秦淮河畔的曲音犹未散尽 远去的故事里 一河春水,轻漾历史的平静 遥听夫子庙的禅音 哪里觅得六朝的繁荣 白鹭洲的细柳 正轻摇如烟的往事 乌衣巷口,王孙的彩舫结伴而来 旋舞的裙下,跌落 几度哀怨的韶华 琴声悠悠,弹不破黑夜的禁锢 笙歌心碎,独锁秦淮一河烟雨 彩舫轻动,浅笑的柔波里 谁人,可知歌女的痛楚 艳妒群芳,一袭妩媚 招惹。
5.柳永有没有关于描述秦淮景色的词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
作品原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都会繁华人家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些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6.求:有关南京(或者秦淮)的诗词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 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题金陵渡》 作者: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解: 1、金陵:南京。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注解: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遣怀》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7.求:有关南京(或者秦淮)的诗词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
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题金陵渡》 作者: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解:
1、金陵:南京。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注解: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遣怀》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8.求描写秦淮八艳的词 最好是纪念秦淮八艳的词秦淮八艳之寇白门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
《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其逝世后,《寇白门》诗追悼曰:“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秦淮八艳之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秦淮八艳之顾眉
顾眉生即顾媚,是南京上元人,据《板桥杂记》载:“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号横波,晚号善持君,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须,弓变纤小,腰肢轻亚。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
”秦淮八艳之董小宛
董小宛,名白,号青莲,金陵人,生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小宛病逝后,冒辟疆含泪写下了《亡妾董小宛哀辞》和《影梅庵忆语》。
淮八艳之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
秦淮八艳之李香君
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成为家喻户晓的我国古代罕有的光辉妇女形象。
时人誉之“香扇坠”。声名盛于南曲,时四方之士争一识面为荣。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山东地理
1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 李白《劳劳亭》
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唐 李白《蜀道》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6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唐 李白《游金陵凤凰台》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 柳宗元《绝句》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望岳》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1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山寺月中寻桂子,郡守枕上看潮头。--唐 白居易《忆江南》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17青海长云暗雪山,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昌龄《从军行》
18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唐--唐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1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 王维《山居秋暝》
2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 ·王维《汉江临眺》
2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22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南朝 宋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23岷山高已峻,燕水清切寒。--南朝 宋 吴迈远《棹歌行》
24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南朝 梁 吴均《伤友》
2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 梁 王籍《入若耶溪》
26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南朝 梁 伏挺《行舟值早雾》
27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南朝 陈 沈炯《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
28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南朝 陈 阴铿《晚出新亭》
29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南朝 陈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30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北朝 刘昶《断句》
雁荡山哪个景点好玩啊?
山东省是我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致介于北纬34°22′52〃至38°15′02〃(岛屿达38°23′N),东经114°19′53〃至122°43′之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计跨纬度3°52′10〃、经度8°23′07〃。南北最宽处距离约420公里,东西最长处距离约700公里,使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比南北差异明显。
山东东临海洋,西靠大陆。水平地形分为半岛和大陆两部分。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西部大陆部分自北向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山东地处我国东部的南北交通要道,水陆交通便捷。境内有铁路纵横,有京沪、京九、胶济、兖石、济菏、益羊、蓝烟、东莱、泰湖、张东、博王、辛泰、薛枣等主要干支线25条,地方铁路益羊线各项指标名列前茅。公路四通八达,济青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济德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县与县晴雨通车公路相连,99%的乡镇和70%左右的村都通了汽车。全省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的数量、里程在全国名列前茅。省内黄河、小清河和济宁至台儿庄运河可通航驳船。青岛、烟台、石臼所港是省内深水大港,此外在山东沿海还有威海、龙口、蓬莱、石岛、张家埠、富国、东风、下营、羊口、海庙、长岛、俚岛、乳山、风城、薛家岛、黄岛、岚山头等一批中、小港口。远洋航线可达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班,全省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组成的运输网络。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部是起伏和缓、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为鲁东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为鲁西北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位于沂沭大断裂带以西,黄河、小清河以南,京杭大运河以东,是全省地势最高、山地面积最广( 占全省中低山面积的77%)的地区。主峰在千米以上的泰、鲁、沂、蒙诸山构成全区的脊背。因诸山偏于北部,故北坡陡、南坡缓。中低山外侧,地势逐渐降低,为海拔500至600米的丘陵,多山顶平坦的“方山”地形,当地称为“崮子”有大小七十二崮之称。丘陵的边缘则是海拔40至70米、地表倾斜的山前平原,最后没入坦荡的华北平原中;鲁东丘陵区位于沭河、潍河谷地以东,三面环海。除海拔700米以上的崂山、昆嵛山、艾山等少数山峰耸立在丘陵地之上,其余大部分海拔200至300米的波状丘陵,地表起伏和缓,谷宽坡缓,土层较厚,加之三面环海,气候温湿,利于农林渔牧业发展。全区地势东北部和西南部较高,海拔500至900米,中部最低,海拔100米左右。为断陷平原带;鲁西北平原区位于河湖带以西,黄河、小清河以北,环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西北两面,地势低平,海拔70米左右。利津的宁海以东为现代黄河三角洲,每年向海延伸约2-3公里;山东除黄河三角洲与莱州湾沿岸外,滨海地貌都是以断裂上升和海积作用为主的海岸,从成山角至岚山头,主要是曲折的岩石海岸。成山角至蓬莱角是岩、沙质海岸相间分布,以沙质海岸为主,滨海平原宽3至5公里,有陆连岛、连岛沙坝、沙嘴等海积地貌。蓬莱角至大河口为河、海堆积海岸,海滩广阔,潮间带宽5-10公里。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刮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早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全省气候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山东省年平均气温11℃-14℃,由南而北,自西向东递减。 鲁西南平均气温多在13℃以上,济南、枣庄等地达14℃以上,胶东半岛、黄河三角洲最低,多在12℃乃至11℃以下。一月份全省平均气温-1~-4℃,七月份全省平均气温24~27℃。山东各地冬季最长,一般为140~165天,夏季次之,约为72~108天,春、秋两季较短,约为50~70天。山东无霜期一般为180~220天。年平均降水量550~95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半岛南部、鲁东南沿海、鲁南最多,达800~900毫米;鲁西北及黄河三角洲最少,仅550毫米左右
描写雨的天气的词语有哪些?
雁荡三绝是最有名的了,必玩的啦
分别为灵峰与灵岩、大龙湫,是雁荡精华之所在哦。
去雁荡感觉最好是雨水量最大的时候去。我们上次去的时候是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水多,雾气足。很有意境。如果没水的话感觉会少了点韵味。
==========
首先坐车到景区嘛,住宿可以在那个响铃头小镇解决。到镇上可以先找个旅店住,放下行李。房价有高有低。我们住的是农家的那种,100左右(这个价格在五一不适用哦,五一价格就乱了)。
好了,游玩开始:
首先建议先去大龙湫.我去的那天天气水量大,雾气蒙蒙的,非常漂亮,不过我们先去了方洞,最后导致雾太大,对面的山峰景观都看不到了,小小遗憾了下,如果那天和我一样,雾大的话就先去大龙湫,接近中午的时候雾会小点,再去方洞。在游玩的时候可以请个导游讲解,如果金钱不允许,可以跟着旅行团走,呵呵,这样能听到景点的讲解。不然走马观花会少了很多乐趣。
第一站:大龙湫,票价30元。耳熟能详的地方,我去的那天水量不错,比较漂亮。期间还有雾气环绕,好不壮观,疑似人间仙境。印象最深的地方:大龙湫,移步换景的那座山峰(剪刀锋,啄木鸟、熊、桅杆),好像有飞度,不过没看。
第二站:方洞,票价20元。栈道!沿着悬崖栈道走,我们游玩的时候开始很是漂亮,不过后来雾气渐浓,什么都看不到了,哎,遗憾。印象最深的地方:悬崖栈道,崖边的诸多山峰,还有那悬空的索桥(我被吓到了,后面有人使劲摇,哎,可怜我一小女子啊)
第三站:灵岩(小龙湫),票价30元。中间有个寺庙,在那整点可以看飞度表演,还不错,可以看看。可以抵达小龙湫上面,貌似上面是传说中的断肠崖,坐电梯,免费。印象最深的地方:小龙湫,断肠崖。
以上是我玩过的地方,其他地方我都没去,哎,我们是提前回去了,本来还想去下面的地方的。玩过上面三个景点,一天基本已经过去了,回响岭头,休息下,吃个晚饭。
晚上第四站:灵峰夜景,票价应该是30元,具体未知,我没去,哎~距离小镇很近。
第一天安排的是大景点,一定会有点累,第二天轻松点,
可以去三折瀑,距离小镇很近那景上说很不错,可惜没去成,哎~
哦,还有就是往返各个景点的车的问题,我们是200元包车了,他一天下来都跟着我们,如果你是散客,应该20元一人到大龙湫,大龙湫比较远。其他应该10元差不多了。
描写雨的资料 成语有:
风调雨顺、五风十雨、雨旸时若:形容风雨适时,气候调和,遂人所愿;和风细雨、柔风甘雨、斜风细雨、雨丝风片:指春天的和风细雨,亦喻待人处事采取和缓的方式,不粗暴;雨后春笋:指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蓬勃发展;雨过天晴:指雨霁云开,天空晴朗,比喻情况由坏转好;风风雨雨:泛指刮风下雨,亦比喻遇到重重阻碍或议论纷纷;风雨交加:指风雨一齐袭来,亦比喻几种灾难一起袭来;狂风骤雨、狂风暴雨、烈风*雨、震风陵雨:形容大风大雨、疾风暴雨,亦比喻声势猛烈;滂沱大雨、飘泼大雨、银河倒泻:形容雨下得很大;风雨飘摇、风潇雨晦、风雨晦暝、风雨如晦:形容风雨交加,天色昏暗,比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黑暗;八方风雨:指四面八方的急风骤雨,比喻局势变幻,激烈动荡;呼风唤雨:原指神道呼风唤雨的法力,现多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亦形容恶势力猖獗;凄风苦雨:指寒冷的风,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常比喻处境悲惨凄凉;风雨剥蚀:指物体因受风雨侵蚀而损坏;雨沐风餐、栉风沐雨、雨淋日炙:形容在外奔波,历尽辛劳;旱不雨:指天气干旱,久不下雨;云不雨:言乌云密布而未下雨,原指德能未能下及,现比喻事件已酝酿成熟,但还没有爆发;
风雨同舟:指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度难关;
风雨无阻:指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无论天气如何都照常进行;
风霜雨雪:比喻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风雨兼程,指冒着风雨加倍赶路;
挥汗成雨:言洒出的汗能成为雨,形容人很多;
泪如雨下、涕零如雨、涕泪滂沱:指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流淌,形容悲痛欲绝。
三、诗人挥毫竞绘雨:交流关于写雨的诗歌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自然景观。每当天下雨时,许多人特别是文人往往将雨当成一种自然景象来观赏。朦朦细雨、倾盆大雨、暴风聚雨……各种各样的雨态以及下雨时风声雨声、电闪雷鸣的气势和声色等,很容易使文人墨客触生情,涌动文思,所谓“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唐?6?1杜甫《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是也,故古人常常将对雨的观察和感悟赋于诗文。纵观华夏民族的文学画廓,写雨的诗文很多,而且不乏名篇佳句。
写雨的诗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6?1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6?1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6?1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6?1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6?1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6?1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不显其形;闲花落地,不闻其声,可谓描写入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6?1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雨”,鱼方上浮,若大雨则伏而不出;唯“微风”,燕子方斜,若大风亦伏而不翔。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6?1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6?1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枝叶增重,烟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6?1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6?1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6?1欧阳修《田家》)远处鸠声悦耳,近处杏花映日,动静相宜,声色互衬,展现出江南农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6?1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雨,滋润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开放,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6?1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6?1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6?1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6?1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另外,借雨起兴抒情的诗也不少。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6?1郑风?6?1风雨》)原是写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情景,现用以喻指政治昏暗、人民渴望社会清明的状况。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6?1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的湘江之滨,秋风劲吹,荷花竞发,景色颇佳;而千村万户,野蔓满墙,笼罩在沉沉暮雨之中,一片萧索。两句相对,以佳景更衬生民艰难憔悴之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6?1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人望着窗外绵绵不断的秋雨,不禁心神飞驰,想象着归家后与妻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诉说自己在巴山夜雨时长夜难眠的相思。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南宋?6?1文天祥《过零丁洋》)元兵侵宋,国家遭难,山河破碎如风吹柳絮,个人的身家性命如雨打浮萍,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6?1陈与义《春寒》)借在蒙蒙细雨中傲独立的海裳花,寄寓作者与势力不妥协的精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6?1许浑《咸阳城东楼》)真切地写出了山雨来临前城楼风狂的情景,后来喻指重大事件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6?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春夜幽居小楼,整夜听着风雨之声,想到杏花得雨绽蕾,明晨雨霁,叫卖杏花之声传来,心境不禁这之开朗。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6?1徐俯《春游湖》)春雨中游湖,桥断被阻,何其怅惘;忽然间,柳阴下小舟悠悠而来令人喜出望外!未言情,而情却微妙地表达于曲折的细节描述之中。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6?1虞集《听雨》)诗人在京城住了多年,不再像当年那样那样对故乡有强烈的思念,但思乡之情一直郁结在心头,那一阵淅淅沥沥的春雨,不由得勾起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思恋。
雨的美句美段美文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2.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是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的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郑愁予《雨说》
3.云还没铺满了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了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甚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甚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五、雨中品古诗
1.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宋?6?1徐俯《春游湖》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6?1韦应物《滁州西涧》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雨天读古诗雨天最是读古诗的日子。 鉴开半亩方塘,拉上雨做的窗帘,便弥漫起一派古典的气息。无需绿荫长椅的悠闲与舒适,谢绝鸟语花香的繁华与热闹,只让绵绵纷纷的雨,滋润饥渴的心田。远离世人拥挤,甩掉一个“累”字,独自钻进属于自己的三味书屋,让倦怠了尘俗的眼睛,在古诗的字里行间休憩。 于是有相思泪,点点滴滴,湿了芭蕉;有故乡情,迷迷蒙蒙,笼上阡陌;有丝竹韵,淋淋漓漓,洒向驿路;于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水有蛙鸣;有杏花村有酒旗风有巴山夜有西窗烛;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径黑云有江船明火;有牧童的短笛有渔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楼台;有含春泪的芍药有卧晓枝的蔷薇有夜上滩的鲤鱼有系垂杨的画舫舟;于是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于是总是太多的于是,携一列各领风骚的代出才人,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斜翔……
噢,雨天读古诗,读得清清爽爽,读得恍恍惚惚;读得轻轻松松,读得沉沉重重;读得欢欢欣欣,读得悲悲戚戚。雨天读古诗,把自己也读成一首雨中的诗,飘逸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郊原上,淅淅沥沥地……
六、驻足观雨
高楼观暴风雨文/吴大霓 天气闷热得令人烦躁,走到阳台上,依然喘不过气来。片刻,外面白亮的世界突然阴沉下来,黑幕急遽地压向大地。起风了,风带着雨点,东一点西一点地乱撞。这时,只见树上的鸟儿惊得振翅狂飞,楼下行人像避瘟疫似地寻找归途。说时迟,那里快,当高楼里的人还未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雨滴像百万大军从天而降,滂沱大雨铺天盖地!雨像疯狂的野兽,带着巨大的怒吼声,不顾一切宣泄着! 平时在高楼上感觉到的和煦的风,突然变了脸,怒吼着,配合着大雨扫向大地,电线不停地晃荡,大树像着了魔似地狂舞,树叶被吹得背面朝天,最靠近楼房的树梢反复扫刷着墙面,树根像在奋力挣脱地面…… 雨仍在狂泻,一眼看去,大地不清晰了,众多的高楼只看到邻近几座的轮廓,水塔只剩下模糊的身影,大路也隐形匿迹了……水连天,天连水,氤氲一片。突然,混沌的黑压压的天际裂开了,露出了不规则的几组线条,无比强烈的光从线条里闪射出来,伴随着令人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为狂风暴雨呐喊助威。风狂雨暴,电闪雷鸣,搅得地动山摇! 十分钟过去,雷电停了,风也收敛了一些,视野又清晰了起来。“天箭”仍不断地射向屋面,每片瓦里都形成奔流不息的“瀑布”冲向地面,汇合着高楼排水管冲出的水墙和大树下流淌的水……于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呼啸前进,奔流不息,奔向平坦宽阔的马路,奔向大江大河。一时排水不及,又形成或大或小的“平湖”,光可鉴人。风慢慢停了,雨慢慢止了,大树仍然巍立;一幢幢大楼经过“洒扫”,水汽蒸蒸,矮房子的屋顶经雨冲刷一新,水灵灵的,近观远眺,一派崭新的世界!
散文欣赏
雨的随想汪国真有时,外面下着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望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许。或许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扣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6?1 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的风衣,那效果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七:抒我情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版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山居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入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指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盖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咱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版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霉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粘粘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春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