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有哪些县

2.(二)黄土的风成依据

3.晋西北资料,不要西北的。

4.历史上的杨家将是怎样的.?拜托各位了 3Q

5.有关桥的名人名言

6.求几篇古代经典祭文

保德天气预报30天查询_保德天气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 -------------------------------------------------------------------------------- 自然旅游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 洞石雄关: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盂县万花洞、玉华洞、太原天龙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省内地貌奇特,各大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走冠山顶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顶巨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奇峰险壁间形成了娘子关、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历年来又建造了多处水库、人工湖泊,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上。山西泉源数以万计,分冷泉、温泉和矿泉三种。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难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泉等等;温泉有浑源汤头泉、忻州奇村泉、原平大营泉、定襄温泉、盂县温泉、夏县温泉、新绛温泉等。矿泉中以般若泉为代表。山西的天然湖泊有五台山北台顶天池、宁武天池、晋祠鱼沼、清徐东湖、平泉东湖、西湖、运城伍姓湖、盐池等;人工修建的水库有垣曲小浪底水库、万家寨引黄工程、磨滩拴驴泉水库、恒山水库、汾河水库、文峪河水库、浍河水库、漳河水库、漳泽水库等等,这些水已成为游览胜地。 激流瀑布:山西境内名气较大的瀑布有壶口瀑布、娘子关瀑布、王官谷瀑布、蟒河瀑布。壶口瀑布以壮阔著称,娘子关瀑布以秀美闻名。激流险滩在黄河中游多处可见,如壶口以下的龙槽激流、龙门“三激浪”,都使人感到雄伟壮观。 天气景象:山西气候季节性强,复杂多变,既有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又有开展多种温带旅游活动的条件,还可饱览奇特大气景观。五台山东台顶、历山舜王坪观“东海日出”可与泰山媲美,黄河孟门山“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宝光”堪称一绝。 珍稀生物:山西已建成12个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珍禽异兽深藏其中,褐马鸡、猕猴、娃娃鱼都是罕见的珍奇动物。 附:山西省风景名胜一览表 -------------------------------------------------------------------------------- 人文旅游 山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筑——宫观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传世珍宝及风情民俗、风味名食、烹饪技艺等文化遗产。“山西——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之称,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认同。 寺庙宫观:山西现存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据统计,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为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其中唐代的有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等,五代的有平顺大云院、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宋、辽、金代的有近百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晋词圣母殿,高平游仙寺、崇明寺、开化寺、大雄宝殿,辽金的大同华严寺建筑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应县净土寺正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晋城青莲寺大雄宝殿,长子崇庆寺万佛殿,汾阳太符观和文水武则天庙等。山西元代以后的古建筑保留更多。元代的永乐宫、广胜寺的建筑和壁画均为艺术珍品;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惊险奇特,中外独有;更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建筑群,作为净土宗道场的玄中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平遥双林寺,全国武庙之首的解州关帝庙等,都是明清时期的艺术杰作。此外,孟县藏山庙、介休后土庙、绵山回銮寺、万荣飞云楼、秋风楼,灵空山圣寿寺,临汾尧庙等,均各有千秋,闪烁着历史和艺术的光华。 历代古塔:省内历代古塔多达280多座,其中以应县佛宫寺释达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石窟造像:据考察,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北朝时期19处,隋唐时期21处,宋代2处,元代2处,明代5处,加上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共51处。以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为最,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平定开河寺石窟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城垣关隘:山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内外长城延伸到山西的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等八个地、市境内,约计3500公里。有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偏关等重要关隘。山西古城垣较为完整的有平遥城和娘子关城,平遥城除城墙外,城内鼓楼、城隍庙、街坊、店铺、民居都保持着明、清形制与风貌。 古代壁画:山西古建筑众多且大部分属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而这些寺观,又几乎全有壁画。据统计,山西寺观壁画,现仍有两万七千平方米之多。其中唐代壁画三十二平方米,五代壁画二十多平方米,辽代壁画十五平方米,宋代壁画八十六平方米,金代壁画四百四十多平方米,元代壁画一千四百三十多平方米,明代壁画二千三百多平方米,清代壁画二千九百一十多平方米。在这些壁画中,以芮城境内的永乐宫元代壁画称最。这些的殿宇全是元代建筑,各殿内墙面和拱眼壁上,满绘壁画,总面积以单面计算,达一百多平方米。 古代彩塑:山西现有古代彩塑近一万三千尊。其中唐代八十二尊,最有名的有五台山南禅寺彩塑,佛光寺彩塑;晋城古青莲寺彩塑等;五代时期十一尊,最有名的是平遥镇国寺彩塑;宋、辽、金时期三百九十四等,最有名的是大同华严寺辽塑、太原晋祠、长子法兴寺、晋城二仙观宋塑、朔县崇福寺、五台佛光寺文殊殿金塑等;元代三百八十六尊,最有名的是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明代五千八百七十八尊,最有名的是平遥双林寺彩塑和隰县小西天彩塑;清代彩塑,山西有六千余尊。 古文化遗址:山西发掘出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多处。属于旧、新石器时代的有芮城西侯度遗址及合河遗址、襄汾丁村遗址、沁水下川遗址等,夏代以后的重要古遗址和墓葬有太原罗城春秋墓、侯马晋国古都遗址、朔州汉墓群、高平长平之战遗址、晋阳古城遗址等。文物、考古部门从这些古遗址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钱币、陶器、石器、木器等珍贵文物,并不断有新的发现。 革命历史纪念地:近、现代的人民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给山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故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乡县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武乡王家峪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战役旧址、五台县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刘胡兰烈士纪念馆等,其它还有黄崖洞保卫战故址、左权将军牺牲纪念地、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纪念馆、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故居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如火如茶的革命斗争史绩。 附:山西省历史名胜一览表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市:古称平城,北魏前期国都,辽、金时为陪都,称西京。素为晋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甚多,有公元453——495年(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以及上下华严寺、普化寺、九龙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县:平遥,从古城内发现的仰韶彩陶文化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息。春秋时为晋国中都邑,汉为京陵县。北魏时平陶县治,因避讳太武帝名而改平遥县。平遥城内文物遗址甚多。现存的古城墙,是我国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始建于西周,明洪武三年扩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城内街巷、居民宅院富有民族特色,以及明代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城外双林寺、镇国寺以其精美的彩塑闻名中外。 代县:古州代县是晋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之重镇,名胜古迹有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杨家祠堂、赵杲观等。历史上陈子昂、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范仲淹、元好问等都曾留下关于代县名胜古迹的传世之作。此外,代县拙中见巧的剪纸艺术 ,栩栩如生的面塑制作,精美艳丽的刺绣工艺等民间文化艺术无不光彩夺目,尤其是民间绘画更为人们所惊叹。 祁县:晋中宝地,早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定居。现祁县县城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祁县名人辈出,有祁黄羊、王允、温峤、温庭筠、戴廷式等。闻名中外的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是清末民初的民居精品。祁县古城满街的古老店铺和寺庙,满城的砖雕石刻,油漆彩绘,古色古香。古籍藏书,历史文物,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祁县秧歌源远流长,元宵社火喜闻乐见,腊塑、面塑、剪纸维妙维肖,都充分体现了古老的黄河文化在祁县的深厚积沉。 新绛县:晋南商城,自北魏始设州置郡,是山西南部有名的古城和商贾之地,集隋、唐、宋、元、明、清文物于一城,主要有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龙兴寺内室塔等。保存完好的《绛帖》,系全国四大名帖之一。此外还有绛州鼓楼、钟楼、乐楼、稷益庙壁画。新绛人杰地灵,荀子、王之涣、高克明、李毓秀等也都诞生在这里。 -------------------------------------------------------------------------------- 民情风俗旅游 太谷、祁县、临汾、阳城、晋城、浑源、朔州、襄汾、定襄等地保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物。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博物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忻州地区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仪风俗、民间工艺和农业生产、文化活动等典型北方民俗风情。详细内容参见本站山西民俗 名特产品、风味小吃:杏花村汾酒、山西面食、平遥推光漆器、新绛云雕、漆刻器、大同铜器等产品,具有悠久历史,闻名海内外。 民歌艺术: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有很大的成就,《诗经》中“唐风”、“魏风”包括《伐檀》、《硕鼠》都是山西民歌。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它自己的民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山西的民歌不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鲜明。山西各地的民歌,在艺术风格上是很不相同的。河曲、保德、偏关一带的民歌,音调高亢,音行跳跃性大,因此听起来颇有塞上高原的那种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而且抒情憨直、泼辣,朴素明快之中,又洋溢着诙谐、缠绵之美。忻州、定襄民歌,大同、阳高、朔县民歌,比起河曲民歌来,又各有其特色。左权民歌自成脉系,清新、柔媚。其中有不少“三拍子”情歌,这是其他民歌中所没有的。祁县、太谷民歌,还有寿阳、太原民歌,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为灵活、自由、富于变化。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板,乡土习俗气味较重。沁源县的民歌善于抒发当地农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热烈感情,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民间舞蹈:许多专家们又称山西为“民间舞蹈之乡”。据唐人苏鹗著《苏氏演义》载,远在先秦,太原地区就有以“战蚩尤”为内容的较为优美的舞蹈流行于民间了。在运城侯村发掘的汉墓中,也曾发现过刻有男女舞伎相对起舞的“百戏楼”模型。在山西其他地方发掘的唐代古墓中,还有好些神姿俱佳的舞童形象。山西的民间舞蹈种类很多,到现在为止,大约还保留着二百余种。如:“鼓类舞”就有“花鼓”、“转身鼓”、“花庆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锣鼓”、“腰鼓”、“口含花鼓”、“牙鼓”等近二十多种。山西“花鼓”,形式多样,分高鼓(鼓挂胸前)、低鼓(鼓挂腰间)、多鼓(腰、胸、肩各挂一鼓)等。山西“花鼓舞”以运城、临汾地区为盛。如万荣县十七个乡就有十三个乡有花鼓舞队。有的镇上每条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称为“花鼓之乡”。山西的“秧歌舞”遍及三晋。大体可分为北路的“踢鼓子秧歌舞”、“汾孝地秧歌舞”、“原平风秧歌舞”、“左权小花戏舞”、“侯马白店秧歌舞”、“临汾伞秧歌舞’等几种类型。此外,还有“狮子舞”、“龙舞”、“高跷”、“旱船”、“背棍”、“抬阁”、“吹弹歌舞”以及各式各样的“灯舞”等等。山西的民间舞蹈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反映社会生活蕴含深厚,抒发感情细腻逼真,而且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十分默契。二是戏剧性较强。不管那种舞蹈,都穿的是戏剧服装,脸谱化妆,也均系戏剧式的。在表演内容上也多有借助戏剧剧情的。三是戏、歌、舞相杂,如河曲的《二人台》,既是民歌又是民舞。还有的是杂技、舞蹈、戏剧的统一。如“高跷”、“旱船”、“狮子舞”、“龙舞”、“背棍”、“铁棍”等等。 民间音乐:山西,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遗产和得天独厚的民间音乐发展土壤。比如中华民族音乐唯一有史料记载的一位最早、最有名的音乐家师旷,就是人。他是春秋时期晋国乐师,我国古代《阳春》、《白雪》等名曲就出自他手。山西珍贵的“古典乐曲”很多,至今仍有不少在民间流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山西民间乐器,也大都是自古传下来的。这些乐器,以丝竹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唢呐、琵琶、筝、巴乌、各种鼓器、铙、钹、锣、镲等,山西的民间乐曲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各地吹鼓手班子演奏的“鼓吹器乐曲”,山西的鼓吹乐遍及全省,而以忻州和晋中地区的规模最大、最有名。如原平、繁峙、代县一带的《大得胜》及《八大套》等。一类是由各地群众闹红火时用多种乐器演奏的曲调,最有名的是长治的“八音会”和洪洞的“威风锣鼓”等。一类是由僧道流传下来的“庙堂音乐”或僧道杂乐。最有影响的要数五台山僧人演奏的庙堂音乐了。山西的民间器乐艺术,往往与说唱艺术结合在一起。象“潞安鼓书”、“襄垣鼓书”、“晋北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翼城琴书”、“武乡琴书”等,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戏曲艺术: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型。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实际也是全国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目前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晋南。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至元二十年建的“乐亭”,临汾东关村至元五年建的戏台,翼城武池村乔泽庙至元九年建的乐楼等等。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又大胆地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把胡琴、锣鼓、唢呐等吸收入戏曲,特别是出于换板式的需要而加了一付枣木梆子,这样就在山西境内出现了“蒲州梆子”戏。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此外,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山西的职业剧团现在有二百多个,从业人员达一万五千人。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博众长,再加上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和“晋剧”。 剪纸艺术:山西的剪纸艺术,从风格上说,基本上分为粗犷、质朴的单色剪纸和婉约柔丽的彩色点染刻纸两大类。前者遍布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后者集中于雁北一带,其中尤以广灵称最。在山西的民间剪纸中,有不少纹样,是用谐音手法设计的。如用“鸡”、“馨”、“如意”的形象表示“吉祥如意”;用“莲”、“鱼”形象表示“连年有余”;用“莲花”、“桂花”等形象表示“连生贵子”等。还有的纹样是传说中的象征物表示的,如“鹿”、“鹤”表示长寿,用“龙”、“凤”组在一起表示婚喜,即“龙凤呈祥”。在大量的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出以“龙”、“蛇”、“鱼”、“蛙”为内容的纹样最多,这正是以龙蛇为图腾的华夏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征。山西民间剪纸不仅写实生动,而且艺术想象力极为丰富。山西的民间剪纸还和各地群众的各种民俗活动,包括一年四季的传统节日、礼俗及生、婚、寿、丧等紧紧相连。 皮影艺术:山西的皮影艺术,早在我国宋代就广为传播。皮影多以牛皮为料雕镂而成,造型极为丰富,从天上到地下,从人物到走兽飞禽无所不有。皮影以平面曲线构图,人物全为正侧面形,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俱全,与戏剧脸谱、服饰相似。表演时挑签人以三根小棍操纵皮影人物的身躯及四肢,借助灯光把影像投射在“纸窗”或“沙窗”上,看起来别有一番风趣。 年画艺术:山西的木版年画,始于宋、金时代。其中晋南木版年画,与河北武强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山西的木版年画,内容上多为吉祥喜庆,常见的形式有灯画、中堂画、条屏、贡笺、窗画、门画、灶龛画、影壁画、门头画、桌裙画等多种。山西的木版年画,构图饱满,色泽明快,线条简练,格调粗犷,而且装饰性很强。 -------------------------------------------------------------------------------- 山西旅游现状 在前几年的一次全国性旅游综合测评中,山西出人意料地排名第一,但目前山西全省的旅游业收入处于全国末流,主要原因一是开发力度不够,这与山西省目前的整体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二是缺少宣传,这主要是部门不够重视以及观念落后的缘故。另外,山西旅游自身还有一些弱点也制约着山西旅游业的发展。一、山西景点以历史名胜为主。这就决定了对此感兴趣的往往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游客,而他们只占游客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其中许多人都属于参观、访问、考察而不是自费旅游。二、景点分散、交通不便。山西特殊的地形使得旅游成为一件较为艰苦的磨练,道路条件和客运经济的落后使得大部分山西景点只适于自驾车或随团旅游而不方便自助旅行,笔者在自助旅行过程中对此深有感触。三、自然环境恶劣。山西本身就多风沙、多煤尘,而工业污染更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外地游客极为失望。 山西旅游分布,按行政区划可分为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运城、临汾、长治、晋城十一个地市,按旅游线路、景点的分布来划分,则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过多种划分形式,本站作如下划分: 一、大同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大同市的云岗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浑源县的恒山、悬空寺,应县的木塔、代县的雁门关、杨忠武祠、边靖楼、赵杲观等。 二、五台旅游区。主要景点为五台山寺庙群、五台山自然风光。 三、壶口旅游区。主要景点为壶口瀑布及沿线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等。 四、晋中旅游区。主要景点为太原市的晋祠,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双林寺,灵石县的王家大院、绵山,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的曹家大院等。 五、运城旅游区。主要景点有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盐池、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飞云楼、秋风楼、五老峰、王官谷、小浪底等。 六、太行旅游区。即长治、晋城两市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沁水县的历山、柳氏民居,阳城县的蟒河、皇城相府、磨滩,壶关县的太行大峡谷,黎城县的黄崖洞,陵川县的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等。 七、其它旅游景点。主要有芦芽山、庞泉沟、娘子关、灵空山等景点。 山西的旅游景点众多,大体可分为五大类。 一、传统王牌景点。这些景点久负盛名,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山西旅游业的王牌,主要包括: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晋祠。 二、新兴王牌名胜。这些景点虽然驰名全国,但其实大多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开发并走向全国的,主要包括:壶口瀑布、平遥古城、双林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 三、传统优秀景点。这些景点长期以来均为旅游名胜,有许多方面并不次于前两类景点,但由于多种原因制约,它们在全国的影响力还不大,主要包括: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关帝庙、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恒山、娘子关、庞泉沟等。 四、新兴优秀景点。这些景点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开发和宣传,成为省内旅游热点,主要包括绵山、芦芽山、禹王洞、忻州温泉、皇城相府、太行大峡谷等。 五、正在开发或准备开发的景点。这些景点风光秀丽,但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正处于开发状态或尚未开发,主要包括历山、柳氏民居、五老峰、蟒河、磨滩、小浪底、灵空山、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等。

山西有哪些县

1、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2、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3、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4、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5、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二)黄土的风成依据

截至2016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包括11个县级市、85个县。

太原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

大同市——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

朔州市——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市;

忻州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原平市;

阳泉市——平定县、盂县;

吕梁市——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市;

晋中市——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

长治市——长治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潞城市;

晋城市——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

临汾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侯马市、霍州市;

运城市——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

扩展资料:

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山西

晋西北资料,不要西北的。

过去对黄土的成因一直有水成、风成之争。水成论者看到黄土中河流搬运的砂砾石层的存在,风成论者看到黄土梁峁上部的黄土块状均匀,看不到水成沉积作用的层理,即没有砂砾层分布。其实两种认识分歧之一是他们在不同部位观察到的现象不同造成的。盆地区、山前斜坡、河流冲积区见到的均是次生黄土,所以有明显水成沉积的特点;而在黄土梁峁上部,都是风吹来的,当然看不到水成沉积的依据。

我国黄土专家刘东生院士于20世纪中期经过几十年研究,在新疆沙漠区,从河西走廊到陕甘宁黄土高原腹地,直到山西黄土高原,做了系统全面的调查,从多方面论证了黄土风成的属性,“黄土风成论”最终获得地质界一致承认,而且他获得联合国地质最高奖——泰勒奖,成为我国唯一获此荣誉的地质学家。

风与沙的关系

黄土风成论证据之一:组成黄土的矿物成分是均匀的、均一的,它不会随着地域的不同、各地区出露岩石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如果黄土是水成的,那么它的矿物成分必然受各地上游岩石性质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因为水成的沉积物质只能来于上游基岩的风化剥蚀,然后被水流搬运而向下游沉积。比如上游是花岗岩区,沉积物中组成花岗岩的长石含量必定很高;上游是石灰岩区,下游沉积物中就不可能有长石成分,只能是方解石、白云石;上游是变质岩,那么下游沉积物中变质矿物如绿泥石、角闪石等就会很多。

如今各地黄土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基本都一致,反映它们的来源都是相同的,所以黄土区的基岩岩性有千差万别,但堆积的黄土成分却基本一致。黄土矿物成分中,长石占40%~70%,石英占20%~30%,粘土矿物占10%~30%,重矿物占0.1%~0.5%;黄土化学成分中,氧化铝占12%~14%,氧化铁占4%~4.5%,氧化亚铁占1%~1.2%,氧化镁占2%~2.3%,氧化钙占4.5%~7.5%,氧化钾占2.2%~2.3%,氧化钠占1.5%~1.9%,水占5%~6.5%。

黄土是由颗粒直径小于0.25毫米的矿物组成的。它们在风速2~3米/秒时就会被吹走。当风速在4~5米/秒时,颗粒物打在脸上时就会有感觉;当风速超过10米/秒时,沙粒打在脸上就会发痛。天气预报中的沙尘暴来临时,风速一般均超过10米/秒,天空黄蒙蒙,不戴口罩,沙尘就会钻入口鼻。

黄土风成依据之二:经过对黄土高原黄土取样分析,从西北向东南,黄土粒度由粗变细。陕西靖边、榆林,山西保德一线的西北黄土粒度大于0.045毫米;陕西环县,山西长子县、五台一线的西北黄土粒度是0.035~0.045毫米;陕西洛川到山西灵石、太原一线的西北黄土粒度是0.025~0.035毫米;陕西铜川,山西吉县、安泽一线的西北黄土粒度在0.015~0.025毫米之间,此线以南东黄土粒度小于0.015毫米。黄土粒度系统递变,很明显地反映了黄土从西北向东南搬来。因为风的搬运特点总是风源区降下的粒度粗,越向下游风速越低,沉降下来的颗粒就越细。

黄土风成依据之三:它堆积在河谷、平原、丘陵不同地形之上,即它呈外衣状,披盖在除头部以下身躯的各部位之上。“头部”是指高度超过2000米的中山地带,它可能是风力搬运不到的高度。山西的黄土一般1400~1600米高程是它的上限,实际上1600~2000米山岭上还有黄土分布,但它们的厚度较薄,基岩出露较多,所以地质工作者常以基岩的岩性来表达,而把黄土忽略掉(这是允许的忽略)。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怎样的.?拜托各位了 3Q

一、黄土高原的历史自然景观

黄土高原是我国经济落后、问题成堆的地方,其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此引起水土流失、风沙、干旱等一系列生态灾难。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黄土高原历史上究竟是什么自然景观?是森林区?还是像现在这样光秃的荒草区?有的人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就不是森林区,而属草原带。这个看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大量事实证明:黄土高原历史上确是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区。这是在黄土高原上进行过大量认真考察研究的科学家的共识。例如,我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于1929年到晋西陕北考察时,根据大量考证和调查材料断定当地原为森林地带,并对晋西陕北破坏森林后到处是荒山秃岭、沟壑纵横的情景很感慨地说:“我民族摧残森林的可怕”。1955年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在考察报告中明确指出:“从残存的原生植被来看,可以肯定,本区在农耕以前原始植被是属于森林和森林草原”。这一科学结论为大量历史资料所证实。

据考证,在秦汉以前,黄土高原确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例如,现在地处黄土高原北部边缘毛乌素沙漠中的陕北靖边县的白城子,从目前景象来看是属干旱荒漠区,但它原是山青水秀的好地方,曾是大夏国(建于公元407年)都城统万城的所在地。大夏国王赫连勃勃在建这座都城时曾赞美道:“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载《元和郡县志》)。而今日白城子已被茫茫沙海所覆盖,可见其生态环境变化之大。

现在呈现干旱草原面貌的黄土高原西部甘肃陇东、陇西、兰州和宁夏一带历史上也是森林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以板盖房是林区居民的习俗。说明汉代这一带都是林区。

又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天水郡,其乡居悉以板盖屋”(见《水经注》卷十七渭水),可见板屋很普遍。直至清代,安定(甘肃定西县)和会宁等地还保存板屋的风俗(《度陇篇》,《皋兰载笔》)。

以上说明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曾是大林区。谁能想到像定西、会宁这些荒山满目、寸草不生(实际是不留)、薪柴绝迹、生态环境恶化到极点的地方原来也都是森林区,直至清代还用木板盖房。古代兰州附近也是森林地区。据《古今图书集成·方典》载,兰州南十里之古峰山“林泉之胜为兰奇观”,城东南60里的水岔“山水清丽,竹木翁郁”(水岔森林尚有残存)。现在,兰州附近的兴隆山(属榆中县)仍保存茂密的森林,是山清水秀的风景区。

甘、宁两省区间的六盘山,古称大陇山,曾是一片大林区。元初,成吉思汗征西夏时,曾在六盘山西北山峡中扎营避暑。嘉庆《清一统志·平凉府》载:“凉殿峡在隆德县南七十里,元世祖曾避暑于此”。说明直至元代,六盘山仍是林荫之地。明清以后,六盘山的森林由于滥伐、滥垦而大部遭到破坏。但是,直至今天在六盘山南部泾源山区仍有茂密的森林分布。

六盘山以北的屈吴山历史上也是林区。据《甘肃新通志》引宋张安太《建设怀戎堡碑记》(宋怀戎堡在今靖远县东北打拉沙附近)说,在宋代,屈吴山及其支脉大、小神山都是“林木繁茂,峰峦耸秀”。

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省历史上大部分是林区。即使到元明时代,林木仍很茂盛。如《明经世文编》张四维《复胡顺庵》书中曾说:“山西遍地林木,一望不彻”。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火山、宁化之间,山林饶富。”宋代火山军在今河曲、保德一带,宁化军在今宁武县。说明当时宁武到河保偏关的晋西北地区林木茂盛。晋西古代叫西河郡,曾是一片林区,《水经注》描述山西汾河上游地区是“杂树交荫,云垂烟接”。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述芦芽山区曾是“林木参差、干霄蔽日”,俨然“天堑长城”。西汉时,吕梁山以西林莽人稀,仅湫水河中游设临水县,以北广大地区都没有设县。古代西河郡是全国主要木材产地之一。

据《水经注》载:“北魏(公元420~534年)在洛阳大造宫殿,林木系取自西河。北周时(557~589年)仍是“京洛林木,尽出西河”。唐代时,山西的主要伐木中心在岗州(今岗县)。宋代时,伐木区南延至石州(今离石、方山、中阳)、汾阳一带,现在这些地方已大部成为荒山秃岭。

山西东北部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北段曾是森林密布地区。如《宋会要稿》记述太行山中北段是“林木茂密”、“松林遍布”。《清凉山志》描述五台山在宋代时是“四面林峰拥翠峦,万壑松声心地响”。明代撰写的《胡、高二公禁伐传》载:“自古相传,五峰内外,七百余里,茂林森耸,飞鸟不渡,国初(指明初)尚然”。明朝在北京大造宫殿,木材多取自代州(五台、代县、繁峙、原平一带),毁林严重。《明经世文编》记载当时毁林的情景是:“百家成群、千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林区被延烧成灰,砍伐者数里如扫,仅贩到北京的巨木,每年不下百十万株。恒山、五台山的森林就这样被一扫而光。

山西中南部较西北部温暖得多,林木更为繁茂。据宋《太平环宇记》载,太原西山多柏树,北宋时太原东西山仍是“古柏苍槐树木阳翳”,有“锦绣岭”之称。金代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说,晋祠西山是“水上西山如卧屏,郁郁苍苍三百里”。古代有关晋南、晋东南森林的记载很多,《山海经》就提到中条山、太行山多木多竹。《诗经》描述太行山南段“陡坡景山,松柏丸丸。”东魏建都邺城(河北临漳),大造宫殿,取大材于上党,黎城、平顺一带“山林丛密,取材甚易。”《梦溪笔谈》载:“渐至太行,松木太丰”,等等。

以上史料充分说明,黄土高原历史上确是森林广布的地区。令人遗憾的是“黄土高原草原论者”完全忽视了如此大量生动的历史文献记载。即使撇开历史资料不谈,黄土高原森林分布的现实也足以证明它属森林草原地带。现在,在黄土高原的最北部的人工林生长茂盛,便是佐证。例如城墙曾被流沙堆埋的右玉县已造成100多万亩人工林(华北落叶松、油松、小叶杨等),被誉为“塞上绿洲”。另像河曲、榆林、靖边受毛乌素沙漠前锋侵袭的县,都营造成几十万亩人工林,林木生长茂盛。究其原因,是当地有400多毫米的降水量,其生境条件就允许森林生长,它原本就是森林和森林草原环境,否则森林是难以存活成林的。黄土高原北部森林尚能生长良好,中南部就更不用说了。

二、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从上可知,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是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带是确凿无疑的。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使大面积的森林逐渐消失而成为今日的荒山秃岭。大规模破坏森林的方式包括战争破坏、营造宫殿、樵、毁林开荒等。其中以毁林开荒对森林的破坏最为严重和彻底。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就是近两千年不断滥伐滥垦毁坏的。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据考证,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延安、绥德、榆林地区)和晋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天下郡国利病书》对明代“屯田”有“天下兵卫邻近间旷之地,皆分亩为屯”的记载。由于军民争相锄山为田,使林草被覆的山地丘陵都被开为农田,使屯田“错列在万山之中,岗阜相连”。据《明经世文编》记载,自永宁(今离石)至延(安)绥(德)的途中,“即山之悬崖峭壁,无尺寸不耕”。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之严重。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应该指出,黄土高原自古以来盛行广种薄收轮荒制度,农谚是“不整百垧,不打百担”。他们不是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取轮荒制,不择手段地放火烧山,掠夺性扩大耕地,种地不施肥,靠自然肥力来产粮食,种几年以后表土流失了,肥力流光了便丢荒,另择稍好的荒草地开垦。这样轮来轮去,使有林草覆盖的土地都被剃了“光头”,而且是长期以来无休止的轮番开垦,致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可见广种薄收、轮荒制度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遭到彻底破坏的最主要的祸根,是环境劣变的主要原因。

三、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破坏后引起的生态灾害问题

森林是环境的“卫士”。黄土高原大面积森林遭到破坏以后,便失去了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从而导致河川水源枯竭、水土流失和风沙日益加剧、旱涝灾害日益频繁等一系列灾难性后果。这是严重的历史教训。至今仍困扰黄土高原的生态灾难问题主要有五个:

1.河川水文状况严重恶化

破坏森林就破坏了水源涵养条件,必然导致河川水文状况恶化,水源锐减,泥沙日益加多,水位暴涨暴落。古代黄土高原由于林草茂密,河流水量大而清澈。如古代黄河称为“大河”,水是清的。《诗经·伐檀》诗云:“坎上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檀》属国风中的魏风。魏国当时南临黄河,从这段诗句中可知春秋时代黄河水是清的。支流渭河、汾河古代时水量很大,水也是清的。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曾乘大船到山西视察,赋《秋风辞》曰:“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拍素波”,可见西汉时汾河水量很大,可航行大船,而现在水量大减已基本干涸,许多河段可以徒步而过。渭河在唐代是一条浩浩大川,帆船很多,水运频繁。唐朝诗人李频在《东渭桥晚眺》一诗中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秦地有吴舟,干墙渭曲头,人当反照立,水澈故乡流”。李频当时看到从故乡江浙来的大量帆船停靠在长安城北的渭河湾,水澈照人。而现在的渭河早已面目全非了。海河水系像黄河水系一样水文状况也严重恶化了。所以,黄土高原现在河川径流贫乏,水源短缺,水位暴涨暴落,灾情严重,这些都是破坏森林引起的不良后果。

2.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破坏林草植被,使雨水和径流直接冲刷黄土地面,必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据粗略统计,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有3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70%,其中严重流失区有2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有22亿吨,平均侵蚀模数为6 111吨/(平方公里·年)(按流失面积计),70%以上输入了黄河,5%输入了海河,其余为水库塘堤所拦截。黄河是世界上泥沙最多(16亿/年吨左右),含沙量最高(35公斤/立方米)的大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其侵蚀模数一般在1万吨/平方公里以上,窟野河下游高达35万吨/平方公里。在暴雨洪水季节,陕北曾出现骇人听闻的水土流失状况。据调查,17年7月6日延安地区暴雨成灾,延河在这次暴雨中便冲走泥沙1亿吨,当天洪水最高含沙量曾达到800公斤/立方米。而无定河在1966年6月11日曾达到每立方米水含沙1390公斤的记录。这实际上已不是水流,而是浓度很高的泥浆。从这里可以想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水土流失不仅是黄土高原农业低产、经济贫困落后的主要因子,而且是黄河下游水灾的根源。这是黄土高原亟待解决的问题。

3.水旱灾害日益加重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改变了气候和下垫面状况,降低了空气湿度,减少了成雨条件,必然导致水旱灾害的加剧。例如,据山西中南部的地方志记载,古代山西并不旱,自商成汤廿四年至唐高祖元年(公元前1688年至公元618年)的2306年间,只出现16年旱年,平均144年才有一次。以后随着森林破坏日益严重,旱情也日益加剧,到元代发展到34年一次,明清时代5年一次,民国时代则达到十年九旱的地步。水灾也是如此。据郑肇经《中国水利史》提供的资料,在秦代以前的近两千年间,黄河下游的水患很少,总共只漫溢过7次,改道一次,平均200多年才有一次。西汉实行“屯垦”以后,水患显著加重,200多年间便发生漫溢、决口、改道达12次之多。自唐代以后,黄河下游水灾逐渐增多,唐代平均每10年一次,宋代每10年达5.5次,明清时代达到每年近2次,到民国时代已演变一年4次的严重程度。以上情况充分说明,黄土高原的水旱灾害主要是生态环境引起的。

4.风沙日益加剧

黄土高原北部靠近西北干旱区,年降水量只有400毫米左右,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草地一旦遭到破坏,便会引起土地沙化或沙漠化。黄土高原北面的毛乌素沙漠实际上就是由于破坏森林草原后演变而成的。现在,毛乌素沙漠已在向黄土高原北部扩展,前锋早已越过长城,达到了榆林市的鱼河峁(城南35公里)一带,沙漠化已严重威胁着陕北、晋西北及宁夏东南部,这些地方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明沙地,必须立即造林种草加以控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应该指出,毛乌素沙漠并不可怕,因为它有三四百毫米的年降水量,沙地中水分条件很好,含水量很高(一般地面15厘米以下是湿的),人们称它为“湿沙”,造林种草很容易成活,所以,完全有办法可以把毛乌素沙漠改造。陕北榆林、靖边、定边和宁夏盐池等地群众,已成功地把几百万亩沙漠改造成良田、绿地和果园,就是有力的证明。

5.三料(燃料、饲料、肥料)俱缺,问题严重

森林草灌的破坏必然带来薪柴的缺乏。在黄土高原缺煤区,燃料问题极为突出。为了解决烧柴问题,迫使人们去刨树根、烧秸秆,以致发展到烧牛马粪、铲草皮、刨草根,这样就必然造成饲料、肥料的日益短缺,引起恶性循环。黄土高原“三料”问题最严重的地方是甘肃定西地区和宁夏固原地区,那里的植被破坏最严重,燃料极端困难,秸秆和牛马粪(甚至羊粪)几乎都当燃料烧了,有些地方草根都挖尽了,结果形成畜无草、地无肥、人无粮的极端困难的局面。据西吉县调查,1980年该县共消耗有机燃料2.5亿公斤,其中挖草根1.23亿公斤,占48.4%,牲畜粪便0.83亿公斤,占32.7%,薪柴0.15亿公斤,占5.7%,其余13.2%靠秸秆。可见,主要燃料来自草根和粪便,而且一年之中只能维持6个月,还有半年的炊柴无着落,群众被迫将大部分劳力都投入去找烧柴,几乎把地上一切可烧的东西都搜刮干净了,生活陷入空前困境。这是大自然对滥伐、滥垦、破坏环境的无情惩罚。实践告诉人们,滥伐滥垦破坏生态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它最终将走到“三料”俱缺的绝境。谁能想到历史曾为大林区的甘肃省定西等地,由于长期滥伐滥垦破坏生态环境,自毁家园,到80年代初期竟沦落到赤地遍野、草根挖尽、炊柴无着、无肥无粮的绝境,这是世人应记取的惨痛教训。

为了帮助定西和西(吉)海(原)固(原)地区人民摆脱困境,从80年代中期起,国家对“三西”(定西、西海固、河西)地区取特殊扶助政策。大力种草种树,恢复植被,“三料”问题有所缓解,但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种草种树,建设基本农田,将大量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地走出困境的关键

有关桥的名人名言

看法:戏剧上的杨家将故事基本上是按照历史事实演义而成,然又不完全是照搬历史。 正式历史记载着杨业、佘太君、杨延昭、杨文广事迹。民间流行的传说故事则更多。 杨、佘两家都是将门豪族,历代出了不少名臣、名将,他们两家又是世家。他们所生活的年代,正处在五代十国混乱时期,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为了保家卫国,两家世代都是习武的,一个形成“杨家将”,一个形成“佘家军”(按佘实姓折,当时佘、折同音),形成西北屏障,卫国干城。 杨业,并州太原人。据山西代县杨忠武词保存的《杨氏族谱》记载,杨业是汉太尉杨震少子杨奉后代。“父信,为汉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命亦犹用鹰犬逐雉兔耳。”(《宋史》)杨业20多岁到太原,受到北汉重用,任保卫指挥使、建雄节度使,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国人号为 “无敌”。皇帝赐姓刘,名继业,又升任为侍卫新军都虞侯 (五代时高级军官)。这时赵匡胤正图统一全国,杨业劝北汉皇帝刘继元归宋。开始,刘不听,却依靠契丹支援与赵匡胤抗衡。多次交兵,赵匡胤屡攻太原不下。宋太宗赵光义 (原名赵匡义)即位后,刘继元终因国力不支,于太平兴国四年 (9年)五月六日向宋太宗投降。在与赵光义作战中,杨业屡建军功,此时仍然坚守城南苦战。赵光义久闻杨业是员勇将,便命刘继元派亲信前往劝降,杨业“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宋太宗当即予以嘉奖,恢复姓杨,名业,不久任命杨业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史。同年十一月,宋太宗以杨业 "老于边事,洞晓敌情",任命杨业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担负防御契丹的重任,并给予丰厚的赏赐。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辽国大军攻雁门,杨业命部将董思源等堵截峡口南口,自己则率几百名骑兵从小道绕到雁门关峡口北口向南猛攻,杀死辽军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杨业声威大震,"契丹威之,望见业旌旗即别去。不久,杨业升任云州 (今大同)节度使,仍判郑州、代州。这引起了山西主将潘美的妒嫉,上书皇帝毁谤杨业,但太宗没有轻信,反而把书封好交给杨业,以示信任。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契丹三万骑分三路南侵,西路攻府州,被折御卿打败。东路攻高阳,被崔彦进打败。中路袭雁门,被杨业打得大败。宋军杀死辽兵三千人,俘一万多人,取得全胜。雍熙三年 (986年)正月,宋太宗下诏分三路北伐,东路曹彬、崔彦迸率主力玫幽州,中路田重迸部直趋飞狐。西路军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 (地方高级军官),命杨业副之,以蔚州刺史王侁为军器库使,监军,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护其军,师次桑乾河。出师初期,战斗颇为顺利,尤其是西路军杨业,在雁广北口首战告捷,乘胜攻占寰、朔二州,随后又攻克云、应二州。五月初,东路曹彬部被辽军打败,被迫撒兵。于是辽军集中兵力压向西路潘、杨部,杨业退回代州,辽军占领寰州 (即今朔县),这时宋中央命令潘、杨率军护送代北四川居民内迁。但在敌人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要完成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杨业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守将,等我军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民众先出城,同时派骑兵接应,强弩千人守住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以保证三州民众撤走。监军王侁在潘美的支持下,有意陷杨业于困境,不同意杨业的意见,并讽刺杨业“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要杨业率兵出雁门向北进攻。刘文裕也从旁一唱一和,赞成王侁意见,杨业当即说道:“不可,此必败之势也。”王侁进一步挑衅地说:“君侯素号无敌,今先敌追挠不战,得非有它志乎?”逼杨出战。杨业非常气愤地说:“我不是怕死,我是考虑如何完成任务。既然你们这样责问我,我只好出战,这样必定失败。我是太原降将,蒙皇上大恩,我愿以死报国。”临出发时,杨业指着陈家谷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步兵强弩,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救之,不然,我们将全军覆没。”七月八日夜,杨业率军出石碣路上,第二天早晨到达朔州东部,与辽将耶律斜轸相遇,双方激战,杨业部被围。后突围退到狼牙村时,被辽兵赶上,又打了一场恶战。黄昏时,杨业突出重围,来到陈家谷口。潘、王在当天于陈家谷口布阵,从早晨到中午,使人登高望之,王侁以为辽兵定被杨业打败,欲争其功,即领兵离开谷口进军,潘美不能制止,沿交河西南行10公里,打算领兵抢攻。可是不久即得到杨业战败的消息,便慌忙撤兵逃走。杨业退到陈家谷口,一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力战,身受几十处伤,士兵所剩无几。杨业仍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迸,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也战死。杨业叹息日:“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宋史》) 杨业死讯传来,宋太宗非常痛惜,在诏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对杨业作了很高评价:“执干戈而卫社棱,闻繁鼓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诫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飙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引文同上) 宋太宗对杨业的评价是很公正的。诏书还决定把王侁、刘文裕除名为民,潘美从大将军降了 (但后来又升了官,加同平章事,可以行使宰相之权了)。为了表彰杨业,赠为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 杨业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大将,攻战与士卒同甘苦。雁门以北苦寒,人多穿毛毡,“杨业但夹纩(棉衣),露坐治军事,旁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有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淄州刺史王贵杀数十人,矢尽遂死,余亦死,无一生还者,闻者皆流涕。”(引文同上) 杨业有七子,亦说八子。据杨氏族谱记载:有延平、延定、延光、延辉、延昭、延朗、延兴、延玉。实际上延昭、延朗乃是一人,延朗因避讳,改名延昭。延昭幼年即喜习武,最为杨业重视,认为最像他,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所以每次打仗,都把杨延昭带在身边,并屡建功劳。延昭出知景州时,江淮地区有自然灾害,朝廷命他把任淮南郡巡检使 (数郡连结处的武官),崇仪使,知定远军 (地方行政长官,同知州)。后来长期在前线御敌,智勇善战,屡建奇功。他关怀下属,与士卒同甘共苦,所得赏赐都用来犒赏军队。杨延昭和敌人作战常身先行阵,打了胜仗总推功于下,所以将士皆乐为所用。他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很怕他,号称杨六郎(边疆以六郎命名村寨甚多,北京近郊至今尚有六郎村)。杨延昭卒于祥符七年 (1014年),死后宋真宗甚为悼惜,派中使护送他的灵柩回到他的家乡,河朔一带民众多望柩而泣。 《宋史》:杨延昭有三个儿子,以杨文广最为出名。但据《杨氏族谱》中记载:杨延昭子宗保、宗政、宗勉,杨文广是宗保之子,杨文广尚有两个弟弟充广、文贵。杨文广,宇仲容,因讨张海 (陕北农民起义军)有功,授殿直 (警卫皇帝和京城的武官)。宋英宗器重他,说:“文广名将,后且有功,命他保卫京城。”范仲淹也赏识他,曾收他为部下。后又曾从狄青南征,任广西钤辖,屯守广西十余年。后来又调他到西北边防,在韩琦部下抵御西夏,英勇多智谋,屡建战功。大将韩琦被宋神宗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使,统筹对西夏的战事,兼领永兴军路,治今西安。时杨文广以兴州防御使出任秦凤路副总管,治秦州 (今甘肃天水)。为了抵御西夏向东南侵犯,韩琦接受秦州知州马仲浦建议,在秦州西北90公里的筚篥 (今甘肃甘谷县)筑城屯兵,一以保护居民耕种,一以警备西夏。经宋神宗批准后,把这个任务交给杨文广。这时西夏正谋南下秦川,杨文广感到军情紧急,宣称筚篥堡有泉喷珠,鼓励士兵一昼夜急行军90公里,到达筚篥,立即进行部署。第二天早晨,西夏兵马献出现在筚篥城堡下,他们看到宋军已严阵以待,乃不战而退。杨文广乘势开城迎敌,杀伤数千人。大家都认为杨文广用兵如神。接着杨文广下令自鸡川砦(天水)沿线筑堡,自此沿线以南数百里皆成“内地”。神宗大喜,褒奖杨文广,并改筚篥堡为“甘谷堡”,这就是今之甘谷县城。后来北辽借故南侵,宋廷内部分主战、主和两派,杨文广赞成韩琦、沈括等主张,与辽兵决战,并乘机收复幽燕失地。他并表示愿意担负作战任务,积极整备定州兵马,绘制了进兵地图,但末及回报,不幸于熙宁七年 (1074年)病故于军中。宋廷追赠杨文广为同州观察史。杨文广一生南征北战30余年,继承了杨家将世代忠诚卫国安民的业绩。 介绍了杨家将,回头再来介绍杨业的大人折 (佘)太君。史学家毕沉《吴中金石记》说:“折太君,杨业妻,折德底女。”她原名折赛花,太君是后来的封号。折姓罕见,东汉有折象,其祖封折侯,因以为氏,聚居于陕晋边一带。折赛花是陕北府谷人,自唐、五代、宋,折家都是将门豪族。折赛花曾祖父折嗣伦、祖父折从阮、父亲折德扆 (读衣)、弟折御勋和后世的折克行、折可适等,皆为名将。《五代史》有折从阮、折德底的传记。折家祖孙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 “折家军”,“控扼西北,中国赖之”(《五代史》)。 她的祖父折从远,字可久,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名,改从阮。从阮的父亲折嗣伦是麟州刺史,后唐庄宗李存勘镇太原,以为牙将,后为府州刺史。后晋出帝 (石敬塘子)与契丹败盟,从阮以兵攻契丹,取其城堡十余,升为本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振武军节度使,后汉高祖刘知远代后晋为帝,于州府建永安军,以从阮为节度使,加检校太师。隐帝时,又迸封歧国公。后来他儿子折德庆被任为府州团练使。后周显德六年 (959年)自检校太保加检校太傅。 折赛花生长在世代名将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即爱骑马射箭,舞剑耍刀,且学习兵法,颇通兵略,协助父兄把关御敌。一年秋天,契丹派耶律敌烈率兵五万侵犯府州,老将折德扆在敌我力量悬殊下,又兼身体欠佳,折赛花毅然向父亲提出代父把关。她一方面取拖延战术,一方面急派人到火山王杨弘信那里求援。杨弘信是杨业的父亲,与折德扆是世交,弘信即亲率军队前往府州援救,辽兵在杨、折两军夹击下大败,耶律敌烈也被杨弘信杀死。这次胜利,表现了折赛花的军事才能。 由于杨折二家是通家之好,又兼杨业和折赛花自幼青梅竹马,志趣和爱好相同,于后汉乾佑二年 (949年)结为夫妇。婚后折赛花随夫居住太原北汉 “杨府”。平时,她组织杨府内女仆习武训练。康基田著 《晋搜略》一书中说:折赛花家中“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夫人 (梁红玉)之亲授桴鼓然。”现在戏剧上的“杨门女将”大多有其原型,是经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有一定的根据。如八姐、九妹。据山西代县鹿蹄涧村杨家后代说,杨业有两个女儿,一个叫杨延琪,一个叫杨延琅,是折赛花的得力助手。但 《杨家将世系表》中无此二人。因为旧社会家谱一般郡不录妇女,不管怎样,折家军也是一间巾帼英雄。代县杨忠武伺保存的《杨氏族谱》中对折太君作了全面评价:中心乐善,内助教忠,受龟寿五福之多,邀象服六珈之贵,不我先不我,后睹星月之重明;俾尔炽俾尔,昌焕乾坤之新渥。爱稽邦典,益迸郡封。汝有子,若汉室功臣山河永誓;汝有德,如鲁候寿母松柏弥坚。被我宠光,贰缓休祉,可特封郑国科太君夫人。”这个评语的根据应是皇帝的浩封,也是后人尊称之为折(佘)老太君的由来。 关于折太君的生卒年月,据杨维森先生所若 《弘农杨氏族史》一书称,折太君卒于934年,卒于1014年,享年80岁。她死后葬在今山西保德县城南20公里折窝村 (乾隆《保德州志》),陕两白鹿原鲸鱼沟有佘家坡头村,村中佘姓皆佘太君母家后代。 从《杨氏族谱》中,可以看到杨氏一族,出将入相,世代簪缨,从两汉到明代,名人辈出,成为山西的茂族,一般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杨家却是例外,可能和杨氏的家风有关。 杨氏出自黄帝之姬姓,后稷的裔孙。周宣王少子尚父被封为杨侯,食邑于杨 (今县东),因以为姓。据杨维森考证,杨姓始祖有二:其一如上述,其二是据西汉杨家所撰家传,晋武公之子伯侨因食邑于杨邑,囚以为姓。而尚父所封杨国,春秋时为晋所灭,世系失传。故所册多尊伯侨为杨姓之祖 (即得姓之祖)。杨氏历来为“弘农”望郡,弘农杨氏之第一氏祖,当为战国时秦国左庶长杨章,因攻灭楚国有功,封华阴侯 (属陇西弘农郡),故被弘农华阴杨氏尊为一世祖。杨喜为四世祖。杨喜助汉高祖征战有功,封赤泉侯 (也有资料称杨喜为一世祖的,实为一支之祖)。中国修谱,只能从有文字可考者为第一代,实为一支开派之租,或称始迁祖,或称“来祖”。(如赵姓家谱以名人赵孟頫为始迁祖,五河欧族以欧怀英为来祖,因五河欧氏家谱写明欧族“由苏迁五”。明代朱元璋从苏南吴县一带迁移十八万户充实凤阳府,欧氏来祖欧怀英将军是这十八万户之一。)四世杨敞,西汉时以给事大将军迁大司马、御史大夫,汉昭帝拜为爪相,封平安侯。八世杨震,以拒贿“天知、地知、我知、子知”四知闻名于世。所以杨族党号为“四知堂”。杨震与子杨秉、孙杨赐、曾孙杨彪,四世太尉。杨震另一个儿子杨奉是后汉城门校尉、中书侍郎。成为汉代名门望族。以后从汉末、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以来,皆有做高官的。以宰相、公侯、进士、将军、侍郎,到进爵为王、公、侯的,都有事迹记载。杨业是杨族第三十四世孙。杨业后代知名的有南宋的杨存中、杨再兴,皆抗金名将。(杨再兴是岳飞手下大将)文官中值得一提的如杨梦弼,明代举人,初任河南浙川县知县,升陕西巩昌府同知,后改授河南开封府同知。时有仪封王行为不轨,杨公欲调查此事,仪封王害怕,遗金十万,杨梦弼遂将仪封王不轨之事与贿金上奏朝廷。明神宗下诏,削仪封王王籍为庶人,并御书杨梦弼为“天下清官第二员”,名震中州,人称 “小包公”。杨梦弼弘扬了杨族“四知堂”的家风。杨氏族中,出现那样多的廉吏名臣、爱国将领、知名人士也不是偶然的。我们从《族谱》中了解这些情况,说明族谱学、谱碟学在研究历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希望纳

求几篇古代经典祭文

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华镇《还珠桥》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陆游《柳桥》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陆游《秋日杂咏》

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独行,过柳桥而归》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陆游《柳桥秋夜》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陆游《即事》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柳桥秋夕》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陆游《五云桥》

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陆游《戏作绝句 以唐人句终之》

关于桥的名言或警句

过河拆桥 过桥抽板 桥归桥,路归路 修桥补路

对联

缩千里为咫尺

联两地成一家

水光遥接汉

虹气上凌虚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桥的谚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

桥(诗歌)

你,目光的神

直撑我的瞳仁

想找一根支柱

搭起一座彩桥

忽然,彩桥

被忧伤淹没

其实 桥凳

早已在我心底筑就

每次告别你的时候

我那挪不动的脚步

小心翼翼

总怕把桥踩断

过河拆桥 过桥抽板 桥归桥,路归路 修桥补路

对联

缩千里为咫尺

联两地成一家

水光遥接汉

虹气上凌虚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诗歌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华镇)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桥的谚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

说明事物和事理的方法很多,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石拱桥的桥墩成弧形,就像虹。

举例说明法:也叫举例子。就是用列举事实的方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晰、通俗易懂。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分类说明法:也叫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引用说明法:也叫引资料。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巧妙绝伦。

俗语:

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

诗歌:

再别康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咏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元稹《寄乐天》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李绅《灵汜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华镇《还珠桥》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陆游《柳桥》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陆游《秋日杂咏》

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独行,过柳桥而归》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陆游《柳桥秋夜》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陆游《即事》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柳桥秋夕》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陆游《五云桥》

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陆游《戏作绝句 以唐人句终之》

成语:

1. 修桥补路

成语发音:xiū qiáo bǔ lù

成语释义: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成语示例:

2. 桥归桥,路归路

成语发音: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成语释义: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成语出处:

成语示例:

3. 修桥补路

成语发音:xiū qiáo bǔ lù

成语释义: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成语示例:

4. 过桥抽板

成语发音:guò qiáo chōu bǎn

成语释义: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

成语示例:只要你不要~,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

5. 过河拆桥

成语发音:guò hé chāi qiáo

成语释义: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成语示例: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老舍《骆驼祥子》十四)

过河拆桥 过桥抽板 小桥流水 舌桥不下

诗歌:

再别康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咏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元稹《寄乐天》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李绅《灵汜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华镇《还珠桥》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陆游《柳桥》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陆游《秋日杂咏》

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独行,过柳桥而归》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陆游《柳桥秋夜》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陆游《即事》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柳桥秋夕》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陆游《五云桥》

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陆游《戏作绝句 以唐人句终之》

对联:

一线桥光通越水

半帆寒影带吴歌

数点屺虞峰隔离半里

一溪烟雨水静锁孤桥

百渎安澜舆梁成岁暮

双虹落彩图画出天工

不霁何虹,天倩娲皇来补石

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

一泓月色含规影

两岸书声接榜歌

龙门港口,单驿独庙一茶亭

虎桥钟溪,两境双埠二酒店

二百年磐石重新,星缠析木

数十里槛泉正出,迹固包桑

平步青云,对南郭铜峰,千秋巩固

重看明月,印东流氿水,万派朝宗

清风徐风,水波不兴,墨妙尚留苏学士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神威犹仰晋将军

荷叶地钟灵,料有才人题柱去

鲸溪波效顺,应逢仙客泛槎回

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

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

春入船唇流水绿

人归渡口夕阳红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苍龙背上行

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员峤水中央

断桥桥不断

残雪雪未残

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

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桥

双飞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缩千里为咫尺

联两地成一家

水光遥接汉

虹气上凌虚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谚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

名桥简介

泰国桂河大桥

在曼谷西北122公里的北碧府(Kan-chanaburi),一座横跨桂河的大桥———桂河大桥,折射了二战期间的一段历史:当年日军占领泰境期间,强迫盟军战俘建造铁路连接缅甸及暹罗,这条铁路在牺牲了无数宝贵性命后才得以完成,故有“死亡铁路”之称。桂河大桥就是其中的一段,被称为“死亡铁路”的咽喉。大桥的一边地势较为平缓,但一过河便是险峻的群峰,有的路段甚至就开凿在悬崖绝壁之上。当年,很多劳工都是在修建桂河大桥时,变成孤魂野鬼的。

大桥身世:

桂河大桥原为木桥,几经飞机轰炸,早已毁坏,只有在河水很浅时才能看到残迹,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后来修建的铁桥,它今天还在通车。重建后的桂河大桥,在原来桥的两侧圆弧铁架多出了两段不协调的方形铁架,没有原先圆弧铁架的优美,很多看过的人觉得不伦不类、不搭调。桂河大桥大约10分钟就可以走完,过了桥就是一般的死亡铁路,一直前行可以通到缅甸。站在桂河大桥的桥头,看着夕阳下静静流淌的美丽桂河,使人难以想象这里发生过的悲惨故事,只有安放在桥头的美军投下未爆炸的提示着我们当年那场惨烈的战争。

美丽视觉:

过桥后不久就有一面中文告示牌,告诉大家从旁边的铁楼梯下去,就会有一大堆缅甸商品摊贩。现在的桂河大桥,没有什么肃杀之气了,与**中的蛮荒世界全然不同,倒是附近商店林立,两旁河岸多出许多水上餐厅,这些餐厅的布置与景观都十分优美,地道的泰国菜也十分迷人。或是选择泛舟桂河观赏这座充满历史故事的大桥,或是吃着“虾兵蟹将”,喝着略苦的曼谷啤酒,看着船夫一如既往的脸……

金门大桥

每当人们进人旧金山时,首先映人眼帘的便是一座飞架于海湾之上的巨型吊桥,这就是遐迩闻名的金门大桥。

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大桥之一,被誉为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跨度为世界之冠。金门桥建于1937年,耗资达300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吊桥之一。在桥梁建筑学上,是一个创举。它只有两大支柱,因此它不是利用桥墩支撑桥身,而是利用桥两侧的弧形吊带产生的巨大拉力,把沉重的桥身高高吊起。大桥的桥面宽27.4米,有6条车行道和两条宽敞的人行道。

整个大桥造型宏伟壮观又朴素无华。桥身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到了夜晚,桥如巨龙凌空,并成为了旧金山市的象征。

金门大桥是旧金山的象征,它以雄伟磅礴的气势吸引着无数的游客。然而,这座闻名遐迩的大桥,又被赋予它一个新的令人恐惧的名字——死亡之桥。据说自从大桥建成以来的50多年间,从金门大桥上跳海自杀者已超过千人。为了防止在金门大桥上再发生投海自杀的现象,旧金山的警察部门已在桥上布置了许多安全人员,并且应用现代化设备——闭路电视实行“自杀监视”。尽管如此,自杀现象仍未能消除。因而,在它在受人赞叹的同时,又引起游人新的思考。

桥审美观

桥梁主要用于交通负荷、跨越障碍,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桥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桥,摇摇欲坠,也就没有什么美可谈了。因此,桥梁结构的造型应表现出有力量、稳定、连续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显示功能的保证性。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们的美感。对于不同用途的桥梁,如园林、城市、公路、铁路桥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环境条件不同时,其结构及各项附属设施的造型都应准确鲜明地表现出符合使用要求,并能恰如其分。这也就是一种美的因素。就所有桥梁而论,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鉴赏要求在其重要性上,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它随着建桥目的和建桥环境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并通过造型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桥和繁华城市中的园林桥应当各自“量体裁衣”地选择适合的型式。

正确的桥梁审美观是功能、技术、经济与美观融合一体,共同作用,美寓其中。

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à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有的本来并无名称,后来有人随便叫它一下,逐渐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桥”“小桥”“新桥”“旧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等等。这些“俗名”,时间一久,就成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桥”,因在“万寿桥”的大桥附近而得名,就此成为专名。有的“桥”,名气非常之大,但实际上并无此桥,如“陈桥”,在河南开封

关于桥的诗词佳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白居易)

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桥的名言佳句: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渡船桥:

南侧联:一线桥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歌;

北侧联: 春入船唇流水绿,人归渡口夕阳红。

东溪桥: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

梅县桥溪村:

上联是“一门鼎盛,二姓同村,三代展鸿图,四海扬名,五指峰峦钟沛国”;

下联是“六朵荆花,七行楼屋,八方齐庆贺,九如献寿,十分声价壮桥溪!”

南星桥: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

安平桥: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

一、吊屈原文

出处:

柳宗元创作《吊屈原文》

原文:

後先生盖千祀兮,馀再逐而浮湘。求先生之汨罗兮,揽蘅若以荐芳。愿荒忽之顾怀兮,冀陈辞而有光。

先生之不从世兮,惟道是就。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华虫荐壤兮,进御羔袖。牝鸡咿嚘兮,孤雄束咮。哇咬环观兮,蒙耳大吕。

堇喙以为羞兮,焚弃稷黍。岸狱之不知避兮,宫庭之不处。陷涂藉秽兮,荣若绣黼。榱折火烈兮,娱娱笑舞。谗巧之哓哓兮,惑以为咸池。

便媚鞠恧兮,美逾西施。谓谟言之怪诞兮,反寘瑱而远违。匿重痼以讳避兮,进俞缓之不可为。

何先生之凛凛兮,厉针石而从之。但仲尼之去鲁兮,曰吾行之迟迟。柳下惠之直道兮,又焉往而可施。今夫世之议夫子兮,曰胡隐忍而怀斯。

惟达人之卓轨兮,固僻陋之所疑。委故都以从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立而视其覆坠兮,又非先生之所志。穷与达固不渝兮,夫惟服道以守义。

矧先生之悃愊兮,蹈大故而不贰。沈璜瘗佩兮,孰幽而不光。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

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托遗编而叹喟兮,涣馀涕之盈眶。嗬星辰而驱诡怪兮,夫孰救於崩亡。何挥霍夫雷电兮,苟为是之荒茫。

耀夸辞之党朗兮,世果以是之为狂。哀馀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谅先生之不言兮,後之人又何望。忠诚之既内激兮,抑衔忍而不长。芊为屈之几何兮,胡独焚其中肠。

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虑时之否臧。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尔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既俞风之不可去兮,怀先生之可忘。

翻译:

先生逝世后约一千年的今天,我又一次被贬逐乘船来到湘江。为访求先生的遗迹我来到汨罗江畔,摘杜蘅向先生敬献芳香。愿先生在荒茫中能顾念到我,让我荣幸地向你倾诉衷肠。

先生不屈从世俗不随波逐流,只遵循正确的政治主张。当时国家是那样当时国家是那样的残破纷乱,你生活的世道实在令人忧伤。

华贵的礼服被抛弃在地上,却穿起羊皮做的粗劣衣裳。母鸡咯咯乱叫,昂然独立的公鸡却不能放声高唱。庸俗下流的曲调人们围住欣赏啊,对高雅美妙的音乐反而捂住耳朵。

把毒药当成美好的食物,却把真正的粮食抛弃烧光。明明是牢狱却不知回避,丢下美丽的宫殿任其荒凉。陷进泥坑坐在肮脏的地方弄得满身污秽,却自以为很荣耀像披上锦绣礼服。

房屋已被烈火烧毁,却还歌舞欢笑喜气洋洋。喋喋不休的谗言巧语,却糊涂地当成悦耳动听的乐章。

本是阿谀奉承厚言无耻的小丑,却把她看成比西施还要漂亮。把治国图强的言论视为怪诞,反而塞住耳朵把它抛到远方。有了重病还要讳疾忌医,其实就是请来名医也束手无方。

为什么像先生这样令人钦佩的人,还偏要磨砺针石去医治那不能治愈的创伤?但从前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曾说: “我慢慢地走。”

柳下惠奉行“直道”,也曾说过去哪里能实现这种主张。现在世上的人都在议论先生,说你为什么那样遭受打击还要关怀楚国的兴亡?

通达事理的人的卓越行为,本来是知识浅薄的人无法想象。抛弃自己的祖国去追求个人的私利,我知道先生决不忍心这样。袖手旁观坐视自己国家夭亡,这更不是先生的志向。

无论处境好坏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你始终坚守自己的节操和理想。何况先生对祖国是这样忠心耿耿,宁可壮烈投江而死也决不改变立场。沉在水底和埋进土里的美玉,怎么会变得幽暗无光?香草被隐藏起来,怎么会因时间久了就失去芳香?

先生的容貌再也看不到了,但从你的文章里却仿佛看到了你的形象。捧读先生的遗著我满腹感慨,禁不住热泪盈眶。你呵斥星辰而驱逐各种怪异,那样又怎能挽救国家的危亡?

你为什么那样指挥风云驾驭雷电,姑且浸沉于那渺茫的幻想。你写下了那些辞藻华美而又朦脆难明的文章,世上的一般人果真以为你在发狂。

唯独我为你的遭遇深怀不平,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悲哀。如果先生不写下这些文章,后世的人又如何把你敬仰?你那爱国的赤诚既然在胸中激荡,哪能长久忍耐在心中而不向外溢扬?

芈姓的楚国同你姓屈的能有多大关系,为什么你忧心如焚地为它着想?

我对现在的那些当官的感到痛心疾首,他们中有哪一个关心国家的治乱兴亡!他们只担心自己的俸禄不多啊,又发愁自己的官运不昌。

我只好反身自守默不作声,因为我也难以实现我的主张。既然这恶劣的世凤难以改变,我只有长怀先生永不遗忘。

二、金瓠哀辞

出处:

《金瓠哀辞》,乃曹魏才子陈王曹植写给他的女儿曹金瓠的悼文。

原文:

序:金瓠,余之首女。虽未能言,固已授色知心矣。生十九旬而夭折,乃作此辞。

辞曰:在襁褓而抚育,尚孩笑而未言。不终年而夭绝,何见罚于皇天?信吾罪之所招,悲弱子之无愆。去父母之怀抱,灭微骸于粪土。天长地久,人生几时?先后无觉,从尔有期。 ?

翻译:

金瓠,是我的长女,她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已能察觉大人的脸色,识别他们的情绪。她出生才一百九十天就夭折了,我心痛难当,于是写下了这篇哀辞。辞文如下:

我可爱的孩子在襁褓中被细心抚育,她只会嬉笑耍闹,还不能言语。

为什么她要受到上天残忍的责罚,她还不满一岁,却必须这样死去?

一定是我的罪过所招致----有罪的是我,为什么给无辜的孩子报应?

就这样永远的离开父母的怀抱,黄泉下她小小的身体,渐渐化成泥。

无情的天地长久得没有极限,短暂人生又能蹉跎几个年头?

死亡的先后人们无从知晓,心如死灰的我也快要随你而去。

三、吊魏武帝文

出处:

晋元康八年(西元二九八年)作者陆机

原文:

机答之曰:夫日蚀由乎交分,山崩起于朽壤,亦云数而已矣。然百姓怪焉者,岂不以资高明之质,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

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已而格乎上下者,藏于区区之木;光于四表者,翳乎蕞尔之土。雄心摧于弱情,壮图终于哀志。

长筭屈于短日,远迹顿于促路。呜呼!岂特瞽史之异阙景,黔黎之怪颓岸乎?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贻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

又云:“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善乎达人之谠言矣!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

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同乎尽者无馀,而得乎亡者无存。然而婉娈房闼之内,绸缪家人之务,则几乎密与!

又曰:“吾婕妤妓人,皆着铜爵台堂上施八尺床,穗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汝等时时登铜维台,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

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着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既而竟分焉。亡者可以勿求,存者可以勿违,求与违不其两伤乎?

悲夫!爱有大而必失,恶有甚而必得;智惠不能去其恶,威力不能全其爱。故前识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若乃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其贤俊之所宜废乎?于是遂愤懑而献吊云尔。

翻译:

陆机回答说:日蚀是由日月相交相分而形成的,山崩是发生在土质朽坏的时候,这一切都是运数所决定罢了。

然而百姓终究还是免不了要感到惊奇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那日所禀受的资质虽然称得上是高明,然而最终却摆脱不了卑下污浊的牵累,那高山本来居于安稳的常态,结果却遭到崩坏的祸患的缘故吗?

一个人即使有使天回转使日倒行的伟力,也不能使体内将死的生命再度振起;有的人即使有救助人世,平定大难的智慧,可是却不得不受困于天子的宫阙之下。

到最后,有些人平建立的业绩,可以说达到天地,可是死了也只有被装进小小的棺木之中而已;再有些人,德行可说是广被于四方之外,然而死了还隆是照样被埋在一撮土中。

雄心被病中之情所摧毁,宏图因为死亡的到来而结束。长远的谋划因为所剩的生命没有几天而被迫丢弃,远大的功业,因为短促的人生而被迫中止。

唉!难道只是掌日蚀的史官因为日被蚀而感到奇异,百姓因为高岸塌坏而感到怪异吗?看武帝临死的时候,嘱咐嗣子曹丕,又对丕、植、彪、彰四个儿子交代遗谋,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很远,兴家的训诫可以说是很大。他又说:“我在军中,执法是正确的。

至于有时也会生些小小的忿怒,也会犯些大的过失,这些你们四个不应该仿效。”这些说得很好,不愧为通达的人的正道之言。他又抱持姬妾所生的小女,同时指着小儿豹,对四位儿子说:“把他们交托给你们了!”于是哭泣起来。可悲啊!

从前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现在也不得不把爱子托付给人。和一般人一样,躯体死了,精神也就跟着消失;生命完了,威势也就不再存在。不过,临死的时候,在房间之内,表现得那么婉顺,在家人的事务上,是那么地情意缠绵,也可以说是近乎细碎了。

他又说:“我的婕妤妓人,在我死后,都要把她们安置在铜雀台上。并在台堂上放一张八尺的床,床上照样挂着穗帐,每天早上傍晚,给我供上干肉干饭之类的食物。

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就让妓人对着穗帐奏乐跳舞。你们几个也要不时地登上铜雀台,望望我的西陵墓田。”他又说:“多馀的香料,可以分给众位夫人。

众妾无事可做时,可以让她们去学习编织鞋上的丝带去卖钱。我历来做官所得的绶带,可以都藏于一处。我多馀的衣裘等,可以另外藏个地方。

如实在做不到的话,你们兄弟几个可以共同分掉。”他死后不久,这些衣裘果然被分掉了。将死的人,可以不必提出这样的要求,活着的人,也不应该违背死者的意愿,但现在死者竟求了,活着的人也违令分了。不是两伤吗?

真是可悲啊!贪生过分的还是要失去生命,恶死太甚,还是要得到死,再有智慧的人,也不能抛掉他厌恶的死,再有威力的人,也没有办法保全他贪恋的生命。

所以前代的有识之士才不在这上面留心,而圣人也极少谈这些事情。至于感情被外物所牵累,心意留恋于闺房之中,恐怕这是贤人俊士所应该废弃的吧?于是心中烦闷起来,献上吊文一篇。

四、自祭文

出处:

《自祭文》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为自己创作的一篇祭文。

原文: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翻译:

现在是丁卯年九月,天气寒冷,秋夜漫长,景象萧条冷落,大雁南飞,草木枯黄凋零。陶子将要辞别这暂时寄居的人世,永远回到自己本来的住处。

亲友们怀着凄伤悲哀的心情,今晚一道来祭奠我的亡灵,为我送行。他们为我供上了新鲜的果蔬,斟上了清酒。看看我的容颜,已是模糊不清;听听我的声音,更是寂静无声。悲痛啊,悲痛!

茫茫大地,悠悠高天,你们生育了万物,我也得以降生人间。自从我成为一个人,就遭遇到家境贫困的命运,饭筐水瓢里常常是空无一物,冬天里还穿着夏季的葛布衣服。

可我仍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背着柴火时还边走边唱,在昏暗简陋的茅舍中,一天到晚我忙碌不停。从春到秋。

田园中总是有活可干,又是除草又是培土,作物不断滋生繁衍。捧起书籍,心中欣欢;弹起琴弦,一片和谐。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沐浴于清泉。

辛勤耕作,不遗余力,心中总是悠闲自在。乐从天道的安排,听任命运的支配,就这样度过一生。

这人生一世,爱惜它,唯恐一生不能有所成就,格外珍惜时光。

生前为世人所尊重,死后被世人所思念。可叹我自己独行其是,竟是与众不同。我不以受到宠爱为荣耀,污浊的社会岂能把我染黑?身居陋室,意气傲然,饮酒赋诗。我识运知命,所以能无所顾念。

今日我这样死去,可说是没有遗恨了。我已至老年,仍依恋着退隐的生活,既以年老而得善终,还又有什么值得留恋!岁月流逝,死既不同于生,亲戚们清晨便来吊唁,好友们连夜前来奔丧,将我葬在荒野之中,让我的灵魂得以安宁。

我走向幽冥,萧萧的风声吹拂着墓门,我以宋国桓魋那样奢侈的墓葬而感到羞耻,以汉代杨王孙那过于简陋的墓葬而感到可笑。

墓地空阔,万事已灭,可叹我已远逝,既不垒高坟,也不在墓边植树,时光自会流逝。既不以生前的美誉为贵,谁还会看重那死后的歌颂呢?人生道路实在艰难,可人死之后又能怎样呢?悲痛啊,悲痛!

五、祭屈原文

出处:

《祭屈原文》是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创作的一篇骈文。

原文: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翻译:

大宋元嘉五年某月某日,湘州刺史吴郡张邵,遵奉皇帝之命,在过去楚国的土地上,竖起刺史的旌旗。访问屈原的遗迹,寻找他投江的地方。在汨罗潭边停住节旄,洲渚旁泊下了船只。于是派遗户曹掾某某,祭奠楚国三闾大夫屈君的英灵:

芳兰因为香气而受摧折,美玉因为质地细洁而遭毁坏。物品忌的是坚硬芬芳,人格忌的是明智高洁。

屈原先生啊,你生不逢辰。万物在温风吹拂中生长,而又在寒霜中被扼杀。秦、楚两国争端纷起,昭王用卑鄙的手段囚禁了怀王。你的才智压倒张仪、靳尚;你的志节非子椒、子兰所能比方。可是你被迫离开了郢都,你的足迹遍布湘江。

你像那香草,虬龙、鸾凤才配得上做你的同类。你的声名远扬,如同钟、磬奏出的音乐一样宏亮;你的志节像太阳,像月亮,发出光芒。像开花的树木,结实颗颗饱满。

望着汨罗江,心中唏嘘,神思飞越。我借用白茅等微薄的祭品献给您,即使沾染上尘土也没有关系,而用它们来表明我对您的一片忠心却不可或缺啊!

百度百科-吊屈原文

百度百科-金瓠哀辞

百度百科-吊魏武帝文

百度百科-自祭文

百度百科-祭屈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