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寅恪事迹的作文600字

2.电脑之父是谁?急急急

3.瑞士5月25日左右天气预报

4.名人童年的故事

瑞士苏黎世天气预报_瑞士苏黎世天气预报40天查询

随身带好目的地(西班牙)邀请信或者外方出具的工作证明什么的,以免入关时麻烦。另外所有刀具(包括指甲刀),还有液体物品或乳状物都不能随身携带,需要,我把我公司出国的注意事项和所需物品给你贴过来看看吧:

出国前的准备

一. 护照(Passport)

出境旅行必须携带好护照,进出境时海关要查验。在全程旅行中要特别注意不要丢失护照,最好在出国前留护照的复印件,同护照分开携带。发现护照丢失要向当地的警察局报失,并出具证明,然后到当地国家的中国大使馆办理临时的旅行证明。

二. 签证

请再次检查签证是否过期,复印件留在家中备急用。

注意:持商务签证的客人在入境时务必要随身携带邀请函备查。如在入境时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当地大使馆。

三. 机票

请再次确认机票上的姓名、航班和时间完全正确。

四. 插头

欧洲电压220V,圆柱形双孔插座,与中国不同,如果随行携带的 手机、相机等需要充电,请准备欧标的转换插头。

注意:在欧洲大多数地区使用欧标的插头大超市都有卖(转换插头),例如:德国、法国、北欧、西班牙等

五. 货币

欧洲大多数地区使用欧元。中国海关规定,每人出国可以携带不超过5000美元的等值外币。(注:欧洲的使用非常普遍,建议携带出国旅行)

六. 旅游用品

日程表、地图、相机、胶卷、电池、太阳镜、雨具(欧洲经常会有雨)、常备药品、洗漱用品、拖鞋(欧洲酒店都不提供牙具和拖鞋)、去往西班牙等阳光充足的国家,要准备防晒用品等。

七. 旅行衣着

欧洲各国的气候多变,请按照季节特点准备适宜旅行的衣着;特别提示,夏季也请准备一件薄外套,早晚穿。

八. 饮用水

习惯喝热水或茶水的人,需要自带茶叶和电热水壶,欧洲的酒店房间内只有可以饮用的自来水,不提供热水。

九. 禁忌物品

为防止禽流感疫情的蔓延,欧盟近日规定凡是来自疫情国家和地区的旅客都要由海关和兽医等专业人士对行李进行检查,中国旅客经常携带的禽类、肉类及其制成品,方便面及调味品等都禁止带入欧洲境内。

出入境及乘机须知

一.集合

乘坐国际航班需提前2-3小时到机场集合,带好护照、签证、机票、行李,准备办理出入境及登机手续。

二.报关

按照中国海关的规定,如果您的行李中带有摄像机、长镜头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需按照规定填写报关单,走红色通道通过。

烟草产品方面:200支香烟或100支小雪茄;50支雪茄或250克烟草。酒精产品方面:1公升含22度以上酒精的酒;或2公升含22度以下酒精的酒;或2公升有汽或加酒精的葡萄酒;或2公升普通葡萄酒。500克咖啡或200克浓缩咖啡精。100克茶或40克浓缩茶精。50克香水或0.25公升花露水(Eau de toilette)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烟酒要分开携带,不然将被视为是其中一个人携带的物品。

注:年满17岁人士方可携带免税烟草及酒精饮品入境,咖啡亦须由年满15岁人士携带。

三.登机牌和托运行李

到机票所属的航空公司的柜台前,排队办理登机牌和托运行李;注意:行李一般会直接托运到目的地城市,请一定保管好航空公司给您的行李条;航空公司规定,每人免费托运行李一件(重量不得超过20公斤,长宽高合计不得超过269公分)。

四.手提行李

航空公司规定,每人最多可以手提10公斤的行李,行李的大小尺寸要符合航空公司的规定尺寸(长宽高合计不得超过115公分);现金、珠宝首饰等贵重及易碎物品或随时取用物品(如:药品)要随身携带,以免丢失;任何刀具都不得手提上飞机,确有携带,必须托运。

五.出入关

中国海关规定,每位旅客出关要填写出境单,入关要填写入境单;出关时,要向海关交验护照、签证、登机牌和出境单等;欧洲国家入境一般不需要填写入境单(英国需要),但需要交验护照、签证、机票甚至包括邀请函等。

六.登机

请按照登机牌或现场广播指示的登机口排队登机、对号入座,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关闭所有的电子设备(手机、电脑、游戏机等);飞机上禁烟。

七.提取行李

到达欧洲目的地城市后,及时提取行李并检查,发现有丢失或毁损,当时凭行李条向机场的您所乘坐的航空公司的柜台报损或挂失。

欧洲旅行注意事项

一.语言

欧洲各国均有自己的语言,法国讲法语,北欧各国讲本国的语言;但大多数人基本可以听懂英文。

二.住宿

欧洲的酒店通常浴室不提供牙刷、牙膏、梳子和拖鞋,仅提供洗发液、浴液和香皂;欧洲的酒店除5星级外,通常没有严格的星级划分,一些国际酒店集团管理的酒店通常会在酒店标明星级;欧洲酒店在硬件设施上,普遍不如国内酒店先进、现代,大堂不够宽敞明亮,房间也偏小,尤其是电梯狭小古老,但大多数的酒店都非常干净整洁,装饰独具特色,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

三.饮食

欧洲各国酒店通常提供西式自助早餐,各国根据习惯略有不同,德国、北欧、的早餐略微丰盛,法国等国家相对简单一些;欧洲各国都有中餐馆,可以为中国的团队提供中式的午晚餐,但毕竟是异国他乡,饭食实在比不得国内的可口;而且不同的国家和城市也存在差别,所以您只能回到中国,再享受中国美食。

四.交通

欧洲的高速公路网非常发达,适宜乘车旅行;城市的规模一般不大,地面和地下的公共交通极为便利;

五.通讯

欧洲的通讯也非常发达,我国的GSM手机可以开通漫游至欧洲,国际话费比较昂贵,但可以使用短信息;酒店房间内的电话酒店也会加收服务费,所以建议大家使用IC电话卡,打电话回国比较划算;从欧洲往中国打电话拨号顺序是00(+)中国国际区号86+城市区号+电话号码 (拨打手机则可以省略城市区号)。

六.惯例

欧洲的酒店按照惯例,通常规定下午14:00方可入住,中午12:00必须退房,提前入住或推迟退房都要增加付房费;欧洲旅行,通常有每天付给司机和导游小费的习惯,在餐厅用餐后或乘坐出租车也要额外付小费;在德国上公共厕所也需要付费;如果在酒店行李员帮您运完行李,也请付小费给他。

七.货币

欧洲大多数国家2002年开始使用统一货币欧元,但英国继续使用英镑,丹麦挪威等国继续使用原来的克朗,瑞士使用瑞士法郎等,但与欧元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具体汇率参照当时当地的汇率。

八.礼仪

在欧洲旅行要遵守交通规则,欧洲人讲究秩序,购物、乘车都会排队;欧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机每天的开车时间和休息时间,需要大家共同遵守,避免人为的造成司机超时驾驶或疲劳驾驶,这样,不但司机违法受罚,也可能会危及大家的安全;酒店房间内的酒吧和付费电视都是通过电脑监控的,如果饮用或收看,退房时需要主动付费;如果不饮用酒吧中的饮料,请不要移动,以免误计费用。

九.宗教

欧洲人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另有少数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我们在所有的欧洲城市都能看到教堂,请尊重他们的信仰,不要穿着迷你裙,带帽子进教堂,在教堂里参观时不要大声喧哗。

十.安全

在旅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外出一定要带好酒店的名址卡片,尽量不要去治安不好的地方;在欧洲还要特别提醒您注意个人的财产安全,尤其是在景点参观和在餐馆用餐时,千万注意钱物等随身行李,以免被抢、被骗或被偷;以往类似在欧洲都有发生,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巴黎、西班牙等全世界的游客云集的地方;手提包绝对不要离手,最好不要在人前清点现金,以免后患。

十一.

欧洲的晚间场所有酒吧、夜总会、等,凡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入内,进入者应穿戴整齐,携带护照。

十二.购物

欧洲有享誉国际的名表、服装、香水、皮革制品等,中国客人可以在欧洲享受购物退税,但具体退税比例和购物金额请询问购物的商店;请注意,欧洲的商店跟国内不同,包括周六周日在内,各种节日都不营业,每天的营业时间通常也只到18:00左右,有时还会更早关门。

十三.特产

中国游客到欧洲经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有:

法国:香水、护肤品、红葡萄酒;

德国:莱卡相机、视得乐(STEINER)是世界顶级望远镜、香肠、啤酒、保健品。

十四.气温

欧洲各国的气候条件都不一样,现提供各国气温表供参考,出国前请关注世界天气预报。(气温表附后)

地区 8月 9月 10月

马德里 19 20 13 9 6

巴塞罗那 28 26 22 17 14

十五.欧共体海关规定

欧洲共同体海关规定香烟每人只能带200支(一条),高度数酒只能带一瓶,如被发现超量,海关将处以高额罚款。尤其要注意的是,团体的烟酒要一定分开携带,不然将被视为是其中一个人携带的物品。

十六.应急电话

欧洲通用的应急电话是112,任何电话机都可以免费拨打,没有入网的手机也可以拨打。

十七.吸烟

很多国家规定室内禁止吸烟,否则处高额罚款(意大利最高罚款额275欧元)。高昂的价格是欧洲限制吸烟的措施之一,欧洲香烟价格比国内要贵很多。有些国家海关专门查扣中国游客超量携带的香烟。餐馆、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都划有吸烟区,吸烟区之外禁止吸烟。 通常不提供烟灰缸的地方是禁烟区。绝大多少的欧洲航班禁止吸烟。火车有专门的吸烟舱,订票时可事先声明。

十八.时差

夏令时:欧洲大多数国家实行夏令时。每年4月到11月份为欧洲夏令时间,时间比冬季标准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夏令时间中国与欧洲标准时相差6个小时,冬令时相差7个小时。以上为欧洲大陆标准时间。葡萄牙、冰岛比欧洲大陆标准时间晚一个小时。 芬兰等比欧洲标准时间早一个小时。

十九.退税(Tax Free)

欧洲当地人在消费时要附带支付消费税-增值税(V.A.T.)。欧共体海关规定货物出口会获得退税的待遇。因此持有少于3个月的短期签证的旅游者在欧洲国家购物后并将货物带出欧共体国家可获得消费税返还。退税的金额会根据所在国税率及购买货物的价值而定,通常在10-15%之间,有些国家通过中介机构办理退税还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不同的国家还对办理退税设有不同的最低购物价值的限制。

退税的程序是:

1. 在购物时向商店索取退税单(Tax Free Cheque);

2. 退税单上填好姓名,护照号,联系地址等;

3. 在离开欧洲的最后一站,也就是要出关之前办理退税。退税前通常海关要检查货物以证明货物确实被携带出境。对于要托运的货物要在办理登机手续时声明行李中有要办理退税的货物。在栓上托运牌后将行李拿到海关办理验货手续,海关在退税单上加盖验货章;(备注:不同的国家、机场的先后手续可能不同)

4. 持海关盖章后的退税单到机场或边境的现金返还处(Cash Refund)领取现金。

陈寅恪事迹的作文600字

白天平均 10℃,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夜间平均 2℃,建议穿风衣、大衣、夹大衣、外套、毛衣、毛套装、西装、防寒服等保暖衣服。

瑞士三月日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 卢加诺(( 12℃))、 日内瓦(( 10℃))、 苏黎世(( 8℃))、

瑞士三月日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卢加诺(( 4℃))、 日内瓦(( 1℃))、 苏黎世(( 1℃))、

电脑之父是谁?急急急

 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赵元任等人为导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在清华大学开设满蒙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他讲课时、或引用多种语言,佐任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宫洞》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来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名教授如吴宓、朱自清等也常来听课。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1930年,清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陈寅恪原攻比较语言学,通晓多种文学,为他从汉文以外搜罗史料以治史,提供了较大的方便,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在《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集刊》、《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1938年日本史学权威白鸟库吉研究中亚史遇到疑难问题,向德、奥知名学者求助,未能解决,柏林大学乃推荐寅恪。他向寅恪请教后,才得到满意解答。苏联考古学家发掘一突厥文碑石,无人能辨识,请教寅恪,终于得到准确破译。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学会研究员职称。他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在当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他离昆明到香港,拟全家搭英轮转赴英国牛津大学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逼暂居香港,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香港,寅恪立即辞职闲居,日本当局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他坚决拒绝。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再次应聘去牛津大学任教,并顺便到伦敦治疗眼睛,经英医诊治开刀,不仅无效,目疾反而加剧,最后下了双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诊断书。寅恪怀着失望的心情,辞去聘约,于是1949年返回祖国,任教于清华园,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解放前夕,他到广州,拒绝了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要他去台湾、香港的邀聘,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合并于中山大学。遂移教于中山大学。

解放后,他受到党和的器重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先后被先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据《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仅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函请陈寅恪任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记载,并注明辞谢未就,荐陈垣代己。上述职务据《修水县志稿》),继续任中山大学教授。自1956年,陈毅、陶铸、周扬、胡乔木等中央***,都先后去看望过他。陶铸尊重他的学识和人品,1957年亲自关心他的助手配备和眼疾治疗。1962年,他的右腿折跌骨,又给他派护士轮班照顾,在广东知识界传为美谈。1962年,胡乔木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胡乔木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塞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唐柳堂记梦》。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十年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动。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有《诗存》问世。其平生著作,经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柱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先集》已于1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

瑞士5月25日左右天气预报

●谁是真正的计算机之父?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议,在美国曾持续了近30年;而由此构成的诉讼,也成为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知识产权官司。

●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这桩历史公案依然鲜为国人所知。国内绝大多数计算机方面的教科书、科普读物和主流媒体,甚至像《大国崛起》这样的历史文献巨片,还都认为毛克利和艾克特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事实上,真正的计算机发明人,应该是依阿华州立大学的阿坦那索夫(Atanasoff)。前不久,阿坦那索夫之子小阿坦那索夫来到中国,为人们还原历史真相。

电子计算机已经进入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工作和生活须臾不离的工具。计算机的发明可说是上个世纪最重大的科技贡献。而关于谁是现代计算机发明人的问题,在美国争论了近30年。13年以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那是在1946年由毛克利和艾克特造出来的叫做ENIAC(埃尼阿克)的一台机器。但是争议从来不断,毛克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同事们议论纷纷,认为毛克利有剽窃之嫌。

美国法院对于计算机发明权的归属展开了多年法庭调查,在13年作出最终宣判: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依阿华州立大学的约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于1939年发明的ABC,而不是由毛克利等制造的ENIAC。当时美国的新闻媒体为此惊呼:阿坦那索夫是“被遗忘了的计算机之父”。

1 阿坦那索夫和毛克利:“李逵”和“李鬼”

依阿华州立大学物理系副教授阿坦那索夫自1935年开始探索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进行计算工作的可能性,他最初是希望设计一种新的工具和方法,来帮助他的学生们处理那些繁杂的计算问题。当时,美国大学里普遍使用手摇机械式计算机,但那难以承担复杂的计算工作,例如求解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两年苦苦钻研,毫无突破性进展,他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1937年一个冬季的夜晚,阿坦那索夫在一家路边小酒馆里突发灵感。他把当时那些想法匆匆地划在随手抓到的餐巾纸上,勾画出了他的计算机器轮廓,包含四个要素:

1.用电能与电子元件,在当时就是电子真空管;

2.用二进位制,而非通常的十进位制;

3.用电容器作为存储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错误;

4.进行直接的逻辑运算,而非通常的数字算术。

这可是划时代的一刻:计算机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将要跨越机械历史,而迈向电子与数字的新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都呈现在阿坦那索夫的笔下。

在以后的几个星期之内,他设计电路,画出蓝图,写成科研项目书。经他所在的物理系批准后,呈报给依阿华州立大学学术委员会,申请并获得了少得可怜的650美元科研经费。

阿坦那索夫还找到了理想的合作者克利福德·贝里,一位聪明并且懂得机械、又有动手能力的物理系研究生。两个人终于在1939年研究制造出来了一台完整的样机,人们把这台样机称为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

ABC是电子与电器的结合,装有300个电子真空管执行数字计算与逻辑运算,使用电容器来进行数值存储,数据输入用打孔读卡方法,还用了二进位制。它是一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电子的而非机械的,尽管它粗糙简陋,甚至显得寒酸。

阿坦那索夫给依阿华州立大学的专利律师写过若干封信,并提供了申请专利所需要的文件。二次大战时期,他应征去海军服务,大学校方并没把ABC的发明当一回事,非但没有帮助阿坦那索夫完成专利申请,还命系里的研究生拆掉了ABC,因为在战争时期,计算机ABC上的那300个真空电子管是紧缺用品。当年被派去拆取电子管元件的研究生名叫斯图尔德,他后来成为依阿华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与首任系主任,现仍健在,是ABC的一位重要见证人。

然而到了194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毛克利和艾克特的一项研究:设计制造一台可以解决天气预报问题的机器。军方慷慨解囊,拨款40万美元,这与阿坦那索夫当年所获得的科研经费真是天壤之别。1946年,毛克利和艾克特的机器问世,名叫ENIAC(埃尼阿克),一台在功能上比ABC棒得多的计算机。

阿坦那索夫后来从媒体报道中知道了ENIAC,还认出来制造者毛克利,就是那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1941年夏天跑来参观ABC、在他家住了5天并向他与贝里讨教的人。阿坦那索夫看出,ENIAC的基本设计原理是抄袭他的概念,里面所有加法电路都是ABC的直接拷贝或演变。

毛克利却不承认他曾经向阿坦那索夫请教过ABC设计原理一事,甚至对于在1941年曾去阿木斯市造访阿坦那索夫那件事也讳莫如深。毛克利与艾克特为他们“发明”的ENIAC申办了发明专利。他们把专利权卖给了一家名叫兰德的制造计算机公司,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真正的发明家阿坦那索夫已经无法恢复自己的发明权:他的发明没有专利保护,他也没有经济能力和毛克利及其背后的兰德公司打官司。看来,阿坦那索夫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2 霍尼威尔和兰德公司对簿公堂:歪打正着

阿坦那索夫已然心灰意冷,不再奢望从毛克利手里夺回计算机的发明权了。然而,天无绝人之路,美国两家计算机制造商——霍尼威尔公司和兰德公司,因商业诉讼对簿公堂,因而找到阿坦那索夫出庭作证。诉讼的初衷并非为了主持正义,而是由于背后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但是这场官司却在客观上帮了阿坦那索夫,为他恢复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权提供了机会。

事情发生在1966年。霍尼威尔公司与兰德公司争执的核心涉及到关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专利权问题。

兰德公司声称自己拥有计算机发明专利权,那是该公司向“发明人”毛克利和艾克特二人购买来的,它被称为“埃尼阿克专利”。兰德公司准备起诉霍尼威尔公司,告它侵权:霍尼威尔公司制造生产计算机,但却拒付兰德公司专利费。

霍尼威尔公司的目的极其简单明确,就是要否定兰德公司拥有“埃尼阿克专利”。若能成功,公司将不再付给兰德公司巨额的专利费。因此公司决定,无论花费多少诉讼费用,都在所不惜,决心一搏。

利益冲突,针锋相对,没有调和的余地。双方争当原告,要在法庭一决胜负。

可是,如何才能打赢官司?早在1962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就曾经兴起法律诉讼,挑战过兰德公司拥有“埃尼阿克专利”的合法性。但美国地区法官道森,以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控告缺乏充足证据为由,判决贝尔败诉,而兰德公司继续拥有“埃尼阿克专利”。

因此,对于即将开打的官司,兰德公司以为胜券在握。

霍尼威尔公司明白这将是一场艰巨的官司,打赢官司意味着推翻法官道森原先的判决,别的先不说,能否找到一个地方法院受理这个案子都是问题。其次在打官司的策略上也要斟酌:绝对不能重蹈贝尔的覆辙。与其质疑兰德公司拥有“埃尼阿克专利”的合法性,不如釜底抽薪,证明毛克利和艾克特根本就不是计算机的真正发明人,因而他们拥有的专利其实是非法的。

霍尼威尔公司怀疑到毛克利和艾克特有,并非凭空捏造。他们不但听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里有指责毛克利是个冒牌发明家的传闻,还搜集到1941《德孟内斯论坛报》的一篇关于阿坦那索夫发明了ABC的新闻报道和一幅贝利操作ABC的照片。霍尼威尔公司对于推翻“埃尼阿克专利”信心十足。

霍尼威尔公司与兰德公司几乎同时进入法律程序,互相控告对方,他们在进行一场“法院赛跑”,争当案子的原告。事情闹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联邦大法官斯里卡对本案作出司法裁决:本案的司法审判权放在明尼苏达州;并且还裁定霍尼威尔公司为本案原告;指派拉森法官审理此案。拉森法官当年58岁,年富力强,具有丰富经验和接受这件复杂而耗时的案子的体魄与精力。

霍尼威尔公司在法律程序的马拉松赛跑中暂时领先,完成法律立案程序竟用了一年时间。

另一方面,霍尼威尔公司必须找到阿坦那索夫和贝里,他们将是本案最关键的证人。贝里在二战期间也离开了依阿华州立大学,全家去了加利福尼亚州。不幸的是,贝里在1963年独自一人去纽约工作,不知何故撇下妻子和一双儿女,自杀了。

阿坦那索夫明白此事对他的意义,这是可以恢复他的计算机发明权的惟一的机会。他终于有机会揭穿毛克利说“没有从ABC的设计中学到任何东西”的谎言,而且打官司不需要他出钱。阿坦那索夫立即表示愿意出庭作证。

当然,还必须找到毛克利,他也要作为证人出庭。毛克利明白这场官司对他凶多吉少,但他别无选择,必须硬着头皮出庭,顽抗到底。

沉重的车轮一旦转动起来,就很难停下来。即将开始的是一场阿坦那索夫“打不起”,毛克利“输不起”的官司。多少美国人都在关注:好戏就要上演了。

3 阿坦那索夫与律师配合:相得益彰

1968年,将要出庭作证的阿坦那索夫开始准备他的证词与证据。他和贝里一起在依阿华州立大学设计制造的计算机样机ABC,25年前被校方拆掉了,现在他要按照当时的设计蓝图把ABC复原。阿坦那索夫十分兴奋,对原来的设计观念,想法和仍然记忆犹新。他要运用这台复原的ABC向法庭陈述他的发明是什么。他还要向法庭剖析,毛克利和艾克特制造的ENIAC的基本原理与ABC毫无二致。

11年6月1日,拉森法官开庭,传讯到庭的第一位证人就是阿坦那索夫。阿坦那索夫有备而来,连续三天出庭作证。他首先向法庭叙述了1937年冬季,他产生灵感的那个夜晚,那个依利诺伊州路边的小酒馆。他接着叙述如何设计电路、实现了他预见的概念,ABC成功运转等等。

阿坦那索夫还向法庭作证道:1939年3月,他把ABC的工作原理写成论文,经他所在的物理系批准后,呈报给依阿华州立大学学术委员会,申请并获得科研经费650美元。

法庭在以后的两天中,传讯了原告方面的其他证人,他们出庭作证支持了阿坦那索夫的法庭陈述;法庭还调阅了相关文件,所有文字证据也与阿坦那索夫的证词吻合。

开庭的头三天,阿坦那索夫努力使法庭确信:他早在1939年,就已经建立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一台样机ABC。

6月21日,法庭调查进入第二个阶段,调查毛克利是否剽窃了阿坦那索夫的发明。法庭开始调查阿坦那索夫与毛克利是否于1941年6月会面,以及会面的经过。阿坦那索夫在法庭作证说: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是个星期一。一早我就把毛克利接走,去看我们那个机器。贝里已经等在那里。毛克利与贝里见面之后,立即开始讨论机器的细节。我真后悔,那天早晨,我给了毛克利一本设计书的副本,就像面前的这个副本一样。”

阿坦那索夫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它向法官展示。设计书是在1940年完成,共35页,有一个绿色的封面,它仔细描述了ABC的构造和概念,阿坦那索夫与贝里手绘草图。

紧接着阿坦那索夫清晰而准确的陈述,干练的原告律师立即向法庭呈交了一个打印的手册,名叫:“电子计算设备笔记”,那是毛克利在1941年8月写的,仅在他刚刚参观过ABC的几个星期之后。同时原告律师向法庭确认:阿坦那索夫的“绿皮书”写于1940年8月14日;ABC的工作原理要点包括:二进制、求解线性方程组、ABC的时间控制与同步、点容器存储和数字读取、自动化电路操作以及逻辑电路。

作证之后,阿坦那索夫离开明尼苏达州,回到马里兰州,在那儿他有一个农场。阿坦那索夫对霍尼威尔公司的律师们的表现和法庭取证都很满意:这些计算机的“门外汉”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弄懂了计算机的原理和术语,他们还用法律语言确立了他本人以及ABC在计算机发展史中的地位。律师们的所作所为,是任何职业的计算机史学家都难以再超越的。法庭调查的完备充分,律师们严谨的举证,法官对庭审程序的严格控制和对事实的准确判定,令阿坦那索夫出乎意料,大为感叹。

4 毛克利出庭:被逼到墙角还能跳舞

轮到毛克利出庭了。

在开庭前,按照美国法律程序,双方律师应分别向对方证人取证,律师也不能仅听一面之词。在这个环节中,毛克利向原告律师提供的证词有些含混不清,与阿坦那索夫及其他证人的证词不一致,也与法庭掌握的证据不符合。例如,他虽然承认了访问过依阿华州的阿木斯,并且参观了ABC,但矢口否认曾经看到ABC的内部细节,也从未见过阿坦那索夫35页的“绿皮书”。法庭认为他的证词难以成立,不可信,于是决定当堂审问。

律师们个个伶牙俐齿,咄咄逼人,又善于声东击西,发现与揭破虚证词。毛克利就让原告律师着实“修理”了三天。他前后说法不一,破绽百出,大出其丑。

毛克利原来说:在昏暗的光线下,仅看到蒙着罩子的阿坦那索夫的机器。但他却无意中从一张律师给他看的拍摄于1942年5月的照片中,认出了ABC。后来只好改口,承认看过ABC的工作情况。

毛克利原来说:不记得贝里这个人。可事实是,给他演示ABC工作情况的人就是贝里,有三个人可以作证。

尽管如此,毛克利仍然坚持说,在参观过ABC之后,他并没有学到什么关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东西。他还用轻蔑的语气分辩说:阿坦那索夫的机器只能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仅有特殊用途。而他感兴趣的乃是研制具有广泛用途的机器。

在法庭上,在被问到他写的那个“笔记”时,毛克利向法庭陈述,那是他思考关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备忘录,想法并非产生于他与阿坦那索夫的交流。

所有在场的人,包括法官,甚至被告的律师们,都能清楚地判断毛克利在撒谎狡辩,他是个“已经被逼到墙角里还能跳舞”的家伙。

三天庭讯之后,霍尼威尔公司的律师当堂发言,递交物证,归纳事实,最后用近乎挖苦的语气“劝告”毛克利承认:

1.从1941年6月13日到18日,他到阿坦那索夫位于阿木斯的家中作客。

2.在作客期间,他与阿坦那索夫和贝里花了大量时间讨论ABC和计算机理论。

3.在阿坦那索夫和贝里的陪同下,他曾在三、四天内多次去大学的物理大楼参观ABC。

4.他观察了ABC的运行,还曾经与贝里一起装卸某些部件。

5.他整册阅读了那35页的关于ABC构造与操作的说明书。

6.阿坦那索夫和贝里乐意回答他的任何问题,阿坦那索夫拒绝了他把该说明书副本带回宾夕法尼亚的请求。

7.访问依阿华州之后不久,他写信给阿坦那索夫和他的气象学家朋友克勒顿,表示他对ABC的热情,以及他正在宾州大学赶修一门电子学课程。

8.1942年8月15日,他写下一份关于模拟计算器与脉冲装置区别的综合备忘录,其内容与阿坦那索夫35页的关于ABC构造与操作说明书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

9.1941年9月30日,他写信给阿坦那索夫,建议合作发展阿坦那索夫的计算机,询问阿坦那索夫是否反对他运用阿坦那索夫的概念制造计算机。

毛克利实在招架不住了,他抬不起头来,不敢面对法庭上人们那蔑视的目光。在他离开证人席位前,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既没有直接承认霍尼威尔公司的律师罗列的事实要点,也未加以否认,他在精神上完全垮掉了。

5 法庭终审判决:自有公论

13年10月19日,法庭终审。从11年6月1日起,开庭审讯135次,庭审中一共传讯了77个证人,开庭前双方律师取证阶段共集了80份书面证词。这场美国历史上历时最久的知识产权官司,随着拉森法官的宣判而最终落下帷幕。如果从1967年霍尼威尔公司和兰德公司的“法院赛跑”起始,到案子终结,实际上超过了6年。

在拉森法官宣判的那一天,法庭没有像审判其它多数案子那样,出现法庭激烈争辩或者慷慨陈词。没有,什么都没有。有的仅仅是整理文件,核对物证,因为面对再清楚不过的事实,连被告兰德公司也无话可说,毫无争辩余地。

首先,拉森法官宣布法庭调查结果:事实清楚,毫无疑问“毛克利关于ENIAC的基本构思是来自于阿坦那索夫,所宣称的在ENIAC上的发明也是源于阿坦那索夫。”拉森法官进一步强调:“毛克利和艾克特没有发明第一台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他们做的只是阿坦那索夫发明中的概念与设计原理的演变。”

基于法庭调查结果,拉森法官宣判:

“在1939年至1942年之间,阿坦那索夫和贝里,在依阿华州立大学制造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但毛克利和艾克特实际上已经拥有了25年的计算机发明专利权,他们获得了巨额的不义之财,但他们无法再逃脱道义的惩罚。拉森法官任凭霍尼威尔公司的律师们向毛克利抛出一个又一个尖酸刻薄的问题,令毛克利在法庭上丢尽了脸,他的谎言一个又一个被揭穿,着着实实地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这场颇具戏剧性的官司的起因和结局,令人匪夷所思,美国人只好说:上帝是最公平的!

阿坦那索夫对这个判决满意极了。尽管他没有、也不可能因为他那影响了全人类的重明而获得任何经济利益了,但他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其中主要的有:

1983年,拉森法官宣判十年后,一部记述阿坦那索夫和他的ABC的纪录片公映。

1990年,布什在白宫为他颁发国家技术奖,一个工程类别的最高奖励。

他一生荣获了5个荣誉博士学位。

1995年,阿坦那索夫去世。为了永远地纪念他,依阿华州阿木斯市通往机场的一条大街被命名为阿坦那索夫大道

名人童年的故事

五月平均温度是 9℃ ~ 18℃,天气寒冷,

白天平均 18℃,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

夜间平均 9℃,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瑞士五月日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 卢加诺(( 19℃))、 日内瓦(( 18℃))、 苏黎世(( 17℃))、

瑞士五月日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卢加诺(( 11℃))、 日内瓦(( 8℃))、 苏黎世(( 8℃))

祝您旅行愉快,更多自由行信息可以查看世界邦

名人童年趣事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列宁小时候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屠格涅夫和他的童年生活

屠格涅夫(1818-1883)的创作在俄国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早期写过诗歌,在四五十年代写过剧本、随笔等体裁的作品,一生中完成了许多优秀的长篇、中篇和短篇。他善于体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思潮,关心重大社会问题,努力追求生活真实,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透过一系列的作品,敏锐地反映了俄国解放运动和社会思想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重大。他在艺术上所做出的成就是卓越的。比如他在对人物内心感受的表达,对于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长篇的结构以及发展俄罗斯文学语言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俄国和世界文学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他是俄国现实广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于一八一八年十一月九日出生在俄国中奥辽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的母亲的一个庄园斯巴斯科耶一卢托维诺活村度过的。他的一部分作品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奥辽尔省一带自然风光秀丽,给屠格涅夫以深刻的影响,有助于他描绘自然景物卓越才能的成长。 屠格涅夫的母亲瓦尔瓦拉·彼得罗夫娜·屠格涅娃是个非常任性、专横的女地主,贵族的偏见和恶习在她身上十分突出。她很残酷,经常体罚仆人,有时因为一个小小的过失不把农奴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瓦尔瓦拉·彼得罗夫娜的这种性情也表现在对等儿子的态度上。她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屠格涅夫后来回忆说:“在我生长的那个环境里,打人、拧人、拳头、耳光等等,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农奴主的残暴行为,是屠格涅夫所难以容忍的的。童年时代的屠格涅夫就憎恨农奴主的暴行。

爱提怪问题的“低能儿”

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因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人之一,他创立的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具有“改变世界”的重大意义。那么,这样一位科学巨子的童年时代,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1882年,爱因斯坦来到这个世界已经3年了,却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天真活泼,爱说爱笑。他总喜欢静静地坐在客厅里,歪着脑袋认真地倾听从母亲的指间流淌出来的优美动人的音乐。母亲看着他那聚精会神的憨样,开心地笑了,说道:“瞧你一本正经的模样,简直就像一个教授!嗨,我的小宝贝,你为什么不说话呀?”爱因斯坦动了动嘴唇,没有回答母亲的问话,但他那对亮晶晶的眼睛却扑闪扑闪地不断眨动着,显示出快乐的光芒,他的内心已经体会到音乐的优美流畅,但他却说不出口。 爱因斯坦的父亲喜欢郊游,经常兴高烈地带着全家人到野外去游玩。小爱因斯坦十分喜欢这种活动,那美丽动人的湖光山色,那耸入云霄的参天大树,那颂歌般的松涛,那金色的阳光,都使他沉醉,然而,他却不爱说话,不能用语言把这一切表达出来。而比他小的妹妹却象一只百灵鸟,一路上欢快地唱着、叫着。 邻居家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小家伙们在一起尽情地唱呀、跳呀、叫呀,可这里面却没有爱因斯坦的身影。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的角落里玩搭积木,一玩就是老半天,然后默默地坐着,忘情地欣赏自己的杰作。就这样,小爱因斯坦已经四五岁了还不大会说话,这时,父母有点儿着急了:“难道他是低能儿,是个傻子?”父母亲赶紧为他请来了医生,却没有检查出什么毛病。 小爱因斯坦在常人眼里,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不大会说,一方面则因为他总是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人觉得有些低能、傻气,大人们甚至怀疑他的智商是否有障碍。人们无法理解,这个幼小孩子所提出的貌似可笑无知的问题,原来出自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求知欲。爱因斯坦那被人误认为平庸低能的小脑瓜里,充满了对这个陌生世界的苦思冥想、百思不解,几乎没有安宁的时候。 在爱因斯坦四五岁的时候,一天,爸爸送给他一件小玩具——罗盘。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小爱因斯坦为此心花怒放,立刻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 罗盘中间有一根指北针,尖端一头涂着红色,颤巍巍地抖动着,总是顽固而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方。爱因斯坦小心翼翼地转动盘子,想偷偷改变指针的方向,但无论他怎样转来转去那根针就是不听指挥,红色的那端依然牢牢地指向北方。小爱因斯坦急了,猛的一转身子,从朝北转向朝南,心想:“这个指北针总该跟着我走了吧?”但是定睛一瞧,他不由大吃一惊:红色的一端依旧指着北方! “太奇怪了……”爱因斯坦不知所措地喃喃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想去向父亲询问,可灵机一动,他马上自己做出了解答:“对,这根针的旁边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它,所以它能永远保持一个方向。” 于是他翻来覆去地研究罗盘,想在指针周围找出那神秘的东西。但令他大失所望的是,他什么也没找到。这个童年之谜就此深深刻印在他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也许,爱因斯坦日后对电磁场的深入研究,其灵感就是源于童年时代那谜一样的小玩具罗盘呢。 爱因斯坦的童年本来就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如今有了罗盘这个有趣的伙伴,他整天精神恍惚,越发沉默不语,父母还以为这次他是真的病了呢。 这件有关罗盘的童年往事,给爱因斯坦留下深深的印象,甚至在许多年后,他还常津津有味地回忆。 到了上学的年龄,与同龄孩子相比,小爱因斯坦依然显得十分木讷,动作迟缓呆笨。在班上,他的学习成绩很差,每次被老师叫起来背诵课文,便呆头呆脑一句也念不出来。同学们私下里都嘲笑他,认为他是一个“差劲的落伍生”。爱因斯坦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他虽然很愚笨,然而却很善良、虔诚,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老实头”。 6岁时,爱因斯坦迷上音乐,开始学习小提琴,小提琴奏出的优美音乐将他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音乐曾一度使他着迷。然而,练习小提琴时机械、重复的弓法和指法又令心生厌倦。就这样,小爱因斯坦以平淡无奇开始了小学生活,又以平淡无奇而结束。此时的小爱因斯坦与同龄人相比,不仅没有超长之处,反而多几分笨拙。 10岁那年,小爱因斯坦告别了小学,成了一名中学生。此时的德国军国主义思想如洪水猛兽般到处泛滥,到处横冲直撞。在学校里也不例外。那些老师像军人一样将希腊文、拉丁文一个劲儿地往学生头脑里塞,而学生的职责就是背、背,整天都是背。对这种学习方式,小爱因斯坦烦透了,有意无意间将自己的兴趣转移到了自学数学上,数学成了他中学时代的最大的业余爱好。 爱因斯坦的叔叔是一个工程师,对数学也很喜欢,有一次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写了AB2+BC2=AD2,并满脸神秘地爱因斯坦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两千多年以前的人就会证明了,你也来试一试。”12岁的爱因斯坦此时还不懂得什么叫几何,但他被这个定理迷住了,决心试一试,他一连几个星期苦苦思索,寻找着证明的方法,到第三个星期的最后一天时,竟然被他证明出来了。他第一次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他的创造才能萌动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爱因斯坦的眼界逐渐开阔,能使他产生兴趣的事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12岁时,爱因斯坦得到一本硬皮精装的几何教科书。他怀着兴奋神秘而又略带恐惧敬畏的心情把书翻开,从头一页欧几里德的第一条定理读起,越看越入迷,竟然一口气把全读完,深深为几何定理的精密、明确和严整所折服。对一些定理,他反复地进行琢磨和思考,有时还尝试着撇开已有的论证方法,另辟蹊径,自己来重新证明,爱因斯坦总会高兴得欣喜若狂,他第一次深切体会到发现真理的巨大快乐。 爱因斯坦幼年时代的好奇心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他的自信心也逐步增强。不久,他又自学了高等数学,中学里的老师已不是他的对手。当他的同学们还在全等三角形中跋涉时,小爱因斯坦已经遨游在微积分的天地里了。 爱因斯坦在数学王国里成绩卓著,而其他学科引不起小爱因斯坦的兴趣,成绩就很差,不少老师对他这种学习态度都很看不惯,并多次责备过他。一次,小爱因斯坦的父亲问学校里的教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从事什么职业,这位老师竟直言说道:“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这位老师对小爱因斯坦的成见非常深,认为他是一块朽木,已再无雕刻的价值,竟勒令他退学。就这样,爱因斯坦15岁那年就失学了,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爱因斯坦自幼养成了爱读书、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有一段时期,他对《大众物理科学丛书》这本通俗科学读物着了迷,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时时翻阅。正是这本书,不但使爱因斯坦破除了宗教权威的迷信,而且引导他立下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宏图大志。 在少年爱因斯坦的身边,还总是带着一个小笔记本,那是为随时记下灵感的火花而用的。16岁那年,又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占据了他的头脑:如某种光的接收器,比如:人的眼睛或者是摄影机,跟随在光的后面,用光速飞奔,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形呢?他把问题捕捉住,记在本子上。但正确的答案又去哪里寻找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又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新的难题、新的挑战。 正是这个令爱因斯坦日思夜想的高难问题,孕育了未来相对论的神奇萌芽。也许,这可以看作是小爱因斯坦向科学堡垒发起的第一次勇敢进攻。 小爱因斯坦日后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与他的家庭是分不开的。他生长在无忧无虑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他是十分宽容的。他的父母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所扮演的就是保护他的气质与性格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当爱因斯坦的“天才”还没有发挥出来,还显得很笨拙的时候,他的母亲很着急,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一无所成,而他的父亲则说道:“不用把此放在心上,孩子只是不能适应学校的规则,及学校机械的教学罢了。等他长大了,了解了周围的一切后,就可以顺利适应了。”父母没有将他视“弱智儿”,没有因为功课不好、被学校开除而责打他,而是给他一个很宽松的环境,循循善诱地帮助他成长与发展。 1895年的秋天,16岁的爱因斯坦离开了亲人,独自登上开往苏黎世的列车,开始了人生新的里程。

小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比尔·盖茨(c?)从小就是个“电脑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小时候就开朗活泼,是一个精力充沛(pèi)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等长大些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huáng)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在中学时酷(kù)爱数学和计算机。保罗·艾伦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软件,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 12年的一个夏天,年龄比他大3岁的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的杂志,指着一篇只有10个自然段的文章,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一种叫8008的微处理器芯(xīn)片。两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他们就想成立一家命名为“交通数据公司”的公司。1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两个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 如苹果砸出牛顿的灵感一样,个人电脑突入比尔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者。这就是1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计算机的一下子点燃了比尔·盖茨的电脑梦。他和他的好朋友保罗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它配上Basic语言,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如今,微软已成为业内的“帝国”,而这与比尔·盖茨小时候的“电脑梦”是不无关系的。

孔子猜谜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这“项橐”何许人也?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这项橐是燕国一少年。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圣人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从上面“孔子猜谜”中,我们应有两点启悟:一是学问(知识)是无止境的;二是要善于观察、分析、积累。若只是捧着现有的知识,坐而不学,将被社会淘汰。要不,孔圣人为什么会败在项少年的手下呢?

为了看书不吃面包

书店还没有开门,一个瘦小的孩子已经等在书店门口了。他有一头浓密的头发,一双闪着智慧的大眼睛,他苍白的脸色显示出营养不良,他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书店门前有一大排台阶,为了增加一点热量,他便一级一级地从台阶上跳下去又跳上来,慢慢地,身上感到暖和一点了。来往的行人看见这个小孩在台阶上跳来跳去,都很奇怪地看他几眼。 这个小男孩名叫海因里希·伯尔,是小镇上伯尔木匠家的第八个小孩。他是这个书店的常客。每天一放学,他便往书店跑。节日,做完父亲交给他的活,他几乎整天泡在书店里。可他只看不买。书店里的店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也从不阻止他,让他尽情地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一来新书,书店里的店员还会向他介绍。 终于,门开了,小伯尔第一个走进了书店。他很有礼貌地向书店里的店员阿姨问好。阿姨热情地问他:“小伯尔,今天想看什么书?” “《格林童话》还没有看完呢。”小伯尔熟悉地走到书架前,拿起那本《格林童话》便急切地翻看起来。 小伯尔眼睛发亮,紧紧地盯着书本,全神贯注地看着。他完全沉浸在故事中了。《白雪公主》中7个小矮人有趣的生活,机智的谈话逗得他轻声笑了起来。他心想:7个小矮人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从来不会饿肚子,也没有人欺负他们,我要像他们一样该多好!他看到7个小矮人救了白雪公主,又深深地被他们善良的行为打动了。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慌忙用手擦掉就要流出来的泪水,生怕被别人看见。 小伯尔被书迷住了,忘记了时间,可肚子并没有忘记时间,这时“咕咕”地叫了起来。小伯尔才想起父亲要他吃了中饭后给教堂送雕像的事。他很不情愿地放下书,拔脚往家里跑。 小伯尔的父亲是一个木匠,专门给当地的教堂雕刻一些手工艺品。父亲每天都要让小伯尔给教堂送一次雕像,再把钱带回来供一家人吃用。每次父亲都要留给小伯尔一点零钱,让他第二天上学时在路上买面包吃。 小伯十分爱惜他那少得可怜的钱。他每天买一个最小的面包吃,把省下来的钱很小心地放到一个铁罐里,再把铁罐藏在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小伯尔决定存了足够数量的钱以后,就去买一本他最喜爱的书。 然而,小伯尔的这个不得不改变了。星期一在学校时,老师宣布为了让同学们开阔视野,多阅读一些课外书,他要在同学中开展一项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都拿出几本课外书来,大家交换阅读。 小伯尔这下可着急了。他连一本自己的课外书也没有。到时,同学们都有书交出去,唯独他没有,那多丢脸啊。可他铁罐里存的那点钱还不够买一本书呢。怎么办呢?又不能向爸爸要钱。爸爸每天从早到晚地干活,挣来的钱只够一家10口人吃用,不可能再有多余的钱给他买书。如果每天能多存一点钱,那他很快就可以买到一本书了。要是把所有的钱都省下来,他两三天以后就可以买本书。对呀,何不把买面包的钱都是都省下来,这样,两三天后一本崭新的书就是他的了。 想到几天后他将拥有一本自己的新书,小伯尔不由得兴奋起来。 下午,送完货回来,爸爸又给了他一点零钱。他把那个小铁罐拿出来,把钱一枚枚地放进铁罐里,又小心翼翼地把铁罐藏起来。 晚上,他躺在床上,便在心里默默计算着他已经有了多少钱,还要多少钱才能买本书,慢慢地,他进入了梦乡。他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在梦里,他有了很多很多的新书,一会儿看看这本,一会儿又摸摸那本,他不知道看哪一本才好。他在梦中想:这么多的书,我怎么看得过来呢?让那些没书看的人都到这儿来看书吧。于是,就有很多的小朋友到他这儿来看书。小朋友们拿着新书,大家都很开心地笑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小伯尔便向房间四周打量:“我的书呢,我的书到哪儿去了?”房间里空空的,一本新书也没有。他才知道是做了一个好梦。他想:总有一天,我会有梦里那么多书的。 上学路上,他又经过那个面包坊。一阵阵的奶油面包香味直扑鼻孔,他使劲地咽着口水。 面包坊的老师看见他走过来,亲切地招呼他:“小伯尔,今天想吃什么面包?我这里有奶油面包、火腿面包,还有新来的葡萄夹心面包。” 小伯尔真想吃一个香喷喷的面包,但他喜爱的新书在向他招手呢。他慌忙撒个谎:“谢谢您,我已经吃过了。”说完,他拔脚跑了起来。他想赶快离开这儿,逃离那阵阵香味带来的巨大诱惑。 老师在讲台上讲着数学题,可小伯尔的肚子在唱“空城计”了。早上没吃面包,现在肚子里空空的。小伯尔在心里说:“肚子,你别叫了,我要买一本新书呢。等我把新书买回来,一定把你喂得饱饱的。” 就这样坚持了三天,他终于存够了买一本新书的钱。他把铁罐里的钱倒出来,仔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足够买一本新书了。”他自言自语道。他把钱又放回铁罐中,抱着小铁罐朝书店走去。 来到书店,他大声地对书店里的店员说:“阿姨,我要买一本新书。” 店员奇怪地看着他,说:“孩子,你有那么多钱吗?” “我有,阿姨你看。”说着,他把小铁罐高高地举了起来,摇了摇,铁罐里的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哪来那么多钱呢?”店员不相信似的问他。 “我省下来的面包钱呢。” 店员叹了口气,说:“可怜的孩子。”说着,她便去书架上拿了小伯尔最喜爱的《格林童话》。 买了新书,小伯尔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把新书紧紧地抱在胸前,生怕它逃走了似的,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到家。 回到家里,他找了一张牛皮纸,小心地把书的封皮包起来。他把新书放在鼻子底下,久久地闻着书页中散发的油墨芳香。“这本书是我的啦,我有了一本新书了。”他有点不敢相信似地喃喃自语着。晚上他把新书放在枕头底下,美美地睡着了。 长大以后,爱书的小伯尔终于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

童年时代的鲁迅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还可以同农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网的河上去划船、捉鱼、钓虾,去欣赏带着点点渔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摘罗汉豆,呼吸清新的空气…… 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 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凡高的童年

凡高从孩子们面前走了过去,一言不发。他出了园门,穿过田野,沿着草地的小径前行。他要到溪边去,孩子们从他随身所带的玻璃瓶和鱼网中看出了这一点。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敢在他身后问:“哥哥,我能一起去吗?”不过,他们很了解他在捕捉水里的昆虫时有多聪明。他回来时,总给他们看各种各样的甲壳虫:有着闪烁的、褐色的壳,大而圆的眼睛,以及从水中出来后便神经质地伸缩着的弯曲的腿……孩子们带着尊敬的口气谈论他,毫无嘲弄之意,但是他们不敢要求去那清新凉爽的溪边,溪边开放着最为美丽的勿忘我和玫瑰色的睡莲,在那儿,把双手插入闪光的白沙之中,不受半点尘染。孩子们凭本能感觉到:他们的哥哥喜欢独处。如果父亲送他去的那个寄宿学校有个期,他所寻求的不是陪伴,而是孤独。 他知道最珍贵的花长于何处。他避开那有着笔直街道的井然有序小屋的村庄,通过丘陵和山谷寻他的道路。每次他总能发现令人惊奇的东西,窥察到处于自然栖息地的稀有的动物和鸟类,对于鸟类,他知道它们筑巢或生活的地方。如果看到一对云雀降落在麦田里,他知道该怎样接近它们而不折断周围的禾叶。 那时候他没有留下一幅钢笔或铅笔的素描。这个未来的画家当时并没想画画,只是沉思默想。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他曾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审视一个雕塑家的助手用粘土给他做成的小像。8岁那年,他画了一幅画:冬天的花园里,一只猫在光秃秃的苹果树上疯狂地飞奔着。 这使母亲大吃一惊,孩子艺术感觉的自然表达是如此惊人,她竟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过了好久,这件事才被父母提起。

另:

://.cosmo99/forum96/printpage.asp?BoardID=34&ID=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