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天气_温县天气40天
1.全自动液压压砖机高压油管破裂如何处理?
2.孝子什么成语?
3.山药适合在那些省份种植
4.郑州上街是什么地方?和郑州什么关系额?
古代: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K偾辶匀剩吧舷露己茏鹁此?K?囊桓鐾?牛?钰?鍪贡呓剩?盖椎昧酥夭。?绻?庋?肴ィ?薹ㄔ谏肀呤毯颍?闹蟹浅1?础H式苤?浪?耐纯嘈那橹?螅?卮俗嗲牖噬细呐杀鹑恕S幸惶烊式艹鐾庋彩樱?局芯猩健K?巧仙蕉ハ蛳驴醋旁疲?运?乃娲铀担骸拔业那兹司妥≡诎自频紫隆!迸腔擦撕芫茫?裁挥欣肴ィ蛔×鞒隽怂记字?帷S惺?淘唬?nbsp;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二十四孝_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二十四孝_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现代:
事例一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事母至孝,每逢日,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二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事例三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全自动液压压砖机高压油管破裂如何处理?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孝子什么成语?
全自动液压压砖机高压油管破裂处理方案:
油管破裂经过寒冷和酷热天气的不断考验,车辆的许多橡胶件都会发生自然老化,这时如果是输油的管路发生了老化渗漏不仅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还会引发自燃险情.所以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小窍门就是“堵漏”.当发现油管漏油后应立即停驶,关闭引擎,同时检查出漏点,然后将漏油处表面擦净,再用肥皂或泡泡糖堵在渗漏处,最后用胶布仔细缠紧,凑合到就近的修理店尽快维修.
螺丝“滑扣”
经过几年的使用,一些经常需要松动的螺丝难免会发生“滑扣”现象.比如变速箱的油底壳螺丝每次换机油时都要拧下来,这样经过数次装配后难免会有“滑扣”现象,如果及早发现还好,可要是外出跑长途时发现就有些为时已晚了.但也不用担心,如果车上有扳手我们可以先做几个纸垫垫进去,然后再将螺丝拧紧;如果还不管用可以用锤子将螺丝纵向锤扁,不过这样虽然能起到暂时堵漏的作用,但也有可能会伤及变速箱底壳,所以要小心操作.
皮带折断许多司机都遇到过风扇皮带突然断裂的情况,这时没有了风扇散热,再加上天热发动机本身热量就很大,因此很快就会开锅.所以理论上说,只要皮带断了就只能原地等救援了.但如果是在荒山野岭总等着也不是回事,所以我们有个简单的方法仍旧能把车对付回家.当皮带折断后可以把断了的皮带用铁丝串联扎好,用走走停停的方法,随时监测水温表,把车凑合到修理厂,短距离移动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液压压砖机主要是用于将粉煤灰、砂子、石粉、矿渣等原料和水泥按合理的比例配比,压制成砖的设备。
山药适合在那些省份种植
Ⅰ 关于孝子的成语
舜,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啮指痛心
曾参,
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仲由,
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芦衣顺母
闵损,
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戏彩娱亲
老莱子,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卖身葬父
董永,
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丁兰,
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行佣供母
江革,
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怀橘遗亲
陆绩,
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埋儿奉母
郭巨,
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扇枕温衾
黄香,
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拾葚异器
蔡顺,
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涌泉跃鲤
姜诗,
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闻雷泣墓
王裒,
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乳姑不怠
崔山南,
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卧冰求鲤
王祥,
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恣蚊饱血
吴猛,
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扼虎救父
杨香,
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哭竹生笋
孟宗,
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尝粪忧心
庾黔娄,
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弃官寻母
朱寿昌,
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涤亲溺器
黄庭坚,
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孝图释
Ⅱ 孝的成语有哪些
孝的成语 :
孝子慈孙、
孝悌力田、
孝思不匮、
孝子爱日、
忠孝节义、
移孝为忠、
入孝出弟、
求忠出孝、
父慈子孝、
忠臣孝子、
父严子孝、
母慈子孝、
忠孝两全、
忠孝节烈、
披麻带孝、
披麻戴孝、
子孝父慈、
移孝作忠、
孝子顺孙、
入孝出悌、
孝子贤孙、
忠孝不并、
孝经起序、
忤逆不孝、
孝悌忠信、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Ⅲ 在孝子四字成语
孝子慈孙、 孝悌力田、 孝思不匮、 孝子爱日、 忠孝节义、 移孝为忠、 入孝出弟、 求忠出孝、 父慈子孝、 忠臣孝子、 父严子孝、 母慈子孝、 忠孝两全、 忠孝节烈、 披麻带孝、 披麻戴孝、 子孝父慈、 移孝作忠、 孝子顺孙、 入孝出悌
Ⅳ 形容孝子的成语
想到这几个,可以参考下
扇枕温袭
芦衣顺母、
亲尝汤药、
闻雷泣墓、
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
Ⅳ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孝子的成语故事
孟宗哭竹
孟宗哭竹是二十四孝故事之十七。
孟宗哭竹讲的是孟宗年幼的时候父亲离开了人世间。母亲又多病,孟宗不知道该怎么办,跑到竹林里抱着竹子哭诉心中的痛苦。他的孝心感动了大地,大地赐予他一份神秘的礼物,这份礼物治好了他多病的母亲。
三国时候,吴国里有个孝子,他姓孟,单名是一个宗字,表字就叫做恭武,是江夏地方的人。
他年纪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单单剩着一个母亲,年纪已经是很老了。并且生的病症,又是非常厉害,却常想要鲜笋煮羹吃。这时候冬至节将要到了,笋还没有生出来,孟宗没有办法可以得到这个鲜笋。他就跑到竹林中,双手抱着毛竹,不觉两行眼泪簌簌的落下来,竟大大的哭起来了。
哪里晓得他有了这样的孝心,竟能够感动了天地,一会儿地下就裂开了,尖尖的露出几枝笋出来。孟宗就拿回家里来,做了笋羹,给母亲去吃。等到吃完,他母亲的病症,竟然完全好了,人家都说这是孟宗至孝的感动。
Ⅵ 关于孝子的成语有哪些
孝思不匮、
孝子顺孙、
移孝作忠、
移孝为忠、
子孝父慈、
父慈子孝、
孝悌力田、
孝子贤孙、
母慈子孝、
求忠出孝、
入孝出弟、
忠孝节义、
入孝出悌、
孝悌忠信、
忠孝两全、
披麻带孝、
披麻戴孝、
父严子孝、
孝子爱日、
孝子慈孙
Ⅶ 孝敬父母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恩逾慈母”“返哺之恩”“顾复之恩”“菽水承欢”“孝子贤孙”
Ⅷ 以孝开头的成语
孝子慈孙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孝子顺孙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孝思不匮 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孝悌力田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孝悌忠信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孝子爱日 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Ⅸ 关于孝子的成语
1、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2、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3、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4、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5、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6、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提倡的道德风范。
7、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8、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9、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10、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1、孝思不匮: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12、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3、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14、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15、孝悌忠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提倡的道德标准。
16、慈乌返哺: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亦作“慈乌反哺”。
17、乌鸟之情:古时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18、入孝出悌: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19、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20、薄养厚葬: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郑州上街是什么地方?和郑州什么关系额?
除了东北和西北地区外,其他省份和地区都有山药种植。
山药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很高,就是喜欢温度比较温暖的。中国的南方地区就是比较温暖的,但是在中国的北方,也是有不少种植山药的地区,譬如山西、陕西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山药还是比较怕冷的,所以要谨防霜冻,一旦被霜冻伤,即便是长得再好的山药,也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了,在预测大霜降前,就应该尽快把山药从地里挖出来储存,减少损失。
山药是一种抗旱作物,但为了高产,应适当浇水。一般在第一次追肥前后,如遇长期干旱无雨,土壤充满白色,应轻浇1-2次,使土壤表层润湿即可。从夏季到秋季,如果干旱炎热的天气持续一周以上,也要清晨浇凉水抗旱。山药更怕涝,雨季必须及时排水,以免田间积水。
扩展资料
1、山药由于它根部比较长,所以说对于土地的要求会偏高一些,它的生长周期也会长,一年只能种一次,一般它的选地可以选择在地势偏高一些土层深厚,并且上下土质一致,土壤以偏酸性到中性最为合适。
2、山药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之前添加了一次底肥之后还需要进行一次追肥,在地上已经长到半米左右的长度就可以进行一次施肥。
百度百科-薯蓣
上街区地处河南省北部、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扇轴部,为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的相交地带。东经113°14'45〃至113°19'05〃,北纬34°35'至34°40'之间。上街区位于郑州市辖区西部38公里处,周围与荥阳市接壤:东邻荥阳市城关乡,西、南分别与高阳镇、刘河镇毗邻,北部与王村镇相连。
陇海电气化铁路、万泉河路由东而西贯穿城区。郑(州)洛(阳)汴(开封)高速公路傍区而行。上街区是郑汴洛“黄河之旅”旅游热线上的咽喉重地,自古就有“三秦咽喉”、“东部襟带”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上街区域辖1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64.7平方公里。上街城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17.855平方公里。
二、自然概况
(一)自然条件
1.地质
按大地构造划分,上街区位于豫西褶皱带荥巩复背斜的北翼,温县坳陷的南缘,华北地震区的中南部。对上街有影响的构造带有:①太行山前断裂带,②新乡-商丘断裂带,③聊城-兰考断裂带,④封门口-五指岭断裂带,⑤汾渭断陷盆地构造带等。构造表现形式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断裂发育有上街断层、郭小寨断层、汜水断层和广武断层等隐伏断层。
上街区及附近地区全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所覆盖,沉积厚度由南部岗地的120米向北增至250米以上,成因类型为风积、冲积、冲洪积、冲湖积、人工填土等。
上街区地质为第四纪冲积堆积次生黄土层,厚度最深可达200米左右。全区大多为Ⅰ-Ⅱ级下沉性大孔土(仅北部靠近陇海铁路线为非下沉性土),浸水后具有沉陷性。地基允许耐压力1.5-2.5千克/平方厘米,地下水的稳定水位深度在13.9-29.5米处,地下水大致向北或西北流动。
辖区小关铝矿区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纪马家沟灰岩;石炭纪铝土矿、煤层;石炭纪太原统石灰岩;砂页岩;二迭纪及三迭纪砂岩、页岩;最上面为第四纪黄土层。整个地质构造简单,为单一斜构造,一般岩层走向为N70°W,倾向N20°E,倾角15°左右。铝土矿层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层厚度平均2米左右。铝土矿层上部有一层结构致密的(石炭纪)石灰岩矿层,厚度约5-6米,CaO含量54%,为良好的氧化铝熔剂原料。
小关铝土矿区地质储量约1亿吨,40%可供露天开,矿石平均含氧化铝64.75%、二氧化硅14.41%,平均铝硅比值4.7。页炭纪的石灰石储量约0.3亿吨,其它个别地段奥陶纪的页岩页也可作熔剂用。
2.地貌
上街区辖区属黄土丘陵地,处于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扇轴部,为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的交接地带。西、南部承接丘陵山地,地势起伏不平,大部分位于古黄河一、二、阶地上,按地貌形态及成因类型,自南而北可划分为风成黄土岗地,冲洪积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区内所覆盖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浅层黄土岗地区为上更新世风积物;倾斜平原区为上更新世冲洪积物;冲积平原区为全新世冲积物及上更新世冲洪积物。区内发育有较多的冲沟。地面被冲沟割裂成块,冲沟多为近南北向和东西向,冲沟宽深均在30-70米局部有70-80米深,100-150米宽,长度一般为500-2000米,个别冲沟长达5000米以上。东、北部地势开阔,较为平坦。全区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自然倾斜之势,坡度平均0°48′8〃,海拔高度在110-160米之间。地面最高点189米,最低点130米以下,高差大于50米,平均纵坡降8-15‰。区域内由于长期的山洪及雨水冲刷,致使冲沟纵横,地面大部分被切割成条块段。
区辖的小关矿,位于区西南22公里处的巩义市境内,主要有茶店段的红土坡矿区和竹林沟段的南岭矿区,均位于嵩山北麓,地势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增高,比高200-300米,最高处海拔在550米以上。地面90%以上被黄土覆盖,地形切割剧烈,沟谷发育为复杂的黄土台阶地形。
3.气候
上街辖区处于中纬度暖温带,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南热北冷高压气团进退更迭的控制,具有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四季特征:春季冷暖无常,多风少雨,气温14.8℃;夏季炎热多雨,水热同期,气温26.7℃;秋季凉爽,日照充足,气温14.5℃;冬季风多雪少,寒冷干燥,气温1.2℃。
温度:上街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337.9小时。年平均气温13.5℃-15.3℃之间,年际最大变幅为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9℃,极端最低气温为-16.5℃,一年中月均温度以七月份为最高27.5℃,以一月份为最低-0.2℃,气温年较差为27.7℃。初霜与终霜期间平均日数为52天,全年无霜期平均是225天。
降水:上街区属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500—800毫米,多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5.8%。历年平均降水量为622.2毫米。1958年降水量最大,达1048.5毫米,1981年降水量最小,只有318.4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分布不均匀,四季降水量相差很大。冬季(12-2月)降水28.0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5%;春季(3-5月)降水116.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8.7%;夏季(6—8月)降水333.4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3.6%;秋季(9—11月)降水144.5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9.2%。
自然灾害:除正常的气候因子外,上街区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严重的影响了土地利用和生产潜力的发挥。这些灾害性天气概括为旱灾、暴雨、冰雹、干热风等。上街区一年四季都有旱情,只是轻重程度各不相同。全区春旱与初夏旱出现频率均在33%以上,伏旱与秋旱出现频率均在25%以下,有“十年九旱”之称。全区暴雨一般出现于8-9月,其主要特点是强度大,降雨历时短,雨量集中。冰雹在辖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造成危害较大的是19年4月12日,时值果树开花授粉期,致使部分果树绝收。据1957—1996年40年资料统计,发生干热风多达30次。发生在5月下旬或6月初,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危害,2-3年一遇。干热风连续发生时间达6-7,最多的年份是11年长达14天。
4.水文
上街区多年平均降水653.8毫米,最高达1048.5毫米,最低为400.6 毫米,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集中在夏季7、8两个月。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337.9小时,平均无霜期为225天。辖区没有长年地表河流湖泊,地下水是唯一的水。
由于上街区分布有较厚的第四系松散层,故蕴藏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富水性自南而北增强。
地下水分布以陇海铁路为界。铁路以北为浅层水,静水位5-10米,井深40-65米,单井出水量10-30 m3/h,是目前农业灌溉的主要水;铁路以南为深层水,静水位35-55米,井深100-160米,主要含水段在60米以内,单井出水量除黄土岗地区小于30 m3/h,其它地区多在30-70 m3/h之间,富水程度为每小时20-50吨。
本区浅层水主要受降水补给,其次为北部地表水补给,中深层水则为南部侧向迳流补给和浅层越流补给。地下水自西南、南向东北、北迳流。
上街区地下水总储量为2564.万方,补给量中深层为617.26万方
/年,浅层为66.67万方/年。允许开量中深层为617.26万方/年,浅层为102.67万方/年。统计实际开量中深层为800.4万方/年,浅层为216.99万方/年。每年动用储存量中深层为183.4万方,浅层为114.32万方。
地面河流情况,上街区西部有汜水河,常年流量1.0-1.5m3/s,洪水期可达1557m3/s,枯水期仅有0.2-0.3m3/s;东部荥阳市附近有索河(淮河水系),北部还有枯河上游支流,本区降水大都经地面冲沟汇入这三条河流。
5.土壤
上街区土壤为一个土类即褐土类,包括三个亚类——褐土、潮褐土和褐土性土;三个土属是立黄土、潮黄土和白土,共有5个土种,分别为立黄土、白立土、潮白土、砂姜底潮白土、白土,面积分别为4930亩、10148亩、4559亩、2129亩、2308亩,分别占辖区土壤总面积的20.5%、42.2%、18.9%、8.8%和9.6%。
其中:立黄土分布在左照村西南和上街园艺场;白立土分布在聂寨、左照村周围、郎中沟西、任庄村北;潮白土分布在夏侯、廿里铺北部和东部;砂姜底潮白土分布在肖洼、柏社、朱寨村北;白土分布在郎中沟、任庄村南到聂寨村西南。
辖区土壤以轻壤土(白立土、潮白土)为主,占总面积70%,土质不松不粘,保水保肥中等,易于耕作;偏沙壤土(立黄土)占10%,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差;轻中壤土占20%,土质稍粘,保水保肥力强。总之,辖区土壤均适于种植粮、棉、油、菜等作物。
6.植被
上街区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区,各类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种类繁多。绝大多数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等特点。
全区植物可分为两门,一是裸子植物门,内有苏铁纲的苏铁目,松柏纲含有银杏目和松柏目——松科和柏科。二是被子植物门,可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共有30科,约有935个品种。
资料来源:《上街区志》。
(二)自然
1.生物
(1)植物
植物:辖区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区,各种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种类繁多。绝大多数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等特点。
全区植物可分为两门,一是裸子植物门,内有苏铁纲的苏铁目,松柏纲含有银杏目和松柏目——松科和柏科。二是被子植物门,可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共有30科,约有935个品种。如下述:
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豌豆、玉米、谷子、大豆、绿豆、高粱、薯类等29种,290个品种。
果品类:苹果、桃、杏、梨、李、核桃、柿、枣、梅、樱桃、草莓、石榴、葡萄等65个品种。
蔬菜类:、萝卜、黄瓜、南瓜、丝瓜、苦瓜、冬瓜、西葫芦、芹菜、西红柿、茄子、芫荽、小茴香、辣椒、土豆、菠菜、苋菜、甘蓝、洋葱、大蒜、韭菜、豆角等130个品种。
花木类:马尾松、油松、雪松、侧柏、桧柏、龙柏、牡丹、芍药、月季、蔷薇、玫瑰、绣球、菊花、一串红、百日红、千日红、合欢、紫葛藤、枫杨、泡桐、法国梧桐、箭杆杨、毛白杨、垂柳、龙爪柳、女贞、黄杨、中国槐等约有450多个品种。
(2)动物
动物:全区已知的动物有爬行纲、两栖纲、鱼纲、鸟纲、哺乳纲和昆虫纲等六个纲70多个科、376种之多。其种类名称如下:
草鱼、鲫鱼、鲤鱼、青蛙、蟾蜍、蛇、蜥蜴、麻蜥、壁虎、龟、鳖、喜鹊、麻雀、乌鸦、啄木鸟、翠鸟、鸽、野兔、松鼠、地鼠、黄鼬、獾、狗、猫、牛、马、骡、驴、羊、猪、鸡、鸭、瓢虫、螳螂、青蛉、赤眼蜂、蜜蜂、家蚕、棉蚜、红铃虫、蚱蜢、蟋蟀、蝼蛄、地老虎、棉夜蛾、造桥虫、金龟子、天牛、避债蛾、椿象、叶蝉、叩头虫、灰蝶、粉蝶、菜青虫、粘虫、玉米螟、麦蛾、玉米象、红蜘蛛、果类食心虫、枯叶蛾、黄刺蛾、苍蝇、家蝇、牛牤、虱子、臭虫、蟑螂等。
2.农渔业
区内主要农作物及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谷子、芝麻、果类等经济作物,峡窝镇以农作物为主,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瓜果蔬菜类。
上街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为815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100万元,林业总产值1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699万元。以畜牧业为主。
近年来,上街区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已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万亩花椒基地、优质林果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和日光蔬菜大棚基地等“四大农业产业基地”,所出产的“五云山大红袍花椒”和“柏庙皇梨”,已成为区域现代化农业的知名品牌。
3.矿产
上街区矿产丰富,主要以铝土矿为主。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原料。区内中铝河南分公司管辖小关铝矿、洛阳铝矿、渑池铝矿等5座矿山。铝土矿保有储量1.9亿吨,石灰石12.1亿吨。目前已形成开铝土矿110万吨、石灰石85万吨的生产能力。据统计,河南省已探明铝土矿产地40处,累计探明储量4.7亿吨,其中地质保存储量4.39亿吨储量,A/S>7的铝土矿仅占17%左右。因近十多年来乱滥挖,大部分矿区被破坏,可开储量远小于储量,铝土矿矿床保存比较完整的储量仅有1.7至1.9亿吨。
资料来源:《上街区志》;《上街区总体规划1999-2010》;《中国(郑州)铝工业园区铝工业发展规划》。
三、城市建置沿革
(一)区名由来
“上街区”名,沿自“上街火车站”名,而“上街火车站”名,又源于“上街村”村名。
上街村属荥阳市峡窝镇地域,距今荥阳市汜水镇东5公里,位于上街区西北2公里处。据民国17年(1928年)重修《汜水县志》记载:武王十有三年己卯(公元前827年),大建公侯于天下,而虢叔封于制,是为东虢。今县(汜水县)东上街镇,传为东虢城故址。穆王养虎于东虞,名其地曰:‘虎牢’,东邻虢地”。因此,古代的上街村是周代东虢国的名区,是古成皋县的名镇,是汜水镇虎牢关的唇齿(东大门)。传说当年虢太子病危,后因扁鹊在这里使虢太子起死回生,虢太子为报恩德在此建卢医庙(至今卢医庙旧址尚存)。从此,始有每年农历四月、十月为期各半个月的药材交流大会,久而久之,卢医庙周围逐渐形成了热闹的街市,成为闻名全国的药材市场,药商来自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北部宁夏、甘肃等地,上街村成为全国名贵药材的集散地。此会沿至1949年解放以后仍很盛大。1952年后,商界公私合营,私营取消,药业衰败。但时至今日,上街村仍有4月18日、10月25日两个物资交流大会。又据《汜水县志》记载:“今治城创自隋开皇二年(582年),始命为汜水县,定其址于锦阳川东畔。后为唐人变置,至宋又复其地,仍其名。金、元因之。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大水淹没,城郭宫室一空,乃迁置于锦阳川之东十里,古制邑之墟(今上街村)”。因汜水县城地处沟洼低下,明武宗时县治三次被水淹没,故曾三迁于地势较高的卢医庙街市上,这样人们往返上下,时间长了,约定俗成,便习惯地称卢医庙热闹的街市为上街,即现在的上街村。1956年在上街村东南设上街火车站。1957年11月,周恩来总理依据河南铝矿丰富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亲自批准我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河南铝业公司建址在上街区火车站南边,遂沿上街火车站名,建上街区。
(二)行政区划
行政区域变迁:上古为高辛氏祝融和有熊氏黄帝管辖之地。尧、舜、夏朝属豫州。商代为嚣(ao通敖)地。西周属东虢。春秋属郑国。战国属韩之成皋。秦设郡县,属三川郡成皋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三川郡为河南郡,仍属成皋县。三国时期属魏司州部河南郡成皋县。北魏时属北豫州部荥阳郡。东魏时属北豫州部广武郡。北齐属成皋郡。北周属北豫州部荥州、郑州。隋时属荥阳郡汜水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属孟州汜水县,唐、五代、宋仍之。金属南京路郑州汜水县。元属河南江北中书省汴梁路郑州汜水县。明、清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郑州汜水县。中华民国初属豫东道汜水县,民国16年(1927年)废豫东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区,直至解放前归汜水县管辖,1948年秋至1954年秋属成皋县(汜水、广武合并为成皋县),1954年,成皋县、荥阳县合并后,属荥阳县第五区。1958年8月5日,经河南省人民委员会豫民字(140)号文件批准,从荥阳县划出荥阳周村乡的郎中沟、任庄、左照沟、西郊段、聂寨、东马固和史村乡的夏侯、白马寺、左照、及白杨乡的廿里铺、大园等11个自然村成立郑州市上街区。当时全区人口为275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57人。土地面积11.425平方公里。同年8月20日,上街区所辖的11个自然村的10个农业合作社合并,建立上街人民公社。同年12月,荥阳的西马固村划归上街区,上街人民公社辖12个自然村。
1959年1月,荥阳市的上街村、东柏社、西柏社、武庄、肖洼、朱寨、沙固、南峡窝、北峡窝、西涧沟、石嘴、胡寨、四所楼、方顶、冯沟、观沟、何寨、魏岗、大坡顶、东郊段、南郊段等自然村,土地面积30.462平方公里划归上街区,和上街人民公社合并更名为马固人民公社。巩县的新中、小关、米河等320个自然村,土地70.954平方公里,人口82822人划归上街区,建立新中人民公社。1961年6月,经郑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将马固人民公社分为马固、峡窝两个人民公社,将新中人民公社分为新中、小关、米河、茶店、小里河5个人民公社。当时区辖7个人民公社。
1962年1月,将荥阳县刘河公社的东沟、河东村、柴寨沟、官顶、冯庄、岗寨、徐沟、庵上、后窑、孟沟、申庄、桑树坡、泉沟、任湾、张青岗、东反坡、西反坡、龙潭、煤窑沟、李庄、徐庄、毛沟、南毛沟、申家岭、黄永岭等26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1.8平方公里划归上街区,建立上街区肖寨人民公社。
1962年2月,接收巩县大峪沟公社的雪庄、黑龙潭和磨岭大队的阎庄生产队,土地4.127平方公里,人口50人,建立上街区大峪沟人民公社。至此,区辖9个人民公社。是年3月建立上街区中心路街道办事处、上街区矿山街道办事处。当时全区人口有13万,土地面积达127.84平方公里。1963年6月,将马固公社并入峡窝公社,撤销马固公社建制。将茶店公社并入新中公社,是年区辖7个人民公社、2个街道办事处。
1964年6月,根据院关于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精神,经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大峪沟、小关、新中、米河、小里河5个公社59个大队、571个生产队、680个自然村划归巩县管辖;将肖寨公社全部及峡窝公社大部共23个大队、95个自然村划归荥阳县管辖,至此区辖范围固定下来。保留7个大队、12个自然村,成立上街区农业公社。区辖1个公社、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近5万,土地17.85平方公里。11年2月中心路街道办事处分为济源路街道办事处和反修路街道办事处(后改名为新安西路街道办事处)。
1996年底,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即济源路街道办事处、新安西路街道办事处、矿山街道办事处及聂寨乡。
2001年,撤销聂寨乡,新成立了中心路街道办事处,工业路街道办事处,当时已有5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7.6万人。
2004年7月,峡窝镇正式划归上街区,至此,上街区辖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64.7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郑州市上街区行政区划调整规划说明书》、《上街区志》。
(三)当前形势分析
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当前人类的生产生活既要满足当前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又不能对后代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
⑵生态经济理论构架的形成。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和郑州市二十一世纪地区发展战略。上街区的城市发展目标为以铝工业生产为基地的生态工业城市。
⑶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照马斯洛的金字塔理论,人们的生活需求正从基本的物质需求上升到文化、方面的需求。居住模式也同时向居住区模式发展。
⑷行政范围的扩大。峡窝镇正式划入上街区行政范围,其本身给上街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⑸铝工业园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省、市把铝工业作为上街区优势支柱产业发展,并批准设立中国(郑州)铝工业园区,郑州市成立了铝工业园区建设小组,且郑上快速路业已开工建设,这为上街区在今后充分发挥铝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争取涉铝企业来园区落户,形成铝产业的集聚效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⑹大项目带动初见成效。“十五”期间,长铝公司在上街城区投资45亿元建设大鹏电厂、70万吨氧化铝扩建工程、10万吨铝深加工等大项目将给上街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⑺撤乡建办的顺利完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快,给上街区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等也提供了大好机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