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广州这边冬天会那么炎热?

2.台风马鞍影响广州机场白云机场起飞吗

3.广州有几个区市区是哪几个

4.谁能帮我找找广州的气候?

5.广州属于什么什么气候带

广东广州白云天气预报15天查询_广东广州白云天气

广东降温要到10月份了,开始不那么热。

广东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1.9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28.7摄氏度。

为什么广州这边冬天会那么炎热?

春节期间,广州的气温通常在5摄氏度至15摄氏度之间,但也有可能下降到零下的情况。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海洋和大陆对广州市气候都有明显的影响。广州市各地春节期间气温通常在5摄氏度至15摄氏度之间,但也有可能下降到零下的情况,雨水资源丰富,平均年降水量为1800多毫米,年降水日数在150天左右。

在春节期间,广州市民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如逛花市、放烟花爆竹等。这些活动通常在户外进行,因此需要注意天气情况。如果气温较低,建议穿着保暖衣物,以免感冒或受凉。

此外,春节期间也是旅游旺季,许多人会选择前往广州旅游。对于游客来说,也需要注意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行程和穿着。如果气温较低,可以选择室内景点游览,或者选择参加一些室内活动。

广州的地理环境

广州市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区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57′~114°3′、北纬22°26′~23°56′之间,总面积7434.4平方千米。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州市

台风马鞍影响广州机场白云机场起飞吗

广州城地处北纬23°6 ¢,已在热带范围未,又居海滨,距海100 公里左右。土地平坦,夷旷开阔,故瘴疠绝少。夏无盛暑,冬无霜雪,四季不明,树木常青,花开四时,田野常收,年中只有冷热之变,灾多因旱涝失时。故广州气候以热湿为特征。夏多伏暑,但多骤雨(即白撞雨),能壮早禾。三冬久睛,可回南致雨。故有" 冬雨汗流" 之谚。秋冬早晨多雾,春夏*雨,三伏不热,连阴转凉。故各志都说:" 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又说:" 急脱急着,胜似服药".按今天气候观测纪录仍可证实上述古代气候的正确记述。

广州因地处热带,故太阳照射很强,因每年夏天太阳有两次正照头顶(正午无人影可见),即在六月初旬和七月中。但在冬季太阳最低还有45°以上,故辐射仍多,户可北向,即古书所谓" 北向户' 的地方。故广州只有凉季而无冷季,即因太阳直接辐射年总量达59千卡/厘米平方,以秋季天睛最多,故" 秋老虎"已成为传统的酷热天气的代名词。但由于平原开朗,海风调节,水网又密,蒸发时水汽吸热多,加上云多,雷雨多,故七月、八月反不觉酷热。温度平均不超过28.2℃,比山区的韶关29°2C低-度,比" 中国火炉" 的武汉29.2°C 、长沙30° C,九江29.2°C ,地理学上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即为热带。重庆29.2°C低上一度多。极端高温更比内地低。广州最热只到38.7°C ,但韶关达42°C ,比武汉42.2°C ,长沙43°C ,九江41.7°C ,重庆44°C 低三度以上。故夏无盛暑。

" 冬无霜雪" 按近三十年纪录,未有下雪记载。但按阮元《广东通志》记载淳祜五年(1245年)十二月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也".道光《南海县志》载:" 永乐十三年" (1415年)乙未冬有雪".故广州素称" 炎方" (即热地)。几百年才有一次,霜也很少,据百叶箱内观测记录,广州是无霜日的。但据地表温度来看,广州有2.4 霜日;霜时很短,多左凌晨,日出即散,故人们不易看出。故今日热带作物移入,不会霜死。时间多发生于一月上,中旬寒流侵入后放睛的早晨。古人未详记,故说成无霜。实则是年有年无,有年也不重。如1955年1 月重霜3 天是很少见的,那年白云山农场地表温度为-6.0 °C ,静水成冰片。蕃薯、香蕉、菠萝、木瓜、荔枝霜死很多。8 时霜始散。古谓" 粤入不知霜" 是有根据的。

" 四季不明" 的情况今天还存在。如夏雨即凉,深冬回南天,单衣摇扇。四时常青、常花。没有真正冬天存在。如按每五天平均温计算(即候温)在22°C以上为夏季,广州有39候,可见夏长,10°C 候温以下的冬季是不存在。即广州季节是长夏转秋,秋又转春,春又转夏,冬季不存。故广州古来季节都可以" 长夏无冬,春秋连续" 来说明。因此,以旱季湿季来分是更加切当些。即春夏季为雨季和秋冬旱季之分比气温分季节要清楚。

" 树木常青" 指树林多为常绿树,今天亦然。目前广州附近林子可称热带季风雨林。这种林是常绿树为主。因在无霜或少霜区可不落叶来避寒,且终年可生长(候温在10以°C 上),芽、叶、花等不致冷死,树木不用休眠期来抗寒,加上冬天有雨水,故生势不错。

" 花开四时" 是由于广州湿热气候下,花期可两次(如木波萝,菠萝等),故似是四时有花,实则因各种花开花期不同,花期长(3 月到半年)互相错合的结果,如白兰一月仍有花开,全年开二次的木菠萝,三次花的菠萝,全年花的香蕉等,便形成了各月都开花。连最冷的二月也有许多花开。这可用广州清初以来的花市盛会来说明。岁末二月(农历一月)是最冷时期,但这时花市的花很多。而北方却是万里枯黄景色。按古书记载,花市起子乾隆,盛干嘉庆以后,因外商要香花制茶而兴。张心泰《粤游小志》:" 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双门底,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年".同时人(咸、同间)徐澄溥有" 岁暮杂诗" :" 双门花市走幢幢,满插箩筐大树禾农,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见《菊坡精舍集》)。同治十一年(1872)《续南海县志》称:" 花市在藩署前(即今财厅前),灯月交辉,花香袭人,炎敲夜尤称奇丽".可见岁末及平常花市古已有之。以十三行、桨栏路和双门底、财厅前两地为中心。牡丹、芍药、梅、桃、金橘,桔、茶花,鸡冠、吊钟、水仙都有大批出售。牡丹来自山东,在原地谷雨才开,到广州立春即开,相差达五个节气。由今天近郊有花地,有专业花农,吊钟在清远,花县、肇庆、四会都有花山专种情况来看," 四季常花" 一语至今仍对。情况也和清初大致相若,只今天花市品种增加(如银柳、菊等),地点增加扩大,如由十八甫桨栏路自开马路后(1918——1919),更为集中,妇女也来看花市:光复南、杨巷(古称羊巷)都有。双门底扩大到西湖路、教育路。1960年更开东川路和同福路二花市。故《广东新语》"岭南花不应节候。十月间,梅与菊齐发。正月菊亦有花。也是花开四时现象之一。

田野常收' 指近郊田土终年生产而言。冬季北方已不种作物而南方仍种。如郊区冬季为蔬菜旺季,鱼塘、果、蔗不少在冬季收成。冬种作物也多,和今天情况相似。如《张府志》都说:" 下番禺两获之余,则莳莱,为油种,三蓝以染绀,或树黄姜,或蔓青,蕃薯。大禾田既获,则以海水淋秆烧盐。其平阜高岗亦多有荻蔗、吉贝麻,豆排草,霍香,果瓜之植……地无废壤,人无游手者矣".可见古广州郊区农业之盛

" 年中只有凉热" 即指长夏和相连续的春秋季而言。秋春凉季,长夏热季。故有些花长年可开(如人心果,木瓜,香蕉等),有些开几次花,如杨桃开五次花,甚至被人认为" 花不应节" ,如花市有菊,和北方秋菊不同,即因广州冬天实为北方秋季,故菊可开于深冬。

" 旱潦失常" 也是广州气候特点。由于位于季风区,气流南北交替,冬冷吹北风,夏热吹南风,南北冷暖气流相遇成雨区。如气流有变动,广州即可成少雨时期或*雨时期,易成水灾和旱灾了。因为季风区气流是不稳定的。其中尤以飓风雨为著,往往一次飓风即成灾害,如宋开宝八年(975 年)十月" 广州飓风"起,一昼夜雨水二丈余,海为之涨,飘失舟楫" (《宋史。五行志》)。" 永乐廿年(1422)夏五月己未飓风暴雨,海水涨溢" (黄佐《广东通志》)。如季风失常也每成旱灾,如《广东通志》称绍兴十六年(1146年);" 广州久旱".《番禺县志》称万历廿三年(1596年) "春旱后又秋旱,赤地千里".即春无雨到,秋无飓风,都成旱灾。如1963年由冬到明年秋天九个月中,未下过一场大雨。古书所记,不是误传,故水利措施仍很重要

按广州日均温等于和大于10°C 的全年日数总积温达8 ,000 °C 左右,已是全国最高温地区,足够全年耕作的需要。湿润情况可由雨水表示。广州年平均总雨量1727.8毫米,也是全国最多雨量地区,和世界上湿热的热带气候相比也不逊色,故广州划入湿热的热带中。由天然林相看来,广州附近的林相也是热带雨林类型。如林内优势树种不显,故群众称它为" 杂木林".藤本大而多,附生、寄生,气生植被也有。树种多为热带广泛分布种,具板根(木棉、人面子、榕、菩提等);老茎生花(如木菠萝、杨桃等)、光滑树皮,衰颓叶(叶初出时垂直避光下垂,如芒果,荔枝等)、滴尖叶(叶尖特尖,利滴水)、锒钳叶(叶层层交错吸收阳光)等热带雨林生态。冬季较早,但仍有寒潮雨,如在" 花市" 中,也每遇寒风细雨天气。

夏季长,午后雷雨(即白撞雨)也是广州气候特点之一。这使水田水温突降,故有利于早稻。据今天观察,气温在33°C 时(即伏暑天气气温)水田已达40°C 水温,烫伤水稻根部,使灌浆期水稻吸收养分减少,造成空粒,尤以沙质田土易曾温为害较深。可见古书所载白撞雨能壮早稻。

三冬久睛,回南致雨也表示广州冬暖情况。冬天睛天可以维持半个月,日间最高达22°C ,最低也有12°C ,故成为冬日摇扇的天气。冬天如无寒流,广州本地天气是仍然很热的。劳动即出汗,故有" 冬雨汗流" 之称。《广东新语》云:" 三冬多暖" ,又云:" 冬间寒二、三日复暖" ,也指出这种情况。

春夏*雨是因为广州在春夏之交时,正好是北来冷气和南来暖气在此相接触。故暖气流被冷气流冷却,水汽凝结成雨,即冷暖气流接触的锋面上的冷却雨水来。这个冷暖气流相交接的锋面在沿海地方停留时,或在罗平山脉受阻滞时,都可以形成广大的雨区(200-300 公里阔的雨带),使广州一连十数天下雨,水涨成灾。

;" 春寒雨至" 就是说冷气南下把暖气抬升成雨,又称" 南撞北" 天气。古书记载*雨为灾的确不少,如嘉靖43年(15年)" 正月月雨至八月,*雨坏禾"即为例子。

寒潮侵入,但仍不能影响热带的特点,且成为广州得天独厚之处。如冬季有一较冷期,可杀死田土害虫,又可致雨,北方植物可南移,对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谚语说:" 干冬湿年,禾黍满田" ,即表示了干寒潮和湿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故广州城为一美丽和富饶的热带季风区城市,在中国享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在世界上也同样盛名,即与其气候的特征有关。《史记》云;" 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瑇瑁、果、布之凑。" 则广州2000多年前,已成为富饶的热带物产集中都邑。而且到了后来,还发展成象牙和铜、银的集散地。《汉书地理志》云:" 处近海,多犀、象、瑇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比《史记》所记时(汉武帝时)多了银、铜等项贸易了。

我国竺可桢教授等指出我国热带在五岭之南。他在《物候学》一书中称:岭南则可说是我国亚热带的南界,南岭以南便可称为热带了。热带的特征是;' 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换言之,在热带里,干季和雨季的分别比冬季和夏季的分别更为突出" ,可广州是个美丽的热带城市,气候学家也是承认的。

当然,广州附近山多,故气温和雨量分布也不均衡,一般在1500-1800毫米之间。如黄埔、扶胥港一带,由于北面受白云山遮挡南下寒潮,成为" 雨影区" ,南面又有市桥台地挡住南风,故成为1550毫米以下少雨区,有利港湾建设。白云山地势高,南北气流遇山上升,凝结成雨,雨量在1800毫米以上。广州地势开朗,气流畅通,也成为1710毫米以上雨区。

广州有几个区市区是哪几个

是的,台风马鞍会影响广州白云机场的起飞。

因为台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具有极高的能量和破坏力,能对机场和飞行造成严重威胁。在台风来临前,为了确保飞行安全,机场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关闭跑道、调整航班等。在台风期间,航班可能会被取消、延误或延迟起飞,这取决于台风的情况和机场的应对措施。

所以,如果您有计划在台风期间前往广州白云机场,请提前了解机场的情况,并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您的行程顺利。

谁能帮我找找广州的气候?

广州

1.地理区位 广州——广东省的省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海滨城市。

广州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

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广州属丘陵地带。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

2.四季气候

广州地处亚热带,横跨北回归线,年平均温度20-22℃,最低温度0℃左右,最高温度38℃,气候宜人,是全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

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广州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年均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

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8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至12月气温适中,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3.面积、行政区划和人口

广州市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10区面积为3718.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0.02%;2个县级市面积为3715.9平方公里,占49.98%。

2005年,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原广州市10区2市: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芳村区、花都区、番禺区,以及从化市、增城市两个县级市,其中越秀区、东山区合并为越秀区;荔湾区、芳村区合并为南沙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改为萝岗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改为南沙区。

新广州10区2市: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萝岗区、南沙区,以及从化市、增城市两个县级市。

广州市常住户口人数约为720万。

4.历史文化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

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5.对外交往史

广州有着悠久的对外交往史。

在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6-公元220年),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与海外交往频繁。

中国的丝织品、瓷器、铁器、铜钱、纸张、金银等以广州为起航站运往海外,换回珠宝、香药、象牙、犀角等,广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贸易大港。

到了元代(约公元1206-1368年),世界上同广州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区有140多个。

到了明代(约公元1368-14年),广州便有了“出口商品交易会”。

到了清朝(1757年),有一段时期清 *** 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当时著名的“十三行”就是专门分工做对外贸易的洋行。

对外通商的繁荣也促进了广州与海外的文化交流。

6.国际友好城市

自改革开放(1979年)以来,广州与世界14个国际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目前,广州市已经成为世界大都市协会正式会员城市。

7.交通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海陆空交通中心。

羊城通

羊城通是广州一种电子收费系统,卡片的大小和信用卡相同,内置芯片,使用时把卡片放在接收器上即能完成付款过程,可用于广州市的公共汽车、的士、地铁、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付费,广州地铁为羊城通使用者提供单程票车资的9.5折乘车优惠.羊城通也可以在某些指定超市、快餐店及全线7-11便利店消费结帐,作用类似于香港的八达通。

摩托车禁令

从2004年5月1日开始,广州市分三阶段禁止摩托车在市区行驶。

第一阶段,自2004年5月1日起,除上、下班高峰期外,在中心城区部分路段禁止摩托车行驶;第二阶段,2006年1月1日起,全天24小时在东风路、解放路、人民路等中心城区主干道禁摩;第三阶段,2007年1月1日起,全天24小时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全面禁摩。

另外,还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行驶。

7.1.海运

中国第三大港口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现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年货物吞吐量达1.67亿吨。

黄埔新港和新沙港位于广州东部、珠江的出海口,均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莲花山港、南沙港、广州开发区穗港码头和增城新塘港已开通往返香港的客、货轮,花都区开通往返香港的货轮。

内河可沿东、西、北江航道沟通广东省各地和广西省,与100多条河道相连接。

7.2.陆路运输

铁路有京广复线、广茂线、广梅汕线、广深线、广九准高速铁路,还有建设中的广珠澳铁路、武广客运专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

公路运输已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105、106、107、324、205国道为骨架,以三道环线为系带,连接各条国道,贯通广东省内97%以上的县、市、镇,并接邻近省市的公路网络。

市交通设施和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很快。

目前已初步建成城市快速交通骨架网: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广园东路以及四条内环路放射线。

广州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481万人次。

规划制定共七条线路的快速轨道网络交通方案,其中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四号线中的大学城专线已投入营运;预计2006年底三号线全线开通,四号线开通新造-黄阁段。

7.3.空运

广州白云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旅客吞吐量居全国前列。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级枢纽机场。

规划到2010年旅客吞吐量为2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为100万吨。

8.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

20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

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8.1.农业

广州农业以“高质、高产、高效”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主体。

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广州农业正向现代化都市型农业转变。

8.2.工业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

全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4个。

广州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

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

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广州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一带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8.3.外贸

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通商贸易的口岸,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享誉全球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在广州举行,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

新建成的广交会场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将把“中国第一展”提升到世界级博览会的层次。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大的会展中心。

其总用地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面积约43.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5万平方米,是一座能够满足国际级商品交易会、大型贸易展览、大型国际会议等需要的多功能、综合性、高标准的际会议展览中心。

8.4.商业

广州的商业网点多、行业齐全、辐射面广、信息灵、流通渠道通顺。

全市拥有商业网点10万多个,为全国十大城市之冠。

大型购物商场、大型货仓式批发零售自选商场、灯光夜市、集贸市场等构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网络。

8.5.旅游业

广州的旅游业具有集旅游、饮食、住宿、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格局。

众多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使游客流连忘返。

色、香、味、形俱全的粤菜及中外各色风味饮食,为广州带来“食在广州”的美称。

拥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和众多不同档次的宾馆、旅店。

“广州一日游”已成为广州旅游的特色品牌。

8.6.金融保险业

广州是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活跃,是华南地区融资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外资银行第二批放开准入的城市。

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门类齐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外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金融业务规模日益扩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资金容量不断扩大,种类增多。

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分行和办事处超过30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广州设立的分公司和办事处超过10家。

中国人民银行在广州设立广州分行。

8.7.房地产业

广州房地产业(包括住宅、商厦和写字楼等)的综合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而稳定地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多年来市 *** 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持续高强度投入,各种居住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使广州房地产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

8.8.电信业

广州是华南地区信息中心,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长途电信业务三大出口之一,也是全国互联网三个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更是国家互联网三大交换中心之一。

目前广州市已建成了高带宽、覆盖全市、可靠安全、技术先进和服务种类齐全的优质宽带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光纤铺设到小区及部分商厦,并建立了宽带数据、交互式视频等业务平台。

广州市话程控化、市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9. 军事

广州是 *** 驻地,是华南军事重要基地。

10.教育

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多高校的地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都在广州市区内.

11.历史沿革

广州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百越”人创造了岭南地区的岭南文化。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治在番禹,辖4县。

郡尉任嚣筑“任嚣城”至今已有2213年历史。

前20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建筑了“周十里”的赵佗城。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平南越国,分南越国土为南海等九郡,南海郡治在番禹。

吴黄武五年(前226),孙权建立交、广二州,合浦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起。

后梁贞明三年(917),清海军节度使刘龑在广州建立大越国,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清顺治三年(16),朱聿在广州自立为帝,年号绍武,史称南明。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成立,孙科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

这是广州建市之始。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开始了长达7年的沦陷时期。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 *** 成立, *** 任市长。

1954年中央决定撤销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六大行政区,广州市归广东省领导。

1960年9月20日,广州市开始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

广州古称“楚庭”,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生活在这里的“百越之族”就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来往甚密,当地人以“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古代广州曾是三朝古都,汉初时赵佗在广州建立南越国;到五代十国时期,这里又建有“南汉国”;另外,文学名著《桃花扇》中提到的“南明”王朝(建于明朝末年,该政权仅维持40天)也在广州建都。

广州是一座充满现代感的大都市,既充满活力,又保留着悠远的古风,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市井风情与现代都市景观相衬托,是一个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广州在远古时曾是一片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如今这里仍是植物的王国。

华南植物园、云台花园、流花湖公园、人民公园、麓湖公园、东山湖公园等充分展现了南国的园林特色,市郊还有从化温泉风景区、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芙蓉嶂风景区等等。

当地的主要人文景观有南越王墓、镇海楼、西关大屋、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黄埔军校旧址、中山纪念堂等,可供后人缅怀先人的英雄事迹。

重要数据

简称:穗

位置: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

濒临南海,背靠白云山,珠江穿市而过,东江、西江、北江——珠江三大支流在此汇合流入南海。

面积: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43平方公里。

区划: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南沙区、萝岗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增城市。

市花:红棉花

市树:木棉树

市鸟:画眉

区号:020

邮编:510000

景观:白云山、越秀公园等

旅游景点:

白云山 华南植物园 麓湖公园 萝岗风景区 云台花园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

光孝寺 石室圣心大教堂 越秀公园(越秀山) 镇海楼 流花湖公园 兰圃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三元宫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文化公园 中山纪念堂

五仙观 *** “一大”旧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广州动物园 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莲花山

[市名之由来]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6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个郡,郡下面设县。

其 *** 郡管辖番禺、龙川等四个县。

南海郡治,即政治、军事机构所在地,设在这里,当时称蕃禺,并在此建城,此为广州建城之年。

公元226年(吴黄武五年),东吴孙权由原交州分出南海、苍梧等4郡,新设置广州,因州治原在广信(今梧州、封开一带),广州之名取自广信的“广”字。

交广分治后,广州州治迁到番禺,广州之名由此而来。

广州属于什么什么气候带

广州城地处北纬23°6 ¢,已在热带范围未,又居海滨,距海100 公里左右。土地平坦,夷旷开阔,故瘴疠绝少。夏无盛暑,冬无霜雪,四季不明,树木常青,花开四时,田野常收,年中只有冷热之变,灾多因旱涝失时。故广州气候以热湿为特征。夏多伏暑,但多骤雨(即白撞雨),能壮早禾。三冬久睛,可回南致雨。故有" 冬雨汗流" 之谚。秋冬早晨多雾,春夏*雨,三伏不热,连阴转凉。故各志都说:" 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又说:" 急脱急着,胜似服药".按今天气候观测纪录仍可证实上述古代气候的正确记述。

广州因地处热带,故太阳照射很强,因每年夏天太阳有两次正照头顶(正午无人影可见),即在六月初旬和七月中。但在冬季太阳最低还有45°以上,故辐射仍多,户可北向,即古书所谓" 北向户' 的地方。故广州只有凉季而无冷季,即因太阳直接辐射年总量达59千卡/厘米平方,以秋季天睛最多,故" 秋老虎"已成为传统的酷热天气的代名词。但由于平原开朗,海风调节,水网又密,蒸发时水汽吸热多,加上云多,雷雨多,故七月、八月反不觉酷热。温度平均不超过28.2℃,比山区的韶关29°2C低-度,比" 中国火炉" 的武汉29.2°C 、长沙30° C,九江29.2°C ,地理学上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即为热带。重庆29.2°C低上一度多。极端高温更比内地低。广州最热只到38.7°C ,但韶关达42°C ,比武汉42.2°C ,长沙43°C ,九江41.7°C ,重庆44°C 低三度以上。故夏无盛暑。

" 冬无霜雪" 按近三十年纪录,未有下雪记载。但按阮元《广东通志》记载淳祜五年(1245年)十二月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也".道光《南海县志》载:" 永乐十三年" (1415年)乙未冬有雪".故广州素称" 炎方" (即热地)。几百年才有一次,霜也很少,据百叶箱内观测记录,广州是无霜日的。但据地表温度来看,广州有2.4 霜日;霜时很短,多左凌晨,日出即散,故人们不易看出。故今日热带作物移入,不会霜死。时间多发生于一月上,中旬寒流侵入后放睛的早晨。古人未详记,故说成无霜。实则是年有年无,有年也不重。如1955年1 月重霜3 天是很少见的,那年白云山农场地表温度为-6.0 °C ,静水成冰片。蕃薯、香蕉、菠萝、木瓜、荔枝霜死很多。8 时霜始散。古谓" 粤入不知霜" 是有根据的。

" 四季不明" 的情况今天还存在。如夏雨即凉,深冬回南天,单衣摇扇。四时常青、常花。没有真正冬天存在。如按每五天平均温计算(即候温)在22°C以上为夏季,广州有39候,可见夏长,10°C 候温以下的冬季是不存在。即广州季节是长夏转秋,秋又转春,春又转夏,冬季不存。故广州古来季节都可以" 长夏无冬,春秋连续" 来说明。因此,以旱季湿季来分是更加切当些。即春夏季为雨季和秋冬旱季之分比气温分季节要清楚。

" 树木常青" 指树林多为常绿树,今天亦然。目前广州附近林子可称热带季风雨林。这种林是常绿树为主。因在无霜或少霜区可不落叶来避寒,且终年可生长(候温在10以°C 上),芽、叶、花等不致冷死,树木不用休眠期来抗寒,加上冬天有雨水,故生势不错。

" 花开四时" 是由于广州湿热气候下,花期可两次(如木波萝,菠萝等),故似是四时有花,实则因各种花开花期不同,花期长(3 月到半年)互相错合的结果,如白兰一月仍有花开,全年开二次的木菠萝,三次花的菠萝,全年花的香蕉等,便形成了各月都开花。连最冷的二月也有许多花开。这可用广州清初以来的花市盛会来说明。岁末二月(农历一月)是最冷时期,但这时花市的花很多。而北方却是万里枯黄景色。按古书记载,花市起子乾隆,盛干嘉庆以后,因外商要香花制茶而兴。张心泰《粤游小志》:" 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双门底,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年".同时人(咸、同间)徐澄溥有" 岁暮杂诗" :" 双门花市走幢幢,满插箩筐大树禾农,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见《菊坡精舍集》)。同治十一年(1872)《续南海县志》称:" 花市在藩署前(即今财厅前),灯月交辉,花香袭人,炎敲夜尤称奇丽".可见岁末及平常花市古已有之。以十三行、桨栏路和双门底、财厅前两地为中心。牡丹、芍药、梅、桃、金橘,桔、茶花,鸡冠、吊钟、水仙都有大批出售。牡丹来自山东,在原地谷雨才开,到广州立春即开,相差达五个节气。由今天近郊有花地,有专业花农,吊钟在清远,花县、肇庆、四会都有花山专种情况来看," 四季常花" 一语至今仍对。情况也和清初大致相若,只今天花市品种增加(如银柳、菊等),地点增加扩大,如由十八甫桨栏路自开马路后(1918——1919),更为集中,妇女也来看花市:光复南、杨巷(古称羊巷)都有。双门底扩大到西湖路、教育路。1960年更开东川路和同福路二花市。故《广东新语》"岭南花不应节候。十月间,梅与菊齐发。正月菊亦有花。也是花开四时现象之一。

田野常收' 指近郊田土终年生产而言。冬季北方已不种作物而南方仍种。如郊区冬季为蔬菜旺季,鱼塘、果、蔗不少在冬季收成。冬种作物也多,和今天情况相似。如《张府志》都说:" 下番禺两获之余,则莳莱,为油种,三蓝以染绀,或树黄姜,或蔓青,蕃薯。大禾田既获,则以海水淋秆烧盐。其平阜高岗亦多有荻蔗、吉贝麻,豆排草,霍香,果瓜之植……地无废壤,人无游手者矣".可见古广州郊区农业之盛

" 年中只有凉热" 即指长夏和相连续的春秋季而言。秋春凉季,长夏热季。故有些花长年可开(如人心果,木瓜,香蕉等),有些开几次花,如杨桃开五次花,甚至被人认为" 花不应节" ,如花市有菊,和北方秋菊不同,即因广州冬天实为北方秋季,故菊可开于深冬。

" 旱潦失常" 也是广州气候特点。由于位于季风区,气流南北交替,冬冷吹北风,夏热吹南风,南北冷暖气流相遇成雨区。如气流有变动,广州即可成少雨时期或*雨时期,易成水灾和旱灾了。因为季风区气流是不稳定的。其中尤以飓风雨为著,往往一次飓风即成灾害,如宋开宝八年(975 年)十月" 广州飓风"起,一昼夜雨水二丈余,海为之涨,飘失舟楫" (《宋史。五行志》)。" 永乐廿年(1422)夏五月己未飓风暴雨,海水涨溢" (黄佐《广东通志》)。如季风失常也每成旱灾,如《广东通志》称绍兴十六年(1146年);" 广州久旱".《番禺县志》称万历廿三年(1596年) "春旱后又秋旱,赤地千里".即春无雨到,秋无飓风,都成旱灾。如1963年由冬到明年秋天九个月中,未下过一场大雨。古书所记,不是误传,故水利措施仍很重要

按广州日均温等于和大于10°C 的全年日数总积温达8 ,000 °C 左右,已是全国最高温地区,足够全年耕作的需要。湿润情况可由雨水表示。广州年平均总雨量1727.8毫米,也是全国最多雨量地区,和世界上湿热的热带气候相比也不逊色,故广州划入湿热的热带中。由天然林相看来,广州附近的林相也是热带雨林类型。如林内优势树种不显,故群众称它为" 杂木林".藤本大而多,附生、寄生,气生植被也有。树种多为热带广泛分布种,具板根(木棉、人面子、榕、菩提等);老茎生花(如木菠萝、杨桃等)、光滑树皮,衰颓叶(叶初出时垂直避光下垂,如芒果,荔枝等)、滴尖叶(叶尖特尖,利滴水)、锒钳叶(叶层层交错吸收阳光)等热带雨林生态。冬季较早,但仍有寒潮雨,如在" 花市" 中,也每遇寒风细雨天气。

夏季长,午后雷雨(即白撞雨)也是广州气候特点之一。这使水田水温突降,故有利于早稻。据今天观察,气温在33°C 时(即伏暑天气气温)水田已达40°C 水温,烫伤水稻根部,使灌浆期水稻吸收养分减少,造成空粒,尤以沙质田土易曾温为害较深。可见古书所载白撞雨能壮早稻。

三冬久睛,回南致雨也表示广州冬暖情况。冬天睛天可以维持半个月,日间最高达22°C ,最低也有12°C ,故成为冬日摇扇的天气。冬天如无寒流,广州本地天气是仍然很热的。劳动即出汗,故有" 冬雨汗流" 之称。《广东新语》云:" 三冬多暖" ,又云:" 冬间寒二、三日复暖" ,也指出这种情况。

春夏*雨是因为广州在春夏之交时,正好是北来冷气和南来暖气在此相接触。故暖气流被冷气流冷却,水汽凝结成雨,即冷暖气流接触的锋面上的冷却雨水来。这个冷暖气流相交接的锋面在沿海地方停留时,或在罗平山脉受阻滞时,都可以形成广大的雨区(200-300 公里阔的雨带),使广州一连十数天下雨,水涨成灾。

;" 春寒雨至" 就是说冷气南下把暖气抬升成雨,又称" 南撞北" 天气。古书记载*雨为灾的确不少,如嘉靖43年(15年)" 正月月雨至八月,*雨坏禾"即为例子。

寒潮侵入,但仍不能影响热带的特点,且成为广州得天独厚之处。如冬季有一较冷期,可杀死田土害虫,又可致雨,北方植物可南移,对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谚语说:" 干冬湿年,禾黍满田" ,即表示了干寒潮和湿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故广州城为一美丽和富饶的热带季风区城市,在中国享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在世界上也同样盛名,即与其气候的特征有关。《史记》云;" 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瑇瑁、果、布之凑。" 则广州2000多年前,已成为富饶的热带物产集中都邑。而且到了后来,还发展成象牙和铜、银的集散地。《汉书地理志》云:" 处近海,多犀、象、瑇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比《史记》所记时(汉武帝时)多了银、铜等项贸易了。

我国竺可桢教授等指出我国热带在五岭之南。他在《物候学》一书中称:岭南则可说是我国亚热带的南界,南岭以南便可称为热带了。热带的特征是;' 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换言之,在热带里,干季和雨季的分别比冬季和夏季的分别更为突出" ,可广州是个美丽的热带城市,气候学家也是承认的。

当然,广州附近山多,故气温和雨量分布也不均衡,一般在1500-1800毫米之间。如黄埔、扶胥港一带,由于北面受白云山遮挡南下寒潮,成为" 雨影区" ,南面又有市桥台地挡住南风,故成为1550毫米以下少雨区,有利港湾建设。白云山地势高,南北气流遇山上升,凝结成雨,雨量在1800毫米以上。广州地势开朗,气流畅通,也成为1710毫米以上雨区。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

全年平均气温20-22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约为1720毫米。

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7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和3月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

扩展资料:

广州的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及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

2、地形地貌

广州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狂藏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

3、水文特征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2条,河宽5米以上的河流1368条,总长5597.36千米,河道密度达到0.75千米/平方千米,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

百度百科-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