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天气_基辅天气35度
1.二战东线有多恐怖?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篇 第三章
3.二战中1941年所发生的重大
4.苏联为什么能打败德国?
我恰巧在莫斯科留学,的确俄罗斯的物价比国内要贵多了,建议还是在国内都备好,但是牙膏等洗漱用品,洗面奶,护发素,洗发液等跟国内差不多,有的比国内还便宜,蔬菜很贵,我在这边买一个大青椒要合人民币8块,所以还是在国内自己带点干菜来吧,调料什么的能多带点就多带点,但是俄罗斯这边的国产饮料很便宜。
穿的衣服还是自己带吧,这边的衣服很贵,基本上都和人民币400到600之间,夏天的衣服也就能便宜一点吧,鞋也一样,很贵,最好自己能多带点衣服,我不知道你要去什么地方,但是莫斯科的天气是最近几年来最冷的,冬天最低达到零下25度。建议你多准备写春秋的长袖衣服,这边供暖很好,在教室里很热,地铁和商店也一样
用的东西别忘了带电源转换器,带个好一点的电子词典,喜欢吃饺子的别忘了带擀面杖,呵呵 这边的不好用。最好自己带个电饭锅
呵呵 建议最近来的话最好带美元吧,欧元最近跌的很厉害,春节时一欧元还可以换44卢布呢现在也就能换39卢布,美元相对比较稳定。
目前我能先到的也就这么多,有什么需要的可以问我。
二战东线有多恐怖?
今天突然看到这个问题,虽然是一年以后才答的,但看到前面两位的回答还是要说下,德国之所以没有闪击苏联成功就是因为苏联的疆土太过辽阔,苏联人誓死抵抗,闪击战在当时确实是很先进的战术,因为它利用了机动部队的高速机动的特点在敌后穿插迂回,可配合前线其他部队包围敌军,一举歼灭,巴巴罗萨前期苏联防线被瓦解也证明闪击战的成功,但闪击战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两处致命缺点,第一个那就是对后勤要求极大,一旦后勤跟不上闪击战就废了;第二个是闪击战面对阵地战攻坚不行,在德军俘虏基辅百万苏军后北上莫斯科就遭遇了朱可夫布置的层层防线,闪击战至此开始失去辉煌,因为苏联将德军拖入残酷的巷战阵地战,那完全是拼消耗,机动部队在巷战里发挥的作用还不如一个步兵发挥的作用大,那么这里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不绕开城市呢?闪击后方呢?废话,不把前线苏军击溃你闪击苏联后方,苏军断你补给没补给了坦克就是一堆废铁,一堆靶子,至于以战养战那就更别想了,因为双方用的武器装备根本不一样,坦克零件炮弹都不互通,怎么以战养战?而且苏军当时的战略就是防守,建阵地层层阻击,机动部队基本失去闪击作用,只能和苏联拼消耗,而且德军因为巴巴罗萨导致部队推进过快,补给线被过度拉长,苏联沦陷区游击队甚多火力又猛,各种破坏骚扰让德军只能把补给站设在波兰(波兰还是乌克兰忘了,反正离前线还很远),运输还是一战水平,闪击不失败才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篇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发起者德国为首,联合日本和意大利为联盟再次挑起的一场世界性战役,战争范围之广,波及国家之多,持续时间之长,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场让人闻之色变的恐怖战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分为东西两大战场,两大战场的划分是以德国为分界线的,一般的来讲,东线战场依然是和一战那样属于对抗苏联那边的,西线战场也和一战一样属于对抗英国为首的国家。
而对抗的国家不同因此两大战线战役的正式打响时间也不同,西线战场自从1939年战争发起就随之展开,而东线战场一直到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了与前苏联定下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前苏联时算是正式开始,而东线战场也是非常让人瞩目的战线,从波罗的海到黑海,足足有1800多公里之长, 虽然不像西线那样有英美等国并肩作战,但是凭借前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超强力量与德国进行对抗,东线战场也同样恐怖,可以说是残酷至极。
首先我们可以从一部著名**来感受以下东线战场有多可怕,在著名**《辛德勒的名单》中,与辛德勒同行的一名犹太人被德国兵抓到了送往集中营的专列上,辛德勒动用关系试图让军官将这名犹太人放出来,不出所料地遭到了德国兵地拒绝,而随后辛德勒的一个行为瞬间让德国兵变怂,只见辛德勒掏出纸笔记下了这名德国兵的名字,随后称将要在月底将这名德国兵送往东线战场,如此一番话可谓是让德国兵胆战心惊,并且也从侧面反映出东线战场的残酷性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
而这其中发生的几场战役更是能够让人们认识到东线战场有多可怕,比如明斯克战役,这场战役中德国用了二十天不到的时间将苏联军队西方面军大部全部歼灭,并且俘虏了50万名冠病,而在之后苏联发起反攻,同样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内大败德军,成功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大部的三十万名官兵全部歼灭。而同样发生在东线战场上的载入史册的基辅战役更是残酷,堪称的上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保卫战役,这场战斗中,苏联和德国共投入兵力达135万人,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是苏联第5、第21和第、37以及第26计团军大部,以及第40、第38集团军一部被全部歼灭,可谓是损失极其惨重,除此之外还有列宁格勒战役以及莫斯科保卫战等多项战役的残酷性都让人闻风丧胆,实在是残酷至极。
二战中1941年所发生的重大
青春胜利了。伤寒没有能夺走保尔的生命。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
积雪融化了,小水洼闪闪发光。外面已经是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了。
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十足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
“怎么样,冬天咱们总算熬过来了吧?”保尔用指头敲着窗户,低声说。
母亲吃惊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麻雀……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笑。
百花盛开的春天到来了。保尔开始考虑回基辅的问题。他已经康复到能够走路了,不过体内还潜伏着别的什么病。有一天,他在园子里散步,突然感到脊椎一阵剧痛,随即摔倒在地上。他费了好大劲,才慢慢挪到屋里。第二天,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摸到他脊椎上有一个深坑,惊讶地叫了一声,问:“这儿怎么有个坑?”
“大夫,这是公路上的石头给崩的。在罗夫诺城下,一颗三-炮弹在我背后的公路上炸开了花……”
“那你是怎么走路的?没什么影响吗?”
“没有。当时我躺了两个来钟头,接着又继续骑马了。这是头一回发作。”
医生皱着眉头,仔细地检查了那个坑。
“亲爱的,这可是非常讨厌的事情。脊椎是不喜欢这种震动的。但愿它以后别再发作了。穿上衣服吧,柯察金同志。”
医生掩饰不住自己的忧虑,同情地看着这个病人。
阿尔焦姆住在他老婆斯捷莎的娘家,斯捷莎年纪不大,长得很丑。她家是贫穷的农民。有一天,保尔顺路去看阿尔焦姆。在肮脏的小院子里,有一个邋遢的斜眼小男孩在跑着玩。
他一看见保尔,就毫不客气地用小眼睛瞪着他,一面专心致志地抠鼻子,一面问:“你要干什么?是来偷东西的吧?最好快走,我妈妈可厉害啦!”
这时,破旧的矮木房的小窗户打开了,阿尔焦姆在叫他:“进来吧,保夫鲁沙!”
一个脸黄得像羊皮纸的老太婆,手里拿着火叉子,在灶边忙着。她冷冷地瞧了保尔一眼,让保尔走过去,接着把锅勺敲得丁当乱响。
两个留短辫子的大女孩,急忙爬到炉炕上,像没有见过世面的野蛮人,好奇地探头打量着客人。
阿尔焦姆坐在桌子旁,有点难为情。他的婚事,母亲和保尔都不赞成。他是个血统工人,不知道为什么竟跟相处了三年的石匠女儿、美丽的被服厂女工加莉娜断绝了关系,同难看的斯捷莎结了婚,入赘到这个没有男劳动力的五口之家。
每天从机车库下工以后
苏联为什么能打败德国?
1、豫南会战
豫南会战是中国第5战区军队在河南南部抗击日军的一次作战。 1941年1月,日第11军为了打通平汉铁路南段,解除中国军队对信阳日军的威胁,纠集步兵7个师、骑兵1个旅、战车3个团的兵力,在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的指挥下,分左、中、右3个兵团,分三路,准备向豫南发起进攻。?
第5战区司令长官决定用避实击虚的战略,留少数兵力正面抗击,主力转向两翼,待日军进攻兵力分散之时,从其两侧及背后围歼之。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
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在河南信阳以北地区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日军为寻歼在豫南的中国军队汤恩伯集团军,抽调第3、第17、第40师及特种兵一部,集中在信阳以北地区,由第11集团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指挥进攻豫南。
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3个集团军共8个军组织防御。30日,日军中央兵团兵分两路,企图协同两翼兵团夹击中国军队。31日,日军攻占舞阳、上蔡,形成包围圈,但中国军队已先行转移,致使日军扑空。
此时,日军侧背受到中国军队攻击,正阳已被皖西第84军克复,后方交通受到威胁,遂于2月1日开始回撤。日军第3师从舞阳撤出后,于4日攻占南阳,6日放弃该城向唐河、泌阳方向撤退。
中国第13军顺势收复舞阳后,即向南阳方向追击日军。与此同时,由舞阳南撤的日军第17师及第15、第4师各一部,在象河关附近遭到中国军队猛烈打击,伤亡惨重,向南溃退。至7日,各路日军均撤回信阳附近。此役,共毙伤日军9000余人。
2、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德语:Luftlandeschlacht um Kreta,希腊语:Μ?χη τη? Κρ?τ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腊战役的一部分,爆发于希腊克里特岛的战事。
战斗开始于1941年5月20日早上,德国发动代号“水星行动”(德语:Unternehmen Merkur)的军事行动,空降入侵克里特岛。防守该岛的为希腊抵抗军及盟军。
经过首天的战斗,以英军为首的盟军承受了极高的伤亡,却无法有效阻断德军的进攻。第二天,由于盟军方面的通讯出现问题,导致盟军指挥官无法及时掌握战况,致使岛上西面的马莱迈机场落入德军手中,令德军得以大量空运增援部队,在数量上压倒盟军并最终完全控制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战役在三个方面都是空前的:它是历史上首次的大规模空降作战;它是盟军首次利用被破译的德军恩尼格玛密码机获取情报的作战;它是德军首次遭遇当地平民大规模抵抗的战役。
受到这次军事行动中空降部队的巨大伤亡影响,禁止德军今后任何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盟军却对空降兵的潜力印象深刻并开始积极组建自己的空降部队。
德军以空降突击方式夺取岛上3个机场,并从海上运送重武器和登陆部队上岸。虽然德军空降兵付出了沉重代价,甚至承认“克里特岛已成为德国伞兵的坟墓”,但德军最终实现了战役目的,控制了爱琴海和地中海航道。
3、重庆隧道惨案
1941年仲夏,停歇了很久的日机夜袭又开始了。6月5日下午6时,空袭警报突然响起,日机20余架分批夜袭重庆,空袭时间长达3小时以上。市民一向是在白天躲警报,傍晚才从近郊返回。
于是闻警报后,疏散不及的市民大都从三个洞口匆忙涌人隧道内。顿时,只能容纳5000人的大隧道,这天却涌入了近万人。加之,天气炎热,隧道空气极差。到下午7时,紧急警报响过,防护团在外面关上闸门,不准进出。
1941年6月5日晚上9时左右,日军对重庆进行大规模的“地毯式”反复轰炸。市中区居民因准备不充分,接到警报后未及时疏散开,于是如潮水般地拥向公共防空大隧道中,洞内避难人数较往常激增一倍,达到万余人,几近饱和。
管理隧道口的宪兵及防护人员视避难群众如囚徒,紧锁栅门,不准隧道内的市民在空袭期间出入隧道。
而隧道内,由于人多缺氧,气温越来越高,避难的人们感到浑身发热,呼吸困难,部分油灯渐渐熄灭,婴儿和儿童发出令人揪心的哭叫声。洞内渐渐变黑,死亡威胁着洞内每一个人,此时,人们不顾一切地往洞门口拥挤。
由于隧道的闸门是由里向外关闭的,人们汹涌而来,把闸门挤得打不开,前边的人群被挤压着贴在闸门上,发出愤怒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隧道内的人们互相拥挤践踏。有的被踩死、压死,更多的是因为空气中缺氧而窒息死亡。
在长达10小时的高温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除身处3个洞口较近的近百人得以出洞幸免于难外,其余近万名避难人员因窒息而死。大部分死者因窒息、挤压,衣服被撕烂,皮肤变成蓝黑色,面目全非。
惨案发生后,人们劈开木闸门,看到洞内尸体重叠挤压洞口,你抓我扯,有的抱成一团不能分开,衣裤被撕烂,两眼膨胀得很大,真是令人惨不忍睹。
4、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
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5、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湾攻撃)是指由日本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也被称为珍珠港。
百度百科——豫南会战
百度百科——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百度百科——重庆隧道惨案
百度百科——苏德战争
百度百科——偷袭珍珠港
问题一:为什么在二战中强大的德国还是被苏联打败了? 当时的德国陆军坦克步队十分强大,但在进攻苏联时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有许多士兵因寒冷而冻死,坦克因寒冷无法发动,加上苏联刚刚完成了土地改革,综合国立增强,位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所以德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问题二:苏联靠什么打败德国的 德国失败的原因:
1.首要原因是天气。苏联天气转冷,在极寒的天气下作战,使德军士兵无法接受,许多士兵更是被冻死。在零下三四十度,就连枪栓也被冻住,根本就拉不动。
2.德国和工业基础不如苏联,虽然德国的坦克在性能和火力上都比苏联好,可德国的生产速度远比苏联慢,最后拼的根本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论是人口,还是自然,工业基础,德国都不能支持他长期作战,特别是同时两面作战。
3.苏联自身的兵力动员能力。“看不见的师”这一体制于三十年代初在红军中实行。它在二战中成功地挽救了苏联。直到今天这一体制仍然被用。这一能使苏联迅速扩大其兵力的体制,其过程非常简单可靠,并且不消耗任何物资。在晋中之窗和平时期,每一位师长都有两名副职。其中一人是常规的副师长,另一人则只有晋中之窗部分职责。他另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的师长。师参谋长(军衔为上校)也有两名副职,都是中校。其中一人也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参谋长。每个团的情况也一样。每个营有一个营长(中校)和一个副营长。副营长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的营长。 很快就组建一个新的部队。
巴巴罗萨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该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 *** 定完毕。原名为“奥托”,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整场作战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为快速攻克苏联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苏联西部领土。“巴巴罗萨”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在晋中之窗作战的最初数个月里,德军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击战术,横扫了大半个东欧平原、歼灭数百万计战术不佳的苏联红军,展现出辉煌无比的战争艺术,但最后仍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导致巴巴罗萨的失败。
问题三:德国为什么打不过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根据多方面的资料和书籍的参考和多个军事爱好者的朋友的讨论,总结出纳粹德国十个方面的错误抉择 ?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五周左右的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被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和本人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二。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部战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三。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3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四。保密与间谍工作的严重失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譬如苏联间谍佐尔格等给德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线保留着50万人,如果能够把这些军队调到苏联前线,在1941年12月,德国人应该已经占领了莫斯科。六。第三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八。如德国是和美国结盟,而不是与经济、军事、科技都不发达的日本、意大利结盟,二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和日本、意大利结盟绝对是个错误。九。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并且在失败后,拒不接受事实,导致33万人的覆灭。斯大林格勒的错误其中还包括在战役初期的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进攻这样的战略上的错误[ 转自铁血社区 ]十。在第三帝国完全处于下风,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错误地发动“堡垒”战役加速自己的死亡与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断盟国登陆地点选在加莱,而错过了在诺曼底将盟军赶下大海,避免两线作战的最后机会两项并列被人们认为是二战中德国的第十项错误。
问题四:德军为什么要重兵攻打苏联? 1,展现德国实力,屈服英美。
2,苏联不是德国对手,虽然谁都知道,但是当年的德国人不可能和我们知道的一样清楚,因为我们看的是历史。
3,德国的敌人:英国,法国,苏联,美国。法国已经征服,但是英国无法登陆。现在德国进攻一个和自己签有友好协议的大国,自然不会让他有机会像英国一样,拖延战争时间,所以追求的是速战速决。
4,当年英国已经被压制,欧洲大陆唯一能和德国抗衡常就是苏联,英国在苦苦支撑着也是因为苏联仍未被征服,这是英美在欧洲唯一的希望。所以重兵击败苏联,可以让英国意识到自己以无战争的必要,而美国也必然请降,因为事已至次,美国必须退出欧洲舞台,和德国求和,才有能力在东边对付日本。所以对于德国来说,结束苏联,也就是结束战争。如果不重兵,打完苏联自己也死得差不多,那么这才是英美登陆的好时机。
问题五: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要攻打苏联? 一,侵苏联是纳粹党长期的“即定国策”。这直接决定了攻苏的必然性!
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这本书里,就提出了一个不甚明确的--进攻俄国!1928年还写了另外一本秘密的书,这本书重申了《我的奋斗》中关于进攻俄国的观点。即便那并不是一个详尽的,它也是所思所想的清楚表白。的助手霍斯巴赫上校在1937年贝希特思加登的一次会议上,记录下了准备在德国开始失去其优势前夺取东方领土的。十分清楚,德国一定要抓住在东面出现的机会。“霍斯巴赫备忘录”基本上预告了的行动。
二,目标:苏联还是英国!?
法国覆灭之后的两个多月内,在东进(攻苏)和西进(攻英)问题上犹豫不决。攻英和攻苏差不多是同时制定的一方面对英国狂轰滥炸,软硬兼施,一方面又隐蔽地将陆军大批东调。虽然很长时间以来就想向东进攻苏联,但是他想先吃掉英国,避免两线作战。要是德国具有空中优势,德军一定会渡过海峡,入侵英国。可是的空军在不列颠战役中遭受重创。由于德国不具备空中优势,并未因此推迟执行进攻苏联的。尽管德国无力击败英国,还是决定进攻苏联,希望迅速击垮苏联,然后对付英国。:德国武装部队应在对英国战争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为此,德国必须动用一切可以调动的陆军部队,而海军则仍以英国为主要作战对象,这一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之前完成。总的战略企图是以装甲部队纵深锲入,大胆作战,摧毁苏联西部的陆军主力,尔后快速追击,建立一道从伏尔加河到阿尔汉格尔的防线以对付苏联的亚洲部分。而且,他认为德国这样做还可以阻止英国与苏联结成同盟。
那磨为何作出这样的决定呢?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条原因:
第一,西欧粮食恐慌,石油短缺,给扩大战争带来很大困难,要拿下英抡三岛反而会增加这种困难。因此他迫切需要夺取乌克兰的粮食和高加索的石油,给武装部队输血。
第二,德国海军较弱,渡海作战困难较大。即使击溃大英帝国,也认为“德国人流血牺牲得到的胜利,但获得实惠的只是日本,美国及其他国家”。何况,被胜利冲混了头脑,过高的估计德国陆军的实力。因而确定了先大陆,后海洋的信念。
第三,在的全球战略中,苏联是主要敌人,而英国则是可以妥协的不对象。当时欧洲大陆的战略态势是苏德两雄对峙。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苏德当时的力量对比。
到1940年夏,德国已经占领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等9个欧洲国家,这些地区拥有1亿多人口,是欧洲的心脏,也是欧洲工业集中的地区。另外,攻打苏联还将得到盟友意大利,以及匈牙利,罗马尼亚,西班牙,保加利亚等仆从国和苏联的死敌芬兰方面的帮助。还有,法西斯盟国日本也将在苏联的远东西伯利亚方向牵制大量苏军。
从苏联方面不但备战的动员准备不够,战略战术思想陈旧,而且在斯大林对苏军中高领导阶层的“大清洗”之后,苏军的指挥队伍在人才方面出现了巨大真空。这些都会告诉德军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我们将有机可乘!!
在1941年夏,苏德之间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对比关系,从总体上是德国处在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把主要兵力投入侵苏战争,在军队人数上占两倍于苏联的优势,而坦克和飞机都接近苏联的三倍(与此相对的是在火炮方面苏联在战争的各个阶段都保持着绝对优势,这也可能与苏联人“大纵深”和防守的战略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综上原因最终选择了攻苏的决策。
三,的失误探讨
1941年6月,进......>>
问题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什么会败给苏联? 制定巴巴罗萨早在进攻英国的时候就制订了
而且楼主,在包围莫斯科时并没有失败,虽然德军损失很大,但是苏军更大,这时在1941年的冬天,当时命令所有部队不得撤退,坚守在莫斯科,所以这场战中可以说获得了胜利。
实行巴巴罗萨的原因很简单,他在和美英苏三国作战,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美国;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队。如果进攻苏联成功,那么便能够保证能够在一个相对平等的条件下和盟军作战。
巴巴罗萨失败的原因:
1.首要原因,太过自信并未带冬装,导致部队坦克无法发动,飞机没法上天,甚至连枪栓都拉不开。
2.的战线太长,补给跟不上,这个是次要原因
问题七:德国为什么敢打苏联 因为二战前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为英法德 其中英国没有和欧洲陆地接壤 所以德国在1VS1的战斗击败法国后 在欧亚大陆已经没有像样的敌人了!
当时所有人都知道 打败苏联比打败英法容易得多……
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 大多数历史出版物的描述 没有把这种情况明确的强调!
后来美国渐渐有机会加入英国联盟 他们要阻停德国占领全世界 隔着大西洋不能有效大规模在欧洲投放部队情况下!所以英美只能在欧亚大陆支持最后唯一能有效应付德国的敌人 这个国家就是曾经的意识形态敌人之一……苏联…
危危可及的斯大林也因为迫不及待形势 非常开心的接受美国这种物资支持…美国成熟的规模工业结合大英帝国的战争技术经验 生产的物资 不光武装美 英 并且战争物资大量支持苏联 使节节败退的苏联能挺过来 而苏联冷漠的动员令使数百万人加入红军!所以能抵抗着强大的德国陆军 并且取得最后的胜利!!
后来苏联在一边战斗一边生产的情况下 开足马力生产武器 使自己成为战后欧亚大陆军队装备最强大的国家 后来一度成为个影响半个世界的超级大国(如果需要仔细了解 可以追问这个情况)
日本就不必说了 只是在封建小米加甚至部落大刀长矛东亚 东南亚 横行霸道!同时期数十年中 欧洲内部在缠斗 没人有空理它。
其实刚刚摆脱野蛮时代的日本 在这些数百年科技前哨--欧美钢铁怪兽面前是不堪一击的!只是地理位置和特殊时间段造成的强大象!
问题八:苏联为什么能打赢德国 首先先要明确,战争的胜负是靠什么决定的
决定战争能否胜利,并不在于所谓的正义与否,而是谁能动员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物资,谁的战争潜力更大,谁就有可能获胜
先来看人力,二战期间,苏联的人口大约是2亿,德国是8千万。苏联动员总数在3738万左右(武装力量),还有大量的人员;德国的动员总人数不过1700万上下
而且德国还是多线作战,结果就是德国被耗死了
第二,动员能力,集中能力
没办法,德国直到1944年才把经济转入战时体系,进行了全面动员,但这时候美国轰炸已经把德国的工业炸得够呛,尤其是油料基地,反过来,苏联是42年就全面总动员了
德国的工业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加上美国的输血
第三,苏联地域的特殊性
太过宽广,德国人在这里无法速胜,被活活耗死
最后必须承认,美国参战的作用,没有美国输血,苏联也不定能胜利
问题九:二战时期苏联为什么打不过德国 开什么玩笑?早在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之前,苏联在1942年就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开始反败为胜,德国就已开始败退了。
问题十:苏联这么强大,为什么在二战时要借助严寒才能击败德军? 5分 严寒并不是主要原因。只是碰巧那年冬天来得太早了。
首先德军就没有做好准备,对闪击战太过自信,认为在冬天以前就会结束战争。德军根本没有为过冬做准备。再加上一开始就存在战略失误,并未集中兵力攻打苏联首都莫斯科,认为莫斯科并不重要。甚至中央集团军还被抽调部队攻打基辅。
本来巴巴罗萨是在六月前就开始的,但是意大利攻打希腊失利,只得推迟巴巴罗萨。
德军战线拉的过长,导致后勤补给供应不上,而闪击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补给。再加上苏联生产力强大,充足(包括人)。再加上冬天的确来的早了点。苏军基本是全民参战,而德国却迟迟没有举国全面动员。德军输掉战争也只是时间问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